精优范文 > 实用范文 > 优秀范文

大学生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6篇)

时间: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精优范文分享了6篇大学生就业指导,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大学生就业指导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大学生就业指导范文 篇一

纵观当前的需求和供给出现了严重错位的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劳动力市场出现了结构性矛盾,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出现整体性错位;中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供不应求,蓝领技工和服务人员供不应求,但人才市场供给上显然大学生和普通白领出现“假象过剩”同时,从2010年—2013年三大产业的职位比(第一产业约10%;第二产业约30%;第三产业约68%),据此不难看出第三产业急速发展,服务性人才需求量也在不断上涨。

1.2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双方出现意愿性错位。毕业生依然扎堆在一二线城市,三线城市职位乏人问津。从2010年—2013年不同地区岗位竞争指数的就业情况看。

1.3从2010年—2013年不同规模企业的应届生岗位竞争指数的就业情况看,规模在20-99人以及20人以下的小型企业的整体职位量占到了43%。然而,因为不受应届生的青睐导致竞争比相对不高。20人以下规模企业21人竞争一个岗位,相比于最高73人竞争一个岗位,落差极大。随着新兴产业的出现,诞生了很多微型企业(20人以下),比如创意策划公司、微博传播运营公司、工作室等创业公司团队出现在人才市场上。这类企业其实薪水优势并不弱(20人以下规模企业平均薪酬达5675元),平均薪酬仅次于500-999人规模的大企业。但这类小企业由于不够知名而很难引起应届生的兴趣,加之大学生缺乏实践以及对未来职业规划的迷茫,导致他们不敢尝试和顾虑重重。同时,虽然,民企尽管工资不低,仍难受青睐,民营企业整体招聘量较大,但整体竞争比却最低。受规模、知名度等影响,应届生对于“皇粮”的热衷程度依旧居高不下。而民营企业的急速扩张导致对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上涨。

1.4服务类职位需求旺盛,但大学生盲目择业导致供需缺口较大。因此,“就业难”在一方面可以解释为“择业难”,很多应届生对于岗位比较挑剔,不能正视自己期望以外的职位。

2、就业指导与服务

2.1求职关键期:

2.2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

2.2.1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作为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核心部门,是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顺利实现就业的主渠道。

2.2.2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通过人才网站获取招聘信息。很多用人单位会委托人才中介机构,对网申的简历进行网上筛选和打分,确定宣讲的目标人群或者下一步面试的名单。其特点:信息量大,种类齐全,网申的必要通道。

2.2.3其它常规方式;各类招聘活动——校企合作——他人推荐方法。3.3对毕业生的建议:

2.3.1摆正就业心态,合理安排求职时间和节奏。本学期招聘高峰已经到来。不同行业背景的用人单位招聘习惯、不同类别的就业项目开始时间均有不同,要善于把握住求职的“黄金时期”。摆正就业心态,调整就业期望值,既不要急于签约,也不要错失良机。

2.3.2优先选择抗风险性强的行业和单位。不要一味追求地域和一时的待遇,以免出现刚就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

2.3.3充分了解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和本院系各种就业服务资源,以及家人、朋友、校友及老师等各类社会资源,拓宽就业渠道,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应聘机会。

2.4就业观念的误区:

2.4.1求稳。即是讲求保险安稳。

2.4.2求大。即是讲求入大城市、大机关、大单位。

2.4.3求高。即是讲求高起点、高工资、高福利。

2.4.4求闲。即是讲求清闲和悠闲。

2.5如何看待就业难:就业难的原因:(1)自身素质;(2)学历层次;(3)专业限制;(4)思想观念保守陈旧;(5)工资要求过高;(6)工作地区要求过于狭窄。

3、就业指导思考与对策

3.1面对2014年毕业生总量压力进一步增大,用人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毕业生就业观念转变。破除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增强高等教育与社会需要的适应性;健全就业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推进强化政府积极扩大就业的公共职能,以及开展高校大学生非公有制刚前培训以及就业指导市场需求将是未来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点。

大学生就业指导范文 篇二

关键词:指导老师 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我国就业压力不断增大。201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高达660万人,比2010年增长3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挑战,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但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外,影响高职学院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原因是就业能力不强,就业期望值较高,难以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就业能力,是近年来出现并逐渐流行的一个概念。大学生内在的就业素质通过内化、整合和迁移而呈现为实际的就业本领即就业能力,其内涵主要包括专业职业能力、规划管理能力、综合性能力和创造性能力。就业内在素质各要素及就业能力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影响着就业能力的形成和发挥。专业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一特定社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本领,也是维持生存、谋求发展的基本生活手段。在国内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通常定义为: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知识的学习、积累和丰富自身的知识水平,开发自身潜能,从而获得的能够实现自己就业目标和理想的知识和能力,满足社会的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己价值的本领。由此可看出,大学生就业能力不单单是指狭义的大学毕业生所具备的实现就业的能力,还应包括保持工作、更换工作以及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它不仅是大学生短期的求职就业能力,更是一个社会人长期的职业发展能力,具体而言就业能力由知识、技能、思维、个性、观念、心理等一系列能够适应就业的素质群构成,其核心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职业能力。

二、指导老师在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意识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高校在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基础薄弱、意识不强,不能对环境变化和市场需求做出迅速反应,然而高校更为关注的仅仅是就业率,并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关注大学生的职业发展的问题及意义,导致在思想上未能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引起足够的重视。

2、大多停留在传统的就业指导上,缺乏系统性

就业指导老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但是人们往往忽视了他们在大学生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实际上,很多就业指导老师的工作主要停留在思想教育、日常管理方面,职业规划指导工作欠缺系统性。

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对就业指导老师的培训力度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没有把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同时也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专业性较高的领域,在各方面投入较少,以至于人员配备的数量和素质不能满足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需要。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毕业生迈入社会,走向职场的第一步应该做好职业生涯设计。一个好的职业生涯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盲目择业,错位就业,使工作与专业紧密结合。

三、寻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实要求

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然而由于很多毕业生缺乏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导致他们盲目择业甚至难于就业,因此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成为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亟待解决的课题。

2、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由于我国传统教育体制的制约,学生从小接受的都是应试教育,学生的唯一目标就是升学,基本上没有人会主动地考虑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和未来。而家长、学校方面也都以让学生考入重点学校为行动的指南,很少对学生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指导和帮助。可见,在高校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势在必行。

3、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现代社会人才观对传统的人才目标提出了挑战,拥有丰富的知识已经不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复合型、创新型、挑战型、善于交际等已经成为现代人才的主要特征。把素质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结合起来,使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贯穿于素质教育的全过程,并贯穿在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可以使素质教育的目标更加明确,实施效果更加理想。放眼未来,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每一个大学生都应清醒地认识到学校教育不是一劳永逸的,它只是奠定了基础,大学毕业只是新的学习的开始,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四、认清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就业形势,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

放眼未来,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每一个大学生都应清醒地认识到学校教育不是一劳永逸的,它只是奠定了基础,大学毕业只是新的学习的开始,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1、引导大学生提高自身实践动手能力

大学生实践能力可以说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核心。因此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是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手段。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方法很多,从学生自身来讲:大学生要大胆的参加社会实践,多争取实习机会和见习机会,以及参加其它社会性质的活动。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提前适应社会,把自己培养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专门人才。从高校方面来讲,高校首先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实验课、实习课、设计课、研讨课等实践课程的地位,把课堂教学、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研以及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实现从科学知识型向科学知识实用技能型的转化。

2、 引导大学生提高自身职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指导范文 篇三

随着经济的发展,就业指导课的授课方式也要与时俱进,但当前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还沿用传统模式。第一,课程性质,当前就业指导课在高校属于必修课程。2007年,教育部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通知明确提出,从2008年起,建议全国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并建议就业指导课程学时不少于38个学时。第二,上课方式,就业指导课程大多数还是以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为主,即教师在台上讲,或用讲义,或借助PPT等多媒体,学生在座位上听的模式。教学环节暂时没有设置见习课或实践课,除非授课老师根据学生专业或个人经验自行设计。第三,考核方式,当前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的考核还是以理论考试和日常的考查结果相结合而成的,理论考试采取闭卷式或开卷式,日常考查则结合学生上课的出勤率或学生自行设计的职业生涯规划书等作业。百分制的量化考核仍然是该课程的主要考核方式。第四,使用教材比较灵活,可根据各校实际需要选定,有的高校选用自己老师编撰的课本。当前很多高校对就业指导课程的投入也逐渐加大,更多的学校管理者意识到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组织本校有实际社会工作经验的就业指导者,根据本地的政策、法规,本校学生专业的实际需要,编撰《大学生就业指导》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量身定制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材。

二、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政府、高校都加大对就业指导课的重视,该课程逐渐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给予相应的学分,但在具体实践中,该课程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课时间不统一

大学生的就业指导需要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等多位一体进行,但从各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的时间来看,参差不齐。大一大二正是进入职业初选期的重要阶段,在此期间应着重培养学生认识自己的需求与兴趣,确定自己的价值观、动机和抱负,考虑未来发展方向。部分高校学生一入学就被要求认清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并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在大学一年级还有一次选专业、转专业的机会,选定所学专业后,就业指导课贯穿大学三年或四年。但有些高校大学生直到毕业那年,才开始上就业指导课,学生只能粗略学习求职简历的制作,职场的面试技巧,一般的就业政策法规等。

(二)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有待提高

在对南方某省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组成的调研中发现,当前就业指导课教师主要有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辅导员们,就教师队伍组成的专业背景来看水平参差不齐。由于辅导员三到五年更新一批,即使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培训,由于这支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授课教师的专业水平也不能保证,部分授课教师自己都无法切实理解就业指导课的意义与精髓。缺乏专业队伍建设,也是如今教学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之一。

(三)课堂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当前的就业指导课大部分仍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不仅阻碍了大多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学生为完成学分而勉强接受,而且囫囵吞枣式的学习易使学生陷入就业择业误区。有些学生宁可自己掏钱买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书,或上网搜索案例,也不愿多听老师的课。

(四)对贫困生的就业指导比较薄弱

贫困生大学期间,老师们更多的是关注他们物质和心理上的需要,对其职业生涯规划或就业指导的帮助相对匮乏。在对某高校大三年级家庭经济特困和贫困学生的访谈中发现,被访谈学生学习成绩普遍优异,但80%的学生内向腼腆,不善言辞,比较自卑。当问其就业意向时,40%的学生说要就业,但就业方向不明确;20%的学生说可能考研,但也不明确继续学习的费用来源。还有40%的学生则认为还有一年左右,到时再看。

三、高校就业指导课的改革

就业指导课作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环,关乎毕业生的择业观念、择业意向和成功就业,针对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解决。

(一)开课时间规范化,授课教师专业化

在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应本着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原则,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以解决当前高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成员复杂、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首先是对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选择,要有计划地选拔一些专业的指导人员,在工作中加强培训,有计划地定期选派就业指导教师进行内部的培训或者外出学习,以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其次,也要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实施一定的激励机制,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提升自己能力素养的动力,不断促进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

(二)授课形式多元化

就业指导课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授课形式,课程氛围沉闷,学生上课没有积极性。鉴于就业指导课实际性、实用性的特点,可以将授课形式多元化。

(三)考试形式多样化

考试是检验学生对课程掌握程度的一种重要方式,传统的考试基本都是采取闭卷的方式进行理论性的考核,而在新的教育过程中,要改变这种考核的方式。不断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而不只是在书本教材中死记硬背地学习。改变传统闭卷考试的模式,可以在每学期或者学年结束的时候,通过一些社会实践项目的锻炼,让学生分析项目中的问题、成果、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经验等,也可以实行导师提问的形式进行开放性的考核,这种考核方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不再是传统的死记硬背型的学习。同时新型的教学模式较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带动了学生学习动力与学习主动性,从实际能力出发也能够使学生得到更多实用技能与知识。

(四)贫困生就业指导科学化

大学生就业指导 篇四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

今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5年国家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政策,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创业问题,并在报告中22处提及“创业”: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见,就业问题事关国计民生,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尤为严峻。据统计,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65万人,随着毕业生规模的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社会焦点问题。在新形势之下,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高校辅导员作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参与者和指导者,也是学生在校最为密切的老师,因此在学生就业指导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一、高校辅导员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突出作用

(一)辅导员工作性质和角色优势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1]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角色定位,决定了辅导员是学生在校交往最为密切的人,他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专业学习和技能水平、综合素质等方面都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凭借扎实的知识背景、丰富的生活阅历、敬业的工作态度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赢得广大学生的信任和爱戴,高校辅导员凭借这些优势可以极好地开展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创业观、制定可行的就业计划,从而实现顺利就业。

(二)辅导员岗位工作内容的优势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日常管理和教育工作的核心是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大学四年,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辅导员还会开展学生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一系列工作,可以说,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整个大学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人生规划问题,辅导员在学生整个大学时代真正起到了人生导师的作用。高校辅导员将日常管理教育和就业指导相结合,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辅导员全部工作当中,这就增强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实效性。[2]

(三)辅导员在大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中突出大学生养成教育,对大学生人生规划进行全面指导

大学时期是学生成长成才、塑造自我的关键时期,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中凸出大学生养成教育,通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到生活和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技巧、实习与实践锻炼、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卫生与健康,全面引导和培养大学生养成各方面的素养和能力,对大学生人生规划进行全面的指导,为他们走向社会、实现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辅导员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对就业指导者要求很高,它要求指导者要具备综合的知识储备,如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相关知识;同时还要具被学生所学专业的相关知识、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知识、就业形势与政策,等等知识,并且要具有一定的组织就业指导与技能培训的实践能力。[2]而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专业知识缺乏、就业指导与技能培训的实践能力有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他们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发挥作用。尤其是在辅导员队伍年轻化、辅导员所学专业与所在院系学科性质存在很大差异的情况下,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表现出经验不足、作用不明显、没有针对性,作用并不十分明显。

(二)辅导员工作内容繁重而杂乱,就业指导缺乏实效性

高校辅导员工作性质和岗位工作内容决定了其工作的繁杂性,导致他们时间和精力有限,很难专注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同时,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辅导员所带班级和学生的数量很多,就业指导工作很难做到及时指导、个别指导和深入有效指导,学生咨询时进行简单指导,学生不问,有些辅导员也不会主动调研和指导,就业指导工作甚至流于形式。

(三)辅导员就业指导内容形式单一,缺乏全面性

有些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中,观念陈旧老套,指导内容形式单一,缺乏全面指导,并不能满足当前学生就业需要。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主要致力于对就业政策的宣传、对就业信息简单,很少有辅导员对毕业生进行全面的就业指导,甚至连最基本的就业政策宣传会、简历制作宣讲、就业动员会等最基本的活动都不组织,更是缺乏对就业市场的全面、系统的了解,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流于形式,只是在做简单的程序工作:宣传政策、登记填报、报送毕业生就业情况等工作。

(四)辅导员就业指导集中在学生毕业年度,就业指导缺乏连续性

大学生四年学习生活是一个既分阶段又有内在连续性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理应是长期的、连续性的工作。但大部分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普遍在大学生毕业年度内开展,甚至是在学生毕业的最后一学期才开始,很少有辅导员在学生大一至大三这段时间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甚至不予关注,就业指导工作缺乏连续性。

三、提高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就业指导实效性的建议

(一)提高服务意识,树立就业指导全程服务观念,培育大学生健康的职业观

全心全意为广大学生服务是高校辅导员为之努力的目标。就业问题关系到每一位大学生的前途和发展,是大学生最现实、最关心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项系统的全局性工程,因此,高校辅导员要提高服务意识,树立就业指导全程服务观念,要有大局意识,在大学四年中悉心引导和指导大学生就业,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特质,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服务,重点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操守、择业观、求职技巧的培养,从而培育大学生健康的职业观念。[3]

(二)强化辅导员就业指导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明确岗位职责

辅导员工作性质和岗位工作内容决定了其工作的繁复和细碎的特点,导致辅导员缺乏必要的学生就业指导知识的学习和缺少相关的培训,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辅导员专业特长的发挥和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因此学校要结合本校就业指导工作实际,高度重视和支持辅导员就业指导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并且将其作为专项工作。要定期组织一系列辅导员就业指导专项培训和竞赛,如新生入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毕业生就业心理指导、就业能力预测、面试技巧等;并可鼓励辅导员参加就业指导师资格考试。[2]通过校内外专业化、系统性培训和学习,丰富辅导员就业 指导知识,优化知识结构,增强就业知识储备能力。

(三)改进和创新辅导员就业指导理念和方法,突出理论和实践结合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规模扩大、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导致供求失衡;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大学生自身就业观念和就业理念存在误区、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能力不扎实造成的。如今的大学生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就业环境和条件要求苛刻,自视过高;过分重视工资和待遇,缺乏独立创业精神和开拓精神,缺乏远大的理想和长远的目光;抗压力和挫折的能力比较欠缺,没有积极的心态参与就业竞争;重专业理论学习,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不足等等,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3]

针对这些问题,高校辅导员要树立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理念,通过专题讲座、学校问题活动、谈心谈话、社会实践等形式,突出理论和实践结合,注重一般化指导和个性化指导相结合,创造性的开展大学生养成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足以让他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良好的生活习惯、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过硬的专业能力、较高的综合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诚信理念、专业的求职和应试技巧等等。以此将大学生就业指导纳入到影响大学生一生的养成教育当中。

(四)掌握就业动态,及时关注国家关于就业、创业、创新方面的政策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每年国家都会出台和落实一些就业政策。2015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鼓励到基层就业。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支持到新兴产业创业。2016年国家将实施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作为高校辅导员要掌握就业动态,及时关注国家关于就业、创业、创新方面的政策,结合学校相关就业和创业政策,在宣传政策的基础上,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创业机会,营造更好的创业换就,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

同时,要改变过去单一的就业政策宣传和就业信息,创新就业指导服务方式。辅导员要广泛搜集和通过多种渠道向学生输送就业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甄别后通过各种途径向广大毕业学生。[4]同时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立足专业,培养面向广大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做好宣传工作;要适时“走出去”,走企业、走市场、走其他兄弟院校,及时关注就业市场新动向、就业政策新气象、就业指导新方法。(作者单位:榆林学院文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7(04):36.

[2]朱伟利。浅谈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研究[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2):108.

大学生就业指导范文 篇五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职业实践;产业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0-075-2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骤然增大,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提高就业创业能力的问题也越来越被重视,但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去总是侧重于向毕业生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收集就业信息,训练求职技巧等。难得进行实用有效的产业职业指导,行业创业指导,具体的工种指导和细分的谋生方式的介绍。就业方面的论文也多是《论高校就业指导хх模式的建构》、《关于高校建立хх就业指导体系的思考》、《大学毕业生хх情况研究综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诸如此类的就业指导性文章,一来学生根本没有兴趣阅读,二来就算从头到尾地拜读多遍,掩卷之后,仍然几无所获。我觉得就业指导方面的论文重在给学生的指导性,而不是为写而写,也不需要一个看起来很学术的题目。

本文拟从三大产业的视角来分析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具体行业或细分工种,以求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和建议。

第一产业即农业。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其实,第一产业不外乎就是种什么,或养什么。但种什么有前景呢?适合大学生去做呢?传统的种植显然意义不大,如种水稻、棉花、小麦、高粱等,就像一首歌所唱的:一条贫瘠的土地上,收获着微薄的希望。以种水稻为例,一亩水稻种一季干产量最多一千斤,卖130元/100斤,毛收入才1300元,除去种子、化肥、农药甚至犁田耙田稻谷收割的费用最少要600元,意即一亩田的纯收入不会超过700元。就算种15亩地,一户人家一年的收入也就一万元左右。而且还要不买到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还要风调雨顺。所以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给不了我们什么,能给的,早就给了我们的祖先了。正因如此,亿万农民才会撂下土地进城务工。这样一说,是不是所有的土地都应该弃之荒芜呢?非也,只要有效益就可以种,如皇竹草。皇竹草的产草量和蛋白质含量都较象草高,使冬季缺草期缩短。以皇竹草代替象草,每亩每年可多产鲜草2000-5000公斤,多产粗蛋白100-150公斤。每亩产草量15000-30000公斤。是牛、羊、兔、鱼、鹅、鸭、鸵鸟等一切草食动物的良好饲料,推广种植皇竹草,必将为发展草食家畜饲养业和塘鱼养殖业发挥作用。每亩可养5头牛,50只羊,400只兔。以养鱼为例,一般的杂草,要80斤草才能长一斤草鱼,而皇竹草14斤,就能长一斤草鱼。据统计,种一亩皇竹草的经济效益为5000元。

那养什么呢?一般说来,农业养殖也就是养猪、鸡、鸭和四大家鱼之类的,养猪因为场地,种猪,饲料,防疫等因素,本钱大,风险高,而且销路一般。其实这几样东西有一个硬伤就是从头到尾都要吃饲料,成本高,效益就高不了。

其实,指导学生就业创业,并不在于教会学生多少知识,不是发卷子给学生考试,而是开阔学生的眼界,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权衡取舍的能力。就以上面的分析来说,我并不是说农业就一无是处,只是说传统的种养农业前途狭小,但大学生毕业生如果从事第一产业可以走特种种养之路呀,但种什么?养什么呢?当然种什么养什么,要因地制宜,但不管在哪里,也不管种养什么,以下几条必须满足:1、投资不能太大,因为大学毕业生没有多少本钱,2、过程成本不能高,3、最好不易生病的,年轻人也没有多少疾病防治知识4、繁殖要快,我们的目的是赚钱,而不是让动物成精。5、一定在本地要有销路。而且在农贸市场上能随时销售掉。不要相信别人供种提供技术又负责回收的谎话。以地处江西中西部的井冈山乡下的我家乡为例,我觉得豢养竹鼠最为合适:种鼠400多元一对,可能先买20对种鼠花费在1万元以内;竹鼠只吃米糠拌饭和竹子芦苇根茎等,成本很小;竹鼠几乎不生病,饲养者没有动物疾病防治知识要求,竹鼠繁殖快,一只母竹鼠一年能生三胎左右,一胎三四个,也就是一年能产十年幼仔。母幼仔在八个月后又能进入繁殖期;竹鼠在当地的市场上非常好卖,一般100元/斤,买一只200-300元,普通家庭能承受,而且是请客送礼很体面的选择。我自己也以试验的形式指导在乡下务农的父母养过竹鼠,取得了成功。据我一两年的调查表明,一对夫妻养竹鼠的年纯入在十万元左右。当然我这只是举个例子,只要以这个思路去挖掘,每个地方都有值得种养的东西。

再来看第二产业:即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以制造业为例来分析,制造业中粗略可分有三种角色:管理者,技术员和普通员工。作为大学毕业生,最可能从事的就是中间层次的技术人员,大学生在校期间学好专业,掌握技术,毕业时投简历去面试受聘是最主要的就业路径。因此,上课时要求和教导大学生努力学习,修一技之长乃职业指导课的重要任务。其实建筑业也是消化人力资源的大行业。建筑业有很多分支的行当,可供大学毕业生选择,如制作不锈钢塑钢铝合金门窗,制作窗帘,瓷砖业、家具业、建筑材料业等,不时也有大学生从事此类相关行业喜获成功的报道见诸报刊网络。

第三产业 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具体可分为两大部门:

1.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流业等;2.服务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综合技术服务业、和水利服务业、咨询服务业、公路内河(湖)航道护业、居民服务业、公用事业、房地产业、教育文化广播电视和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国家与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军队和警察等。以上众行业中,刚毕业的大学生最可能从事的是商业和饮食业。因为这两个行当准入门槛较低,对从事者的家庭经济背景和人脉背景也没有很高的要求,大大提高了寒门子弟进入的可能性。其实社会上有很多行当是挺赚钱的,为什么大学生只知道挤人才市场海投简历这条路呢?那是因为在就业之前一直在象牙塔里呆着,要用钱,父母会打到卡上,有什么事,家人会帮忙跑腿,在学校大多时间也是在电脑前或手机前度过。很少有去社会上谋生或参与职业分工的实践机会。根本不知道有什么事可以干,什么活能够赚钱。有什么职业适合自己这种文化水平、技能层次、个性特征和家庭背景的人!而职业指导的老师们从他们写出来的指导就业的文章来看,大都是些:“居承平之世,不知有丧乱之祸;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保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难可以应世经务” 的文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商业眼光、生意头脑、谋生的本领、观察事情的能力、分析问题的方法都是在较长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都是在艰难的劳作中锤炼出来的。我们常说的实践出真知,就是这个道理。

我曾因为家人开超市的原因。到批发市场批发过早莲牌的单个去核包装的红枣。在批发店铺里每斤最少12元,生意很好,店主还说,我是薄利多销,靠走量赚钱,后来我拨打包装袋上的厂家电话,问到该产品的江西地区总,回答是6.5元/斤。而且两地相隔大概三四公里。我那时真是感慨:商机无处不在!

所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是没有赚钱的渠道,也不是没有商机,而是我们的同学在大学校园衣食无忧,外面世界的熙熙攘攘与我无关,老师们多在进行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闭门造车式的所谓学术研究,纸上谈兵!

参考文献:

[1]张建宝。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10):53.

大学生就业指导 篇六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大学生就业总体难度日渐加大。[1]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高等教育不能很到对接社会需求,与就业、劳动力市场脱钩;一方面大学生择业盲目,职业定位不清晰,缺乏就业主动性和明确性。[2]畜牧行业及附属产业作为中国各行业中的朝阳产业[3],发展起步晚,发展空间大,用人需求多,学院学生就业难的主要矛盾体现在在校学生择业盲目,职业定位不清晰,对就业环境期望高等方面。结合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专业特点,注重顶层设计,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及时顺应社会需求,构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以学生为就业指导中最基本的要素,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促进大学生科学、高效就业奠定坚实基础。[4]

二、坚持以人为本为学院学生就业指导的核心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始终围绕为学生服务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坚持以学生为本,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将着力点由市场的需求转向供给方面,致力于解决大学生择业盲目,职业定位不清晰及就业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坚持以学生为本,构建就业平台,提升供求匹配效率,从根本上解决学院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三、坚持两大助力,助推学生就业,实现“有效供给”

第一,科学的就业、创业指导体系助推学生就业。结合专业特色,将就业、创业指导按照时间分为三个阶段。准备期:其一,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就业指导课程,有效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定位,明确择业目标,早做准备,形成初步求职概念;其二,成立就业年级助推会,由各班主要学生骨干和辅导员组成,定期召开就业座谈会,及时掌握毕业年级同学就业意向和就业情况;其三,建立就业困难学生以及意向创业学生个人档案,重点跟踪,及时指导。启动期:其一,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专项活动,举办模拟招聘会、入职经验交流会,提升大学生对求职和职场的认识,帮助大学生真切感受求职;其二,开展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普及及宣讲,为学生就业过程提供政策保障,防止毕业生上当受骗;其三,举办就业招聘周,联合专业对应企业在集中时间分时间段举办专场招聘会,为学生提供良好就业环境和就业平台;同时结合多媒体及时向学生有针对性地发送有效就业信息,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总结期:其一,针对部分就业难同学进行个别辅导、重点指导,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信息,帮助就业难同学更好地实现就业;其二,结合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编写学院学生就业指导手册,就业招聘周章程,学生就业经典案例文集。第二,作为农业院校,动物科学专业属于传统农科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好,但是就业环境较差,多在偏远地区,为隔绝病菌等多为封闭式管理,与学生期望值差距较大,对学生专业技能要求较高,造成大学生就业主动性不强,初次就业后稳定性较差等。结合专业特色,积极制定学生就业激励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就业创业,提升学生就业主动性,提高就业质量。第三,立足专业特色,与专业相关企业联合办学,形成校企合作班,以校内讲座和企业实习结合的方式共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专业学习氛围,同时设立企业奖学金,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提升学生专业认知度,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实现毕业就业无缝对接。以动科学院为例,学院先后设立梦得班、生泰尔班、辉山班等多个校企合作班,在专业课程之外进行校企联合培养,每平均开课30余次,同时提供企业奖学金和企业实习机会,输送学生到企业实习工作,为企业与学生提供良好的沟通平台,大大促进了学院就业工作。第四,制定毕业生就业奖励机制,鼓励全体教师参与就业工作,提供就业信息,调动学生就业主动性,积极树立学生就业典型,帮助困难学生实现更好就业。充分发挥往届优秀毕业生传、帮、带的作用,积极鼓励应届毕业生及时有效签约,同时鼓励学生报考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基层公益性岗位、公务员等,实现多途径就业。第五,2014年9月,总理在公开场合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2015年,国家先后出台24份文件,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6年“双创”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推进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发展,发掘大学生创新潜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就业水平的提高。

四、坚持学校、学院、社会三方促进原则,促进学院学生就业

解决学生就业难问题,必须坚持按照学校的就业方针政策作为指导,积极动员学院、社会的就业支持力,引导专业教师、班主任、学生家长重视学生就业问题,多方位、多渠道为学生提供有效就业信息。第一,坚持思想引领,科学、有序地部署就业工作,及时向学生宣传就业、创业政策,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手续相关流程,积极准备,组织学生参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月、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校级专场招聘会等活动,按部就班,突出重点,深入落实,做到就业信息及时、准确通知同学,同时通过班主任、专业教师、年级推动会,多方位、多渠道宣传、推荐有效就业信息,为推动毕业生就业奠定坚实基础。第二,坚持积极动员,形成专业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合力,积极鼓励专业教师、班主任主动联系企业单位,收集有效就业信息,班主任定期召开毕业班级就业推动座谈会,帮扶毕业生,及时解答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困惑,辅导员专人专管就业工作,保证信息流畅,相关政策上传下达,及时落实,及时跟踪指导就业困难同学。第三,坚持多方联系,重视社会力量的支持,建立历年招聘企业详细目录,主动联系,为企业举办专场招聘会,鼓励企业介绍相关行业进行招聘;建立毕业生家长联系群,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学生就业过程,帮助家长了解就业形式和传统专业就业环境,解决学生就业过程中来自家庭的思想压力,结合学生专业优势,鼓励学生参与国家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帮助学生实现有效就业,高效就业。

五、结束语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畜牧产业发展与时俱进,立足专业特色,结合专业特点,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积极主动开展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入认识专业发展,正确定位,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择业观,加强校企合作,实现“有效供给”,调动学校、学院、社会三方力量参与大学生培养,构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促进大学生就业,真正实现人才培养,提升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曹容玫。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研究[J].教学研究,2005,28(3):221-223.

[2]杨伟国。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其借鉴[J].中国高教研究,2007(1):81-83.

[3]倪志梅。大学生就业指导科学化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精优范文给大家分享的6篇大学生就业指导,希望能够让您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

114 125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