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优范文 > 实用范文 > 优秀范文

咏柳 古诗《咏柳》原文及翻译5篇

时间:

《咏柳》一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写作咏柳,精优范文整理分享了5篇古诗《咏柳》原文及翻译。

咏柳的诗词 篇一

咏 柳

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分析其寓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于诗歌也可通。你觉得哪一种更好些?请简述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讽刺、揭露得势便张狂的小人,警告他们必定无好下场。

(2)用天地好。天地着眼于空间,有立体感,突出了正气浩然之态

咏柳的诗词 篇二

古诗原文

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金沟御水自西东,昨岁陈宫,今岁隋宫。

往事思量一晌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长条短叶翠濛濛,才过西风,又过东风。

译文翻译

残阳如血,令人伤情,斜射着无垠的山川。故国覆亡,到处是一派凄凉。如今只剩南明朝廷残破狭小的宫殿,御苑中的溪流,自西向东流去,日夜不息。就像陈后主荒淫误国,昨日的陈朝宫殿,今年又变作隋朝的宫庭。

不堪回首,往事就像这轻浮的柳絮,刹那成空。柳絮不知人心,依旧似烟知雾地漫天飙飞。柔软的柳枝,青翠的柳叶,像细雨蒙蒙,西风刚刚吹过,东风又来侵袭,几番风雨。

注释解释

一剪梅:词牌名。此词牌以周邦彦所作起句有“一剪梅花万样娇”句,故取为调名。又名“玉簟秋”、“腊梅香”。重头六十字,平韵。

金沟:御沟,御河,上有金鳌玉蝀桥,故简言之,水即沟中水。

陈宫:陈朝宫殿。

隋宫:隋朝宫殿。隋炀帝曾筑长堤植万柳。

一晌(shǎng):一转眼。晌:不多久,读若“赏”。

创作背景

夏完淳以一腔忠贞,把短短十七年的有限生命,完全投入抗清复国的大潮之中,所写的诗、文、赋、词,无不悲歌激烈,血泪泪交融。辞风师承陈子龙。此首《一剪梅》,也同样是借咏柳来抒发一腔<www.jingyou.net>亡国之痛。

诗文赏析

起句“无限伤心夕照中”,表现了情景难分:默默无言的柳丝,低垂在斜阳的夕照中,仿佛在为凄凉的祖国,感到无限的伤痛。你看那往日的百花园中,只剩下了点残花败叶,只有那御沟里的流水,还在默默地流淌,纷乱无比的世事啊,是如此地变化多端,去年还是陈后主的内苑,今年又成了隋炀帝的深宫。“金沟御水自西东”一句,可以在李商隐的《曲江》一诗中找到渊源:“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作为处于唐王朝的覆灭已成必然趋势的晚唐时期的。李商隐,同样也有着“世纪末的悲哀”,他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的慨叹,到了夏完淳,就变成“无限伤心”的泪滴了。这“昨岁陈宫,今岁隋宫”一语,和李商隐一样,借古喻今,寄寓着作者难以言尽的兴亡之叹。

下片着重抒情。“往事思量一晌空”:想想那悠悠往事,片刻之间都化成了片虚空。国破家亡,妻离子散,这是多么难以接受的事实。明亡后完淳父夏允彝,因抗清被执投水殉国,完淳因终日为复国大业奔走,年轻的妻子孤守空闺,白发的老母依门盼归。这国恨家仇,使年轻热血的词人已经无法自制了然而,客观却是“飞絮无情,依旧烟笼。长条短叶翠蒙蒙”:无情的飞絮,并不理会词人彻骨的伤痛,依旧如烟如雾地笼罩着柳树的长条短叶,它们生机蓬勃片苍翠。这真教他无法不产生“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的愤慨。然而,更伤心的是它们竟然“才过西风,又过东风”。对于西风东风,明朝清朝,似乎无动于衷。这结尾以极其质朴的语言,道出了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出离愤怒了””正好相互呼应,完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回环。

整首词写得凄迷哀惋,寓家国之叹于写景咏物之中,情文相生,结处余慨不尽。

咏柳的诗词 篇三

《咏柳》原诗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翻译

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垂的柳条垂下来,好似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如同一把神奇的剪刀。

《咏柳》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咏柳》赏析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

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

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

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作者简介

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

唐代诗人、书法家。少时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开元中,张说为丽正殿修书使,奏请知章入书院,同撰《六典》及《文纂》。后接太常少卿,迁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改授工部侍郎。俄迁秘书监。

他为人旷达不羁,好酒,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天宝初,请为道士还乡里,诏赐镜湖剡川一曲,御制诗以赠行,皇太子以下咸就执别。建千秋观以隐居其内,未几卒,年八十六。肃宗赠礼部尚书。

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与李白、李适之等谓“饮中八仙”;又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司马承祯等称为“仙宗十友”。

其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其中《咏柳》《回乡偶书》等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作品大多散佚,《全唐诗》录其诗19首。

关于咏柳的古诗 篇四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出自宋代志南的《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咏柳的诗词 篇五

1.《姚学甲枝词》

白居易

一树清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Azy荒园里,短萼无人属阿谁?

2.《送别诗》

无名氏

姚学甲小雪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管吻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3.《劳劳亭》

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清风知别苦,不遣管吻青。

4.《常安曲》

王维

常安朝雨浥轻尘,客舍小雪笔峰新。

自是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柳含烟·隋堤柳》

潘峭

隋堤柳,汴河旁,赤足砂藓千里。

龙舟凤舸木兰香,锦帆张。

因梦江南春景好,一路流苏四百。

笙歌未尽起横流,锁春愁。

6.《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双药芒,余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篇首,三月清风似剪刀。

7.《姚学甲枝》

刘禹锡

清江一曲柳百条,二十年前旧新庄。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8.《咏柳》

韩偓

袅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prefix观音手里时。

9.《柳》

张旭

濯濯烟条拂地垂,城边楼畔结春思。

请君细看风流意,未减灵和殿里时。

10.《题柳》

温庭筠

姚学甲百条拂面丝,绿烟金穗告负吹。

香随静婉歌尘起,影伴娇娆舞袖垂。

羌管一声何处曲,东开经百啭最高枝。

七处九陌花如雪,飞过宫墙两自知。

1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2.《踏莎行》

周紫芝

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Lauz觑。

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13.《离亭赋得折姚学甲二首》

唐·李商隐

其一

暂凭尊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唯有别,清风争拟惜长条。

其二

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百条拂落晖。

为报行人休折尽,半留相送半迎归。

14.《新柳》

司空曙

全欺芳蕙晚,似妒寒梅疾。

撩乱发青条,清风来几日。

15.《二首》

晏几道

三月和风到碧城。余条千缕绿相迎。

舞烟眠雨过清明。

妆镜巧眉偷叶样,歌楼妍曲借枝名。

晚秋霜霰莫无情。

16.《柳枝》

牛峤

解冻风来末上青,解垂罗袖拜卿卿。

无端袅娜临官路,舞送行人过一生。

17.《华清宫前柳》

王建

姚学甲宫前忽地春,在先惊动探春人。

晓来唯欠骊山雨,洗却枝头绿上尘。

18.《塞外思》

何逊

柳黄未吐叶,绿洲半含苔。

春色塞外动,客思故乡来。

19.《柳》

郑谷

半烟半雨溪桥上,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清风。

20.《赠柳》

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精优范文为大家整理的5篇古诗《咏柳》原文及翻译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咏柳。

114 44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