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优范文 > 演讲发言 > 演讲稿

解说词 经典解说词【14篇】

时间: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去游玩。喜欢旅游的人应该都听过吧,下面的14篇经典解说词是由精优范文精心整理的解说词范文模板,欢迎阅读参考。

解说词 篇一

欢迎大家走进xxxx中队,我们这个中队是一个勤奋踏实、积极向上的集体。正像我们的中队口号里所说“面对朝阳、乐观向上;幸福之花、天天绽放”。

班门口张贴的`是“优秀生态成长共同体”和“名学生天地”,名学生的优秀品质激励着同学们。

走进我们的教室,您首先看到的是我们班的班务栏,上面写有课程表、班规、“国学、古诗”教学进度表,同学们可以在这里了解本班上课安排,学习进度。

接下来,请移步这里,“真心、用心、爱心、专心、细心”是对四三中队师生共同的要求。我们认为,唯有用“心”浇灌,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

童话深受同学们的喜爱,“童话天地”张贴了队员自己编写的童话,还向大家推荐了一些童话故事书。

“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这些队员们用他们身上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等的优良品质展示了一个优秀少先队员的良好形象。

这个月的板报主题是“读书伴我行”,我们设置了三块内容“英语角”“读书名言”、“我爱读书”。内容充实、字体工整,做到了图文并茂,希望使您赏心悦目。

请大家移步“卫生角”,“每天勤打扫,保持更重要”是对全体队员的细心要求,“打扫工具请入柜”是对值日生的温馨提醒。这里的一抹绿色给同学们观察自然、亲近自然的机会。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呼吁每一位同学约束自身行为,爱护学校一草一木,有环保意识。

我们少先队员要有梦想,梦想的实现靠的是坚持和勤奋,靠的是“一路铿锵学习,一路挥洒汗水。”

这是我们的中队角,我们的班训是:勤奋踏实,阳光向上。中队组织中,每个人各司其职,构建优秀中队。

谢谢大家的参观。

秋季小学运动会解说词 篇二

1:春风吹绿了广袤的原野,春阳灿烂着明媚的日子。在全校各项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在全校教职员工锐意开拓,辛勤努力,朝着大校、名校的宏伟目标迈进之际,伦河中心小学XX年春季运动会开幕了。2:今天我们竞技场上欢聚在一起。

解说词 篇三

大家好,我是金华双龙洞的导游,话不多说,我就直接奔主题吧!

出了金华城大约五千米到罗甸,过了罗甸后就入山了。公路盘曲而上。山上有好多的映山红,花朵还是叶子,都要比你们自己盆栽的杜鹃更有精神哦!这个时候,油桐也开着花,到处都是呢!山上的'沙土都是粉红色的,别处可是没有的哟!粉红的山,各色的映山红,给新绿增加了一丝少女心呢!

我们就一路迎着溪流走吧,看着溪流,有时宽,有时窄,有时缓,有时急,声音也有不同的声调。大约五千米,就到双龙洞口咯。溪流就是从这洞里流出来的。

洞口很宽,很有气势。像桥洞似的。走进去跟进了大会堂似的,能承下一千或是八百人呢!原来泉水是靠着洞口右边流的,这就是外洞。

原来,水是从左边下方的孔隙流出的,这孔隙能容得下: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容不了第三个人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有人在外洞拉绳子,又有人在另一头拉绳子。

眼前渐渐昏暗了,还是会有点觉得抬头就会擦伤额角,看这小船是有多小啊!

内洞很黑,工人提着汽油灯,介绍着洞里的景物。先是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其次是石钟乳和石笋,它们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很值得观赏呢!

内洞要远远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个房子那么大吧!

好了,本次的双龙洞之旅就结束啦,要是觉得我讲解的好的话,下次记得叫上亲朋好友哦!

关于趣味运动会解说词 篇四

《拔河》集体的努力,众人的配合,在一阵阵呐喊与掌声中化作无穷的动力,参赛的同学纵情地投入着。运动会现场,气愤热烈而高涨,助威声此起彼伏,跃动的倩影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衬出靓亮的青春。

导游解说词的开场白 篇五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这次的地接导游,我姓x,大家叫我小x就可以了。此次华东之旅,行程5天,将游览南京、无锡、苏州、上海、乌镇、杭州,共5个城市和一个水乡古镇。线路较长,旅途比较辛苦,我们司陪将本着“宾客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尽心尽力地做好服务工作,同时也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得到各位游客的支持和配合,促进我们提高服务质量,从而使大家吃得满意,住得舒适,玩得愉快,走得顺利,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游客们:华东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独特,这里是“江南鱼米之乡,山清水秀之处,历史文物之都,名人荟萃之地”。从区域来讲,包括六省一市,从线路来说,江浙沪融为一体的景观,是国内旅游的最佳线路。

我们此次的华东之旅,可谓是“江南水乡及都市观光游”。江南水乡以苏州和杭州为胜,历来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誉;南京的城墙伟案挺拔、无锡的太湖风光烟波浩森,都市观光以上海大都市为主。这些都是华东旅游的精华。

最后还要推荐一下江南佳肴,色香味形驰名中外。美食种类繁多,异彩纷呈,处处飘香,南京板鸭、无锡酱排骨、苏州松鼠桂鱼、阳澄湖大闸蟹、上海浦东鸡、杭州东坡肉等,无不让您一尝为快,大饱口福!

各位游客:今天大家来到华东,其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等待着您去领略;秀丽的风光,美好的山水期盼着我们去欣赏,但愿华东之旅能够成为您的度假天堂。最后预祝我们此次旅行期间能万事顺利,大家一路平安!

导游解说词 篇六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风景秀丽,有“上海后花园”之称的古城——临安。今天我们要去参观的是全国重点文物——功臣塔。

如果您从杭州西站出发,可以乘坐K598到临安,在临安东站下车后,就能看到车站南面山顶上的功臣塔。远处山巅的功臣塔看似饱经风霜的武士,守护着古老的临安。功臣塔坐落在临安镇东南1公里的功臣山巅,塔因钱武肃王受封功臣而得名,由五代吴越王钱武肃始建于后梁贞明元年,1982年重修。

从汽车东站出来,经功臣山路向南,转过锦桥进入功臣山下的村落——锦桥村,村子中央有一条小路通往功臣塔。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沿这条由鹅卵石铺就的石径前往功臣塔。沿途大家可欣赏初秋的美景,临安城也将尽收眼底。

现在我们已经到达半山的圆顶半山亭,从这里向山顶望去,功臣塔已在远远地等着我们的光临。(继续前行)现在我们终于到达山顶附近的碑亭。亭中石碑正面是《功臣塔简介》,背面是《重修功臣塔记》。碑亭的右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碑亭后面不远的山顶上就是功臣塔。

经过十五分钟的努力攀登,现在我们终于从塔的东侧来到了功臣塔的脚下。你瞧!塔外砖石已经风化,看来在维修时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没有过分的以旧换新。功臣塔为单壁砖砌仿木构筒体楼阁式结构,四面五层,由基座、塔身、塔刹组成,通高25.30米。内以木楼板分层,塔体逐层收缩,底层下部亦向内收,颇具唐代遗风,是唐、五代方形塔的代表。塔有四门,门两侧有龛,门顶有八角天花。塔内中空,无楼梯上塔,接近塔顶转角有两根木质横梁十字交叉起支撑作用。整座塔平面方形,比例适度,轮廓比较缓和,给人以峻秀挺拔之感。

功臣塔前的空地可拍摄功臣塔的全貌,充满现代气息的临安城和秀美的青山湖也尽收眼底,各位游客可拍照留念。

今天的观光游览就要结束了,希望在功臣塔的时光能成为您临安之行的永恒记忆。

解说词 篇七

Hello!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付子锐。俗语说“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是中国历史地位第一的军事建筑,同时也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下面就跟我一起来看看吧!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位于我国北部地区,横跨15个省区市,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8851.8公里,像一条长长的巨龙盘旋在我国的群山峻岭之间,保护着我国的领土。早在秦汉时期长城已超过1万千米,现总长度为2.1万千米。

长城修建起源于西周时期,当时列国争霸,长城修建进入了第一个高潮,但当时的长城只用于相互防守,所以修筑的比较短。待秦始皇灭了六国统一天下以后,开始到处抓壮丁,让他们不分昼夜地去连接和修缮战围长城,使长城达到了1万千米,所以就有了“万里长城”之称。

关于长城的故事也有很多,比如《孟姜女哭长城》。这里面讲的是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孟姜女在自家院子里收被子,发现被子的下面躲着一位男子。了解后得知他叫范喜良,原来他是为了不被抓去修长城躲在这里的。他们互相看了对方一眼,很快就爱上了彼此。于是孟姜女就和父亲表明他们的想法,父亲同意了。可就在孟姜女和范喜良新婚当晚,秦始皇又让官兵来抓人了,他们把范喜良抓到工地上,让他修长城。这一走就是许多年,一直没有丈夫的音讯。孟姜女很着急想去找丈夫,于是背着行李,去长城看丈夫。可谁知到了那里并没有找着他,问了其他人也不知道丈夫的踪迹,孟姜女很伤心,大哭起来,哭了三天三夜,最后长城倒了,范喜良的尸体也出现了。这个民间传说也一直流传至今。

好了,长城的介绍就到这里了,see you later,希望大家玩得愉快!

解说词 篇八

您好,欢迎您来到纸艺展室参观。我们展室的主题是:弘扬民族艺萃,塑创育人品牌。

纸艺,是集美术、手工、雕刻、文化、装饰、数学于一体的综合性民俗艺术,犹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长青,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具有开发并引进课堂的价值。我们学校的纸艺班以剪纸和剪贴画两大类为主,共开设 个兴趣班,有 多名学生参加学习。

这次,共有幅优秀作品在这里展出。这些剪纸作品做工精细、线条流畅、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代表了我校剪纸班师生的精神面貌和艺术水准。这组窗花作品,花盘饱满、形态逼真、活泼传神,给人以美轮美奂的艺术享受,寓意着盛世丰年,中华儿女尽享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这幅“双马迎春”,吻合“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意境,双马矫健神骏、凌空欲飞。

这些剪贴画色彩鲜艳,想象丰富,巧妙运用多种材质,充满童心、童彩、童趣, 我们常说:心灵手巧,孩子们在画、剪、拼、贴的过程中,思维也随之灵动起来。您看,这是两幅用海绵纸做的剪贴画,独具美感。勤快的公鸡在打鸣、对着鲜花微笑的漂亮孔雀、热爱劳动的小象、特别是这幅用皱纹纸做的“葡萄”,颇具立体感,这些展示了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学生热爱大自然真情实感的流露。

通过开展纸艺兴趣活动,我们师生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纸艺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而且陶冶了师生们的思想情操,更是我校素质教育成果的展示。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纸艺兴趣小组活动会取得更优异的成绩!请各位领导多提宝贵意见!

谢谢您的光临,欢迎您继续参观我校其他展室。再见!

关于《茶乡放歌》团体操解说词 篇九

毕升故里茶飘香团体操解说词作者:520xbc一年一度茶叶节岁岁年年情不同大别山上花木秀毕升故里茶味浓值此中国第十四届茶叶节开幕之际让我们热烈欢迎各位嘉宾让我们共同祝贺茶叶节开幕为此,我们为茶叶节送来了大型团体操表演《毕升故里

经典解说词 篇十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由我做你们的讲解员,带领你们走进第一小学,欣赏一下一小的胜地“晓园”。晓园虽小,一百平方米左右,但这里景色极其优美,黑黝黝的土坡坡都不大,两边栽上樟树,树上的团团绿叶,加上行人来来往往中间就成了一条林荫小道。土坡旁有口小池塘,周边由大大小小的石块铺成,塘内的水清澈见底,游鱼水藻清晰可见,池上几朵美莲,小小的,款款飘着,别有几番韵味。土坡的`邻居——竹林“沙沙”的奏乐,如同欢迎你们的到来……

晓园不仅风光秀丽,还是我们课间小憩的好地方。

要问什么铃声最动听,当然是下课铃啦!刚打完铃,同学们像一只只受了惊吓的小鸟,到处乱跑,而大部分同学则择晓园休息玩耍。看!有的高个子同学正在摘琵琶,一见他们的表情,就知道一个已字:酸,两个字:太酸,三个字:分外酸!有的趴在草地上,像是寻觅着什么新奇东西,还有的则是在林荫小道上来回散步,静静享受着课间10分钟……

我的讲解到此结束,请大家自由活动欣赏。

导游解说词 第十一篇

各位游客朋友,你们好。我代表海口旅行社的全体人员对大家来到美丽的海南表示热烈的欢迎。我是大家今天的导游小何,大家可以叫我何导。今天我将带大家游览的是有海口“城市名片”之称的假日海滩旅游区。

来到海南,你就来到了海的世界,看海,听海,玩海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假日海滩就是这么一处可以让我们与大海亲近的地方。它可是我省唯一的开放性,公众性的国家4a景区。假日海滩旅游区位于海口市西北部;北部和我国第三大海峡——琼州海峡相邻,眼力好的朋友说不定能看到雷州半岛哦;它的东边起源于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帆板冬训基地——西秀海滩;而南边与滨海大道相依。海滩全长7公里,陆地面积约33公顷,距离海口市中心只有十分钟的路程。是海口人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哦。整个旅游区由西秀海滩公园、“印象海南岛”剧场、假日海滩这三个部分所组成。

在我们的游览过程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遮天蔽日的“海滩卫士”——木麻黄林,这里就是我们的西秀海滩公园了。海滨沙滩平缓,海水清澈。在这里曾经举行过全国帆板运动会,更有一大批亚运冠军、世界大赛奖牌得主都在此训练过,可以说,他们的“军功章”里也有西秀海滩的一半。不单单是训练基地,还是大众游泳场。水上运动休闲和海滨烧烤为一体的`海滨度假胜地。

在西秀海滩,不懂水性的,可以在浅水区纵情嬉戏,躺在水面上任由海浪抚捋;水性好的,尽可走到水深的地方,让海浪把你轻轻地托起放下,使你体味到一种若浮若沉、若虚若实、若定若惊的异趣。在海湾的怀抱里,击浪于碧波之间,浮沉于银浪之上,的确令人身心舒畅。玩累了,你可以躺在洁白如银的沙滩上,倾听大海的欢歌笑语,或是坐下来悠闲的烧烤聊天,看孩子们在朱红色的户外轮滑道上留下的飒爽英姿。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世界上最大的海胆型仿生剧场,它就是我们的“印象海南岛”剧场了,他是著名导演张艺谋以及王潮歌、樊跃的第四个印象系列作品。《印象〃刘三姐》以其桂林山水的声色美和灵秀质感,让大家耳目一新;《印象〃丽江》以玉龙雪山的宗教美和原始质感,让大家驻足观望;《印象〃西湖》以西湖的空灵美和诗画质感,让大家留恋忘返;而我们的《印象〃海南岛》突破了以往的“印象系列”,它以大海为实景,以大海为主题,“我在大海边”是贯穿全场演出的一条主线,极力展现了“快乐至上,享受生活”有海南地域特点的文化主题,通过新颖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艺术元素演绎出海南岛上真正的海岛风情、休闲文化和浪漫椰城,它带给我们的是“超然万累之表,皆得无限自由”的心神感受。

关于优秀党员事迹宣传片解说词 第十二篇

在市风景优美的东湖,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每天人们都可以看到一位皮肤黝黑,手拿一根四、五米长竹柄小网的老人在辛勤地打捞清理东湖里的垃圾,他不是保洁员,也不是当地人,而是一位来自吉安的外乡老人

经典解说词 第十三篇

各位游客,大家好!现在我们来到风景优美的南京东郊,游览著名的帝王陵墓明孝陵。

明孝陵坐落在南京紫金山南麓,是明代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也是我国现存的古代最大的帝王陵之一,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朱元璋,1328年生于安徽濠州(今凤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曾在皇觉寺做过和尚,1352年参加了元末农民起义军郭子兴的红巾军,1356年带兵攻下南京,1368年当他41岁时,平定了天下,登基称帝,定都南京,国号明,年号洪武。

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就开始营造自己的陵墓,第二年葬入马氏皇后。1398年朱元璋病死,入葬于此。为什么称作孝陵呢?一说因为马皇后死后封谥号为“孝慈”,又说朱元璋主张以孝治天下,因此明代称为孝陵。自清代起,开始称为“明孝陵”,一直沿用至今。

说起马皇后,还有一段趣话。马氏原为郭子兴养女,后来朱元璋受到郭子兴信任,遂将马氏嫁给子他。马氏自小在军营中长大,据说手脚长得特别粗大。古代妇女着裙,风过裙起,露出了马皇后的一双大脚。我们常说的“露马脚”,传说就是由此而来的。

现在来到了孝陵陵门—大金门。孝陵整体共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面从下马坊起到棂星门,长约1800米,是作为引导的神道设施,后面是陵墓的主体陵寝建筑。明孝陵原有红墙围起,周长22.5公里,纵深达2.5公里。可见孝陵规模之大。孝陵的建筑非常壮丽,据记载,仅栽种的青松就达10万余株,饲养有梅花鹿1000余头。可惜庞大的建筑群基本已毁于明末清初和清代镇压太平天国的两次战火。当年所有的木构建筑均已无存,但从现存的砖石遗迹,仍然可以看出孝陵当年恢宏的规模,以及我国古代建筑精美的雕刻艺术。

这座大金门,原是单檐歇山顶,顶有琉璃瓦,朝南,共三个门洞。原门的顶部及东西两侧的陵园红墙早已不存,但仔细辨认,还能从大门侧面墙上看到与红墙连接的痕迹。在大门正面底部,石造须弥座上,可见束腰处有浅雕的石刻碗花。

从这里向南约750米处,即现在的宁杭公路北侧路边有“下马坊”、“神烈山碑”和“禁约碑”,是孝陵大建筑群的入口处。“下马坊”上刻“诸司官员下马”,以示对孝陵的尊重;“神烈山”石碑,明代嘉靖十年(1531年)立;“禁约碑”,明代崇祯十四年立,内容是护陵禁约十条,均为明代遗物。明朝一代,孝陵重地,驻兵守卫,设置了孝陵卫,属禁区卫,是明代军事基层组织,孝陵卫辖士兵5600人,长官为指挥使,官阶为正三品。今孝陵卫一带,即是当年守陵部队驻地,因此得名。到了清代,这里曾是清军江南大营所在地。

从大金门穿棱园路,我们来到了四方城。我们看到的这个建筑,称为碑亭。今亭顶已毁,仅存四壁和四个门洞,犹如一个古城堡,所以俗称为四方城。大家所见中间立的石碑称“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是永乐十一年(142019年)明成祖朱棣所立。从1376年明孝陵筹建起,至立碑,前后经历了38年之久,孝陵工程算是划上了一个句号。这块碑身高6.7米,碑趺2.08米,是目前南京地区最大的一块古碑。碑文长达2746个字,内容主要是朱棣颂扬其父功德之词。

有心的朋友会问,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立这块“功德碑”呢?这话说来就与朱棣如何夺取皇位的一段历史有关了。朱元璋太子朱标,早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就病死了,只好册立只有16岁的皇太孙朱允炆为皇位继承人。朱元璋死后,朱允炆继位。他就是历史上的建文皇帝。其时身在北京的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兵南下。经历了四年的“靖难之役”,攻下南京,夺取了政权,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永乐大帝。所以朱棣大书特书朱元璋功德的背后,实在是大树特树自己的权威。为此,朱棣原先曾在南京东郊的阳山派了万民工开凿了一块巨碑,其碑帽、碑身、碑座加起来高达72米,但因为实在太大无力搬运,加之民心已顺,天下太平,于是也就弃之不用了。后来另找了一块,这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块功德碑。可是,阳山碑材,至今犹在,堪称“吉尼斯世界纪录”,已成为明代遗迹一大景观。

请看碑下石刻。它像是一只乌龟,传说“一龙生九子,九子不一样”,这是龙的九子之一,名屃(bixī),它能驮重,因此常放在皇帝的碑刻下。在古代,又是怎样把这样高大的石碑立到“龟”背上的呢?据《文沙披海》记载,树立这块碑时,因龟趺太高,石碑怎么也立不上去,可把管这项工程的人急坏了!一天,他梦见神人对他说:“想立此碑,必须使‘龟’看不见碑,碑看不见‘龟’”。醒后,他想了一想就明白了。到了工地后,他叫人运土把“龟”埋起来,然后顺土坡将碑拉上去,待碑立起来后,再把土去掉。这说法,虽有迷信色彩,但“堆土法”看来还是合乎科学道理的。

好,出了四方城,过了御河桥,我们走上了神道石像路。请看路中间,从东向西依次排列着的石兽,它们分别是狮子、獬豸、骆驼、大象、麒麟和马。每种石兽4只,共24只,分为两组,一立一蹲,南北相对。狮子是百兽之王;獬豸称为法兽;骆驼俗称沙漠之舟;大象是周边国家奉献的贡物;麒麟是祥瑞之物,可以上天;而马比较驯良,可供主人在地上行走。神道上安置这些石兽,意图有这样几点:为了纪念朱元璋的功德;使谒陵的人感到死者的威严和国家的太平富强;祈望镇妖避邪,以保护陵墓。古代帝王陵墓的神道形式,往往是主人生前宫城御道的再现,就像皇帝出行的仪仗一样,威武雄壮。

石兽设置有蹲有立,体现了建陵者匠心独具。有的朋友说,这些石兽是给皇陵站岗的,站累了蹲着休息,这样好轮流替换。这也许算是一种猜想吧。但是,从景观的美学角度看,石兽有蹲有立,姿态各异,衬以苍山远树,越显出肃穆而庄严。石兽的排列,随地势的转折起伏,错落有致,体现出空间分布的节奏和韵律感,成为一种无声的音乐。

再看,石兽虽然形体高大,艺术表(精优范文★www.jingyou.net)现手法写实简练,但又有精雕细刻的局部。请看石象的耳朵:耳廓鼓起,筋脉突露,近于夸张。这些正是孝陵石刻艺术巨大的成功之处。观赏这一组造型生动逼真、维妙维肖、栩栩如生的石兽,令人对我国古代工匠的鬼斧神工叹为观止。

据推算,石兽中的骆驼,高3.68米,以及立象,都需80吨重的整块巨石才能雕成。如此庞大的石材是用什么方法运输到神道来的呢?都是在严冬季节,民工在运输线路上,先泼水成冰,然后用前拉后推的方法,从一、二十公里以外一路运来。可见,这些石兽,无不洒满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凝聚着他们的才能和智慧。

石像路尽头,我们看到神道拐向东北,进入石翁仲路。拐弯处立一对望柱,也就是常说的华表,高6.25米,上刻云龙纹饰,它在这里作为指示道路的标志。

路右侧有座小山,称梅花山。梅花山,原名孙陵岗,又称吴王坟,最早是三国东吴大帝孙权墓所在,立有一碑:“孙权墓”,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山上,1929年始植梅花,每逢初春季节,繁花似锦,暗香袭人,游人如织,已成为全国著名赏梅胜地之一。

神道在这里绕梅花山成弓背形。相传当年筹建孝陵时,有人建议将孙权墓迁走,朱元璋却说:孙权也是一条好汉,就留着他给我守门吧!但是,神道弯曲的真正原因有传说是朱元璋为了加大神道的长度,以增加陵墓的气势,并且笃信从入口处不能一眼望到陵寝的“风水”。所以,孝陵神道的平面布局不取统一的南北中轴线,完全依山势的回旋变化,任其自然,弯曲布置。这确实是朱元璋突破传统的一个创新。明代南京城墙的建造,同样是这样:依山就水,注重军事实用,没有拘泥传统古制的正方或长方形,而成为一个不规则的平面布局形状。它周长33.67公里,堪称“世界第一大城”。

在石翁仲路中间有四对各高3米的石翁仲(陵墓神道的石人像);两对武将,身披甲胄,手执金吾,雄壮威武;两对文臣,身着朝服,手捧笏板,形象生动。对此,清人有诗写道:“石马嘶风翁仲立,犹疑子夜点朝班”,真是十分传神地描述了主人生前宫城御道的情形。请看这些文臣、武将石刻的面部均庄重、严肃,这是有它的历史背景的。明初,朱元璋实行廷杖制度,凡有大臣惹怒皇帝即要被体罚,受到廷杖,“使天下莫不骇然”。这些翁仲们凝固的表情不正是明代等级森严的封建朝廷和皇威专制的写照吗!岁月悠悠,600多年过去了,人世沧桑,而文物依旧,它们都成了历史的见证和研究工作的宝贵实物。

下面请大家跟随我,过棂星门遗迹,在御河桥处越桥向北,游览孝陵的主体陵寝建筑。孝陵后部的主体建筑包括文武方门,御碑亭、享殿、方城、明楼、宝城、宝顶等,都是按照中轴线配制,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座北朝南、中轴对称。

首先看到的文武方门,这是孝陵的正门。原有五门,三大两小,圮毁后于同治年间改为一道门。门额青石上刻“明孝陵”阴文,为曾国藩手书。现在我们看到的大门是1999年初重新修复的,恢复了大门原貌,五门、黄瓦、朱门、红墙,相互映衬,流光溢彩,雄浑庄严。在大门东墙南面,立有一块“特别告示碑”。碑是宣统元年(199年)所立,当时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后,到处搜掠和破坏我国名胜古迹,鉴于此,地方官员用日、德、意、英、法、俄六国文字刻成碑文,用来重申保护孝陵的注意事项。

进门不远,可见一歇山顶建筑,这就是御碑亭。因为亭中树立有康熙、乾隆皇帝题字的碑刻,因此得名。御碑亭原为孝陵享殿前的中门,即孝陵门。在它的左边和右边原有御厨、宰牲亭、具服殿等建筑。门已毁,清代在原石须弥座上建了现在这个亭。

亭中陈列着五块碑。正中一块刻“治隆唐宋”四字,为康熙皇帝手书。碑高3.85米,宽1.42米。“治隆唐宋”的意思是颂扬明太祖治国方略超过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作为满清皇帝的康熙如此诏示天下,一方面表示了他对朱元璋的尊重和钦佩之意,另一方面也是有其良苦用心的。康熙执政之初,汉人不服满人统治。康熙深知,光靠满人高压政策治国是不行的`,必须依靠汉人。他一生中六次南巡,五次拜谒明孝陵,行三跪九叩大礼;“治隆唐宋”就是他1699年第三次下江南谒陵时所题,并由曹雪芹的祖父,当时的“江南织造”郎中曹寅立碑。他是想籍此笼络人心,以缓和汉满矛盾,加强其统治。从中亦可看出康熙的雄才大略。“治隆唐宋”碑左右各有乾隆诗碑一块,碑后东西还有卧碑两块,分别记叙康熙,乾隆谒陵纪事,背面刻的是当时两江总督等人的题名。

御碑亭后是孝陵原主要建筑享殿,即孝陵殿的旧址。可以看到原来三层石造须弥座台基,台基高3米,台基的四角上,还遗留有石雕的螭首,台基前后中央踏垛中间的陛石上,还能看到二龙戏珠、日照山河、天马行空六块浅雕。三层须弥座上有殿基,殿中原供奉朱元璋与马皇后神主,清咸丰三年(1853年)毁于兵火。现在大殿殿基上还保存着大石础56个。据此可推断当年孝陵殿是面阔九间,进深五间的巨大建筑。当时享殿规模远比北京十三陵明成祖的长陵享殿要大。现在的三间小殿,是清同治年间两次重修的。当时清政府已内外交困,财源枯竭,无力照原样加以恢复,规模与原享殿已不可同日而语了。现殿已辟为“明孝陵史料陈列室”,室内可以看到朱元璋肖像,肖像上题“太祖遗像”四字,但它既不是明代之物,也不是太祖真像,而是1980年修明孝陵时,按清末的肖像重新复制的。

从这里向北望去,一道山岭沿东西方向绵延,它就是著名的钟山。钟山,又称紫金山,位于宁镇山脉西端,东西长8公里,南北宽约3公里,成弧形。山上林木繁茂,山南麓名胜古迹众多,钟山风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它的主峰北高峰,海拔448米,是宁镇山脉最高峰。明孝陵和中山陵分别位于主峰南坡的西侧和东侧。沿着主峰向西,是钟山第三峰天堡山,海拔250米。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与清军曾激战于此,至今留有太平天国的天堡城遗迹。现在举世闻名的紫金山天文台座落在上面。从这里望去,可见天文台金属球形建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传说朱元璋登基不久,就召见刘基、徐达、常遇春、汤和等人,要他们一起来选择建造皇陵的地址,并约定大家各自先用纸条写好墓址,互相不准通气,然后一齐摊出来,结果大家不约而同地都写着“独龙阜玩珠峰”。说明对孝陵的陵址,朱元璋是经过一番选择的。那么独龙阜玩珠峰究竟在哪里呢?现在我们从享殿向北,方城后面即是。

经过一道过门,越过大石桥(又称升仙桥),就是方城。从文武方门到方城距离375米。

方城是宝顶前面的一座巨大建筑,外部用大条石建成,正面自须弥座台基至墙面顶端高16.25米,东西长75.26米,南北宽30.95米。方城东西两侧各有八字墙一堵,墙面四角饰有砖雕花纹,这些砖雕是明代初年的代表作品。沿方城正中券门入隧道,中间有54级台阶,出隧道为方城与宝顶间的夹道。正面用条石十三层垒筑的宝顶南墙,上横刻“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字,据说这七个字刻于民国初年,是用以回答游人询问的。

由东西走道折向南拾级而上,登上明楼。明楼现存砖墙四壁,楼顶原是重檐黄瓦,但已在咸丰三年(1853年)的战火中化为灰烬了。

方城的后面修筑在独龙阜玩珠峰上的宝顶,又称宝城,是一个直径325至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宝城指环绕宝顶周围约1公里多长的砖墙。宝城宝顶的皇陵形制开创了明清500多年帝王陵墓的先河。只是明代宝顶大致为圆形,清代帝陵的宝顶改为椭圆形罢了。

宝顶上树木参天,它的下面就是朱元璋与马皇后埋葬的玄宫。据史书记载,当时殉葬的宫女有10多人。在宝城东面不远处,还有东陵,是朱元璋长子懿文太子朱标的墓。

南京民间流传有这样的传说:朱元璋死后,十三个城门同时出棺材。此说缘于朱元璋生前滥杀无辜太多,生怕被人盗墓。但是,这一传说并无充分根据。原因是孝陵在朱元璋生前已经经营造了20多年,陵墓内设施已建成,马皇后也已葬入孝陵中;据史载,朱元璋死于闰五月底,六月初埋葬,正是南京的夏季,另在别处建陵已来不及;再者,孝陵靠宫城很近,北倚钟山,南有皇墙,守有重兵,其安全程度远远高于别处。因此可以断定,朱元璋的陵寝就在明孝陵。

1999年初南京市文物局组织对明孝陵进行了调查勘探,用高科技精密磁测技术探明,朱元璋的地下玄宫(墓室)就在明孝陵玩珠峰地下数十米处,且保存完好,并未被盗掘过,还探明了玄宫的基本布局。这一工作,科学地破译了历来众说纷纭的不解之谜。

明孝陵建成至今已有600多年,清代康熙、乾隆皇帝数次到此谒陵。建国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修缮,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明孝陵列入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各位朋友,明初有朱元璋、朱允炆、朱棣三个皇帝定都在南京,前后经历50多年,至今留有南京城墙、明故宫遗址、瞻园、莫愁湖胜棋楼、阳山碑材、郑和墓等明代胜迹。欢迎有兴趣的游客参加明初遗迹专线游览,我将十分乐意再次陪同大家。谢谢各位的合作!

经典解说词 第十四篇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今天我来为带领各位游览上海东方明珠。我是你们的导游,王仲熠。

东方明珠可以说是上海的代表性建筑物。从下往上看,它高耸入云,非常壮观。到了晚上,东方明珠外围金碧辉煌。走进里面,站在玻璃板上,可以一览上海的美丽景色。不仅如此,里面还有许多小博物馆,供游人了解东方明珠的历史,是不是很有趣呢!

到了东方明珠的。顶端,向下鸟瞰,原本密密麻麻的汽车仿佛变成了小蚂蚁,路上的行人几乎看不见了,嘿嘿,各位肯定害怕了吧?有些游客是不是已经两腿发抖了呢?那让我们赶紧下来吧!

好了,我的介绍到此结束,请游客们自由参观!

考括坟籍,博采群议。以上就是精优范文给大家分享的14篇经典解说词,希望能够让您对于解说词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

84 18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