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优范文 > 教案模板 > 大班教案

数星星的孩子教案 《数星星的孩子》教案【优秀7篇】

时间:

《数星星的孩子》教案【优秀7篇】由精优范文为您收集整理,希望可以在数星星的孩子教案方面对您有所帮助。

《数星星的孩子》教案 篇一

一、 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新词,认识他们吗?叫叫他们的名字。

出示词语:珍珠 撒 无数 距离 碧玉盘 刻苦钻研 著名 数星星 孩子

二、感知课文

你们都读对了,那么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张衡)

(一)整体感知

快读读课文,读后说说张衡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爱数星星、认真、爱思考等)

(二)学习第六自然段

1.找找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张衡长大后的事情?(第6自然段)

2.读了这段你还知道了什么? (是汉朝人,后来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3.出示:他长大以后,刻苦钻研天文,成了我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 “著名”这个词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读了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张衡真了不起)

4.夸夸张衡,齐读第6自然段。

过渡语:真是了不起,那张衡长大后能成为一个著名的天文学家和他小时候数星星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走近张衡,去深入地了解这位数星星的孩子。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习第一句,体会夜空的美丽。

(1)晚上,张衡看到的夜空是怎样的?谁来读读书上的句子。

(2)出投影,(句子和夜空的美景。)  通过读句子你知道了什么?从哪儿看出来的?随机问:①这句话中把星星比作了什么?(珍珠)星星像珍珠,星星怎样?(光亮) ②碧玉盘又指什么?(夜空)(这句话把星星比作了珍珠,把蓝蓝的夜空比作碧玉盘,无数光芒四射的星星撒满夜空是多么迷人的景象呀!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读这句,想象一下那晚星空的样子。我仿佛看到了……我们来美美地读读这句话。

③谁愿意再来读读这句话?(通过你的读我仿佛看到了这美丽的夜空。)

(3)比较句子。 “天空中有无数颗星星。”和“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自由读)你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

(这两句话的意思基本一样,但第二句更具体、生动,因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星星比作了珍珠那么美丽。)

(4)自己练读,评读。 注意“满天”、“无数”。

过渡语:闪闪的星星真是吸引人,在这美好的夜晚,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呢?

读读后两句。

2.学习2、3句,体会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

(1)他是怎样数星星的,2、3句。读后,请你根据课文的内容填一填。

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着头,(指)着天空(数)星星。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

(2)请学生学着张衡的样子一边读一边数数。

过渡语:天空中那亮晶晶的星星,一闪一闪的,好像在对我们说话,我们也像小张衡那样仰起头用手指着天上的星星,认真地、仔细地数一数吧。加上动作读句子。

张衡仰着头数星星数到了几百颗他会有什么感觉?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他真厉害,真有耐心,他是个不怕苦的孩子)

(3)过渡语:你和老师想的一样,小张衡数星星那么认真,耐心,不怕累,做事持之以恒,这多么难得啊,我们都很佩服他,能读出小张衡,这种认真,耐心,不怕累的精神吗?好,请你试一试。

3.谁来试着把这段话背一背。

4.通过学习你感受到张衡怎么样?(爱观察星星)

(四)学习三、四、五自然段。

1、默读三、四、五自然段,想想你还能从哪儿看出张衡特别喜欢观察星星。找到后把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交流。

随机教学重点句:

(1)奶奶说的话,强调”又”。

指导朗读:读出奶奶的亲切(傻孩子).

(2)出示:”星星是在动,但不是在乱动……” 点击“总是”,给“总是”找个近义词,以帮助理解。并从“总是”中体会张衡爱观察星星,数星星的认真、仔细。

一个小孩子要看出这些,那得观察多少个夜晚啊!(指导朗读2、3段,师生接读。)

(3) “这个孩子一夜没睡好……”

①.一夜没睡,究竟在惦念什么?(读爷爷的话)出示星座图,以帮助理解爷爷的话。

②.爷爷说了这么多,究竟哪一句才是最让张衡想证实的呢?(北斗七星绕着北极星转)

③.就是为了爷爷的这句话,这孩子——(再次指导朗读:这孩子一夜没睡好……)(板书:有决心)

④.这个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吗?

(出示句子: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  课件出示:北斗七星绕北极星转的画面。

⑤这就证明了,爷爷说的话和他看到的结果是一致的,哪个词说明了这一意思?(果然) 让老师听出来,指导朗读句子。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五)小结

(1) 小张衡就是这样对身边天天见面的星星产生了兴趣,凭着他的认真,凭着他的决心,通过仔细的观察,刻苦的钻研,最后成为了伟大的天文学家。

(2) 说话:你想对小张衡说些什么?

三。写字指导

1、同学们都愿意学习小张衡做事认真的态度下面我们就拿出实际行动,看看谁能把这个字认真地写好,写美观。

2、出示“盘”  首先我们先认识一个新的部首,“皿”,谁认识呢?介绍“皿”的知识。认真观察这个字,想想怎样才能把它写美观。你想提示大家什么?

①整体看,上下宽窄相同。 ②“皿”字底写扁一些③上下两个长横一样长④笔顺

3、写一写、

①拿出笔,摆好写字姿势,心里想着三个“一”,静下心来描一个字、写一个字

②写完的同学对照着田字格里的示范字,比比自己哪儿写得好,哪儿还需要改改

③讲评,反馈。

四。拓展:有关银河系的小知识。

夏天的夜里,银河像一条玉白色的巨大纱带,从北方飘向南方。古代人们傻傻地把银河认作天上的河流。银河真的是天河吗?那白茫茫的一片真是波涛吗?科学家伽里略用望远镜仰望星空揭开了银河的秘密。原来银河是由无数像太阳那样的恒星组成的。因为星星太多,和我们相距又太远,星光连着星光,撒满了夜空,让人不能清清楚楚地分辨,只看到白茫茫的一片。银河系里的星星连同太阳在内,大约有1500亿颗恒星。

银河里的星星看上去靠得那么近,其实它们之间的距离远极了。就拿牛郎星和织女星来说,它们之间距离有16万光年,也就是有152万亿公里 ,而整个宇宙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又有许多个。小朋友,你衡量一下宇宙该有多大,多神秘啊!

板书:

数星星的孩子    坐 靠 仰 指 数

张衡         一直     几百颗      认真 耐心

著名的天文学家     又         总是

一夜没睡好              爱思考

《数星星的孩子》教案 篇二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熟读课文,认读14个生字,并学习写字,对学生进行语文综合能力的训练。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在识字教学中,指导"直"的书写,"重"的读音,"跟"和"根"的字形区别。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引出课题:

(一)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部影片,你们想看一看吗?(出示有关星空的影片)

在影片中你们看见了什么?生:星星。

看见这些星星你们想到了什么?生:星星上有什么;星星上有外星人吗?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你们想知道的问题可真多呀!星空离我们的地球很远很远,那里充满了神奇,每一位小朋友都对它充满了好奇。这其中包括着你们,也包括着另外一位小朋友。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爱数星星的孩子好吗?

(二)板书课题:数星星的孩子(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三)你们数过星星吗?你是怎么来数星星?你的这种方法能把星星的颗数数清楚吗?

生:1、睁大眼睛认真看,仔细数。(数不清,一会儿眼睛就累了,就会数乱了)

2、利用望远镜把天分成一块一块的来数。(这种分发容易混乱,忘记哪块数过了)

3、利用星座划分来数星星。

[点评: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为下面的学习进行了铺垫。]

二、电脑课件创设情景,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一)电脑课件创设情景:

你们的办法可这多,但是这些方法中到底哪种方法能把星星数的清楚呢?

你们想知道课文里的小朋友是怎么把星星数清楚的吗?咱们就一起来听一听课文,回答老师的问题。

1、数星星的孩子是谁?

2、他是怎么数星星的?最后他把星星的颗数数清楚了没有?

[点评:精美的电脑课件设计可以调动学生读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老师看见有很多小朋友都想读这篇课文,那你们就自己试着读一读吧!遇到不认识的字,你可以想把它们圈出来。想一想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点评:在这里对阅读方法、识字方法进行回顾。]

2、小组学习,自主识字。

(1)你有哪些方法可以学会自己不认识的字?

生:读拼音识字;问老师和同学;指着字读课文。

(2)你们的识字方法可真是又多又好!下面就请你们分小组完成两项工作,第一是由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会自己画圈不认识的字,第二是学习认字表中的生字。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学的又快又好。

[点评:老师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识字,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从而使学生自主探索,体验成功的喜悦。]

(3)小老师带读认字表中的生字。

(4)你们记住它们了吗?请你把记住这些字的方法告诉小组的同学,比一比谁记住的字最多?

(5)你记住了哪些字?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的?

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可以记住:颗、织、注、视、啊、研。

运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可以记住:根、极、

运用熟字拆分的方法可以记住:慢、肯

[点评:根据生字的各自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这样做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激发了识字兴趣。]

(6)出示"直":

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字,(齐读生字)请你们仔细观察,说一说它是什么样?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请你动手写一写,想一想写这个字什么地方容易出错?

生:直的第二笔是"丿",中间是三横。

板书:直

(7)进行举字卡的游戏。

(8)认读生词:

字娃娃们一个人呆着太孤单了,又跑回它们的好朋友的字的身边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①请你把这些词读出来,哪个字不认识请你记下来。(电脑课件出示)

一颗跟一直数重很慢祖先教北极星织女星不肯注视啊钻研

②请小老师带读,教会小朋友词语的读音。

③请小朋友们看屏幕上的课文,全班齐读课文。

[点评: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4、游戏――摘星星:

看天空中一闪一闪的小星星,他们后面躲着淘气的字娃娃,你们愿意找出他们吗?

三、朗读课文,情感体验:

(一)指导朗读课文,巩固生字读音。

这么多字你们都认识了,你们可真棒!老师想知道谁能把课文读得一样那么棒?

1、老师想看一看谁的课文读的最棒?(指名读)

2、还有哪位小朋友也想读一读课文?这么多小朋友都想读呀!那咱们就一起来读吧。;

3、多种形式练习朗读课文―――齐读、指名读、分段读、男女生对读……

[点评:通过这一环节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使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朗读课文,讨论问题:

这篇课文你们读得真棒!

请你们自由读一遍课文,然后小组讨论一下,从课文中找到这几个问题的答案。

1、想一想,为什么张衡一开始数不清楚星星的颗数?为什么后来又数的清楚了?

2、小组讨论:如果用这种方法数星星你能数清楚吗?为什么张衡可以把天上的星星数清楚?

[点评: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初步学习分析课文的方法。]

四、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张衡,知道了他是如何数星星的。想一想如果是你也能象他那样把星星数清楚吗?

板书设计:

《数星星的孩子》教案 篇三

教学要求: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深入研读第一、五小节,感受星星的美和张衡数星星的精神。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启发学习兴趣。3分

小朋友们,在晴朗的夜晚,每当我们抬起头,就能看见蓝天上有许许多多小眼睛,一眨一眨的,它们是谁呀?你们喜欢吗?

那么多星星,你数过吗?在一千七八百多年前的汉代,有一个特别爱数星星的小孩子,你们想认识他吗?那就跟着老师跨越时光的隧道去看看他吧!(师指,齐读)

二、范读课文,教学第5小节。10分

1、请你竖起小耳朵,仔细听这个故事,边听边想:这个小男孩是谁?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出发了!

2、这个小男孩是谁呀?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并理解词语。

汉朝:中国古时候的一个朝代,离我们现在有一千七八百年。

钻研:非常认真地研究,不怕苦,不怕难。

天文学家:研究天上的太阳、星星等这些星体分布在哪,怎样运行等天文现象的科学家称为天文学家。

3、谁能用上这几个词说一句话?老师也用它们写了一段话,谁来读一读?

(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读的真不错!张衡是怎么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的呢?

(板书:刻苦钻研)说说你对“钻研”的理解。

4、其实大家刚才读的内容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数星星的孩子》中最后一个自然段。文中的张衡就是因为从小就对天文知识很感兴趣,并刻苦钻研,终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就让我们也和张衡一样,用刻苦钻研的精神来学习课文。

三、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0分

1、翻开课本133页,自学课文,谁来读读学习要求?

(1)读通课文,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2)边读课文边标出自己不认识的字,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会它。

2、学习生字,检查自学效果。

读生字表,记住字音。

(1)小朋友们读完了吗?读得可真认真,生字朋友想考考大家。你要是认识它们就站起来大声叫叫它们的名字,不认识的就仔细地听别人是怎么称呼它们的。

(电脑出示生字,学生自己认读)

(2)有这么多小朋友都认识了,谁愿意一个人来试一试?(一人读一行)读得真不错,请你当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遍。

(3)我们一起读一遍吧!

(4)现在老师让它们把帽子摘了,还认识吗?给自己的同桌读读吧!

(5)谁来试一试?

(6)开一列小火车吧!

(7)现在让我们轻松一下,一起做个摘星星的小游戏吧!

夜晚的天空有许多的小星星,每颗星星后面都藏着一个词语,读对了,你就可以成功地摘到星星。

3、屏幕上的星星摘完了,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课文,在课文中寻找星星吧!

四、学习课文第一小节。12分

1、谁来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请其他小朋友仔细找找:这一小节中,哪句话描写了夜空中的星星?

出示: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的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1)喜欢这句话的小朋友一起来读吧!

(2)读了这句话,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呢?(美,多)

(3)你从哪儿体会到星星很多、很美呢?

多:满天  无数

(4)拓展:你还知道哪些表示多的词语?

美:珍珠  碧玉盘

(5)你见过珍珠和碧玉盘吗?是什么样子的?谁来介绍一下?(出示珍珠、碧玉盘)老师也带来了珍珠和碧玉盘,美吗?那我们就把这种美读出来。

(6)不光大家喜欢星星,老师也很喜欢这些美丽的星星,也写了一句话,大家读一读。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出示:晚上,满天有无数的星星。

(原句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星星写得更美更具体。)把什么比作什么?

(“撒”字用得好)怎样叫做“撒”?你能用动作表演一下吗?可以撒什么呢?这个“撒”字说明天上的星星很多,一颗一颗的,哪儿都有,多得数也数不清。小朋友,这么美的句子,想不想再读一读啊?

(7)读得真好,以后我们说话、写话的时候也可以试着用上比喻的手法、优美的词语,让句子更生动、更具体。

2、在这么美的星空下,有个孩子在干什么呢?(经过反复补充,尽量把话说具体)

出示: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

(1)这个小男孩其实就是张衡,他是怎么数星星的呢?出示动词,理解“仰”,正音。

(2)这些动作你会做吗?谁来模仿一下?

(3)我们也一起来学学小张衡数星星吧,准备好了吗?老师读句子并强调动作。

看课件,数星星。

(4)你数了几颗?浑身感觉怎样?为什么累、酸?

3、你们才数了几十颗就那么累,张衡数了几颗呀?

出示: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

(1)一起读句子,张衡喊累了吗?

(2)如果此时张衡来到你身边,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带着自己的感受读。

4、让我们带着小张衡数星星的精神有感情地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五、学习生字:数、珍、珠、玉 。5分

摘了星星,数了星星,再让我们写写星星吧!(出示生字)谁来读一读这些生字?你们最喜欢哪个呀?那我们就来写“珍珠”。

1、仔细观察,他们有什么特点?(左右结构、王字旁)

2、知道王字旁有什么含义吗?(很珍贵、是宝贝)

3、范写,讲解三撇儿的写法:最后一撇最长,三撇要对齐。

4、学生练写,教师强调“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

六、小结下课:

满天的星星不只美,在它们身上还有许多有趣的科学知识和小故事呢!今天回去后,请小朋友们从课外书中、父母那里或者其他地方去搜集一些有关星星的知识和故事,下回大家一起来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      数星星的孩子

张衡     汉朝    天文学家

刻苦钻研

《数星星的孩子》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珍”、“靠”、“仰”、“指”、“汉”、“研”、 “著”等7个生字,理解有关词语。

2.读懂课文一、六两节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

学会7个生字,理解比喻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张衡小时候如何喜欢、认真地观察星星。

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

1.小朋友,在晴朗的夜晚,我们抬起头,就看见天上有许多明亮的星星,一闪一闪的,非常有趣。在两千多年前,人们经常看到一个孩子(板书:孩子)在数星星(板书:数星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21.数星星的孩子》(板书:21),读题。

2.从课题中你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谁吗?写这个孩子的什么事?

二、按要求自学课文。

请小朋友打开课本, 自由轻声地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出示投影)

①读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②标出每小节的序号。

③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投影,检查读音。

zhēn   màn   hàn    yán yáng

珍 珠  慢 慢  汉 朝  钻 研   仰 着头

héng zhù    shǎ    zhǐ    sháo

张 衡  著 名  傻孩子  指 着   勺 子

chǔ  sǎ    zhǔ  kào     dǒu

清 楚  撒  一 组  靠 着  北 斗 星

a.找出每一行读音的特点。

b.开火车读――分组读――男、女同学对读--齐读,并及时进行纠正。

2.这篇课文有几小节?(6小节)

3.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出示投影:这篇课文主要讲了( )( )的事。(板书:张衡)

四、学习第六段。

1.出示张衡挂图,告诉小朋友这就是张衡的图像。他是什么时候的人?又是什么样的一个人?默读第六节找出来。

2.讨论;

a.张衡是什么时候的人?(板书:汉朝)读一读,告诉学生汉朝是我国古时候的一个朝代,离现在已有两千多年了。

b.他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板书:著名的天文学家)读一读。

c.天文学家是研究什么的?

d.谁给“著名”找个近义词?(有名、出名)看76页的插图,告诉学生浑天仪是张衡发明的,可以观察天上日月星辰运动的;地动仪是张衡创造的世界上最早预报地震、测定地震方向的,看来张衡确实是一个著名的天文学家。(指着板书说)

e.用“著名”说一句话。

3.看着板书,用“张衡、汉朝、著名的天文学家”说一句话(不同顺序)。

4.张衡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呢?(板书;刻苦钻研)理解这个词的意思。

5.用“因为……长大后 ……,所以……”和“张衡成了……是因为……”的句式说话。

6.课文是怎么写的?齐读最后一节。

五、学习第一段。

1.长大后的张衡刻苦钻研,小时候的他又是怎么样的?听教师配乐朗读第一节。

2.这一节有几句?齐读第一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出示句子:晚上,天空中有无数的星星)

3.天上有无数星星,书上是怎么写星星的?(出示句子,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4.教学“珍珠”,为什么都是“王”字旁?“珍珠”是怎么样的?这里“珍珠“指什么?可见星星是怎样的?

5.“碧玉盘”是怎样的?这“碧玉盘”指什么?

6.在碧玉盘似的天空中撒着无数的、像珍珠一样的星星,你觉得这夜空怎么样?

7.比较刚才出示的两句话并指导朗读。

8.小张衡看到这么美的夜空会怎么样呢?(板书;喜欢)他又是怎么去数星星的?(齐读二、三两句)

9.圈出动词,(板书:坐、靠、仰、指、数)读一读“靠”,上下结构。(出示:告 靠)全班小朋友做动作,“向左靠,向右――,向后――”,“仰”,左中右结构的字。做做“仰”的动作。“指”用什么指?所以“才”――一个学生上来表演张衡数星星,老师当奶奶。――全班小朋友按这几个动作数星星。

10.小张衡数星星的样子是这样的,他又是怎样去数的呢?(出示: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教师范读这一句。

11.老师为什么读得这么慢?(“,“停顿时间长,说明张衡数星星时很慢。)

12.为什么这么慢?(天上的星星多,一闪一闪)还有呢?(出示句子: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13.“撒”是什么意思?(教师演示;把珍珠撒在盘子里,并用幻灯打出)撒下去的珍珠分布怎样?(有多有少,有密有疏,不均匀)星星像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可见星星在天空中的分布也是这样的,你们说好数不好数?难不难?下面一起来数星星,谈谈有什么感觉?(教师用幻灯打出满天的星星,让学生看天花板上的星星数)

14.你们数了多少颗?小张衡呢?这“一直”是什么意思?(板书;一直)你们数了几十颗就觉得眼花缭乱,手酸了,脖子酸了,头也仰疼了,可小张衡却连续数了几百颗,他会更加怎样?说明张衡数星星是多么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认真)指导朗读这一句。

15.谁能看着这幅图(出示张衡数星星图),把张衡数星星的情景说出来?(评议)

16.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配乐)。

六、小结过渡。

教师叙述:多少个夜晚,小张衡就是这样仔细、耐心、认真、刻苦地数星星。奶奶见了,说他傻,他真傻吗?(板书:……)爷爷见了,又是怎么说的?(板书:……)张衡又是怎样

数星星的?(板书:……)长大后的张衡刻苦钻研,小时候的张衡是不是也这样呢?(板书:}→?)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七、巩固字词。

1.卡片认读。

2,做课堂练习并加以订正。

(1)利用熟字记生字。

①“迎”去掉( )换上( )就是“仰”

②“都”去掉( )换上( )就是“著”

(2)加一加,记生字。

( )+( )――汉

( )+( )――研

(3)猜一猜,记生字。

①人字下面藏三撇,王字站左边。( )

②非非一口咬掉牛尾巴。 ( )。

3.书写指导。

4.游戏;攀高峰。

[教案述评]

浙江省台州市 陈君明

教案作者周秀萍老师是浙江省第五届教坛新秀。此教案就是她参加台州市选拔推荐省教坛新秀评选时获一等奖第一名的教案。

本教案有四个特别:一是教学要求比较明确。在安排教学活动前,大多提出教学任务,以任务导向,提高学习效率。二是采用“变序教学”法效果好。本课时课文教学的任务是一、六两节内容。教师先教第六节,出示张衡挂图,通过读课文,带问题讨论及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张衡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并产生敬爱之情,为理解课文内容与意义开了好头。接着教师用启发性的问题过渡:“张衡为什么能成为著名舶天文学家?长大后的张衡刻苦钻研,小时候的他又是怎么样的?”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第一节,理解“一个满天繁星的夜晚,小张衡倚在奶奶怀里认真地数着星星“的内容。学完了第一节,教师小结过渡:“多少个夜晚,小张衡就是这样仔细、耐心、认真、刻苦地数星星,奶奶见了说他傻,他真傻吗?爷爷见了又是怎么说的?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样的教学思路清晰,环环紧扣。三是重视语盲文字训练。如张衡怎样数星星?教师先让学生圈出“靠”、“仰”、“指”等动词,接着老师当奶奶,指名一同学演张衡数星星,然后全班小朋友数”老师把珍珠撒在盘子里,用幻灯打在天花板上“的“星星”,体会仰着头数一闪一闪的星星的艰难,认识张衡具有酷爱天文与持之以恒的毅力。四是教师语言生动、简洁、规范,可称是学生们的表率。

评委们听了这堂课,称赞周老师上了一节成功、理想的好课。

《数星星的孩子》教案 篇五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会认读本课生字14个,认识一个多音字“重”,并会用生字口头组词。

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回答文后问题。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

教学重点难点:

1、会读本课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读熟课文,认识本课生字。

2、采用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生字。

教学策略:

1、通过多种方式读,让学生体会、感悟语言,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2、识记生字,在各种形式的游戏活动中巩固生字,激发学生的识字愿望和乐趣。

教学准备:生字卡、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课

1、同学们,你们数过星星吗?你们都认识什么星?请大家说说自己都认识哪些星星。

2、板书课题:数星星的孩子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 划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识(教师巡视)

2、同桌读课文,解决生字。

3、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4、小组读课文,互评。

5、指名读课文,师生评价。

6、检查生字

(1)师出示田字格中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并指名读文中带生字的句子。

(2)开火车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扩词。

(3)游戏“猜字”。

三、巩固练习

1、读课文(指名读,齐读)

2、同桌互相指读生字(教师巡视)

四、小结:说说这节课自己的收获

板书设计:

数星星的孩子

颗 跟 直 重 慢 先 教

极 织 肯 注 视 啊 研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目标:

1、能规范书写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了解一些天文知识,感悟星空的神奇、美丽。

情感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天文的感情,激发探索星空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书写7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措施:

1、通过自主合作交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识字、写字,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写好字的本领。

教学策略:

采用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生字,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学习的内容

1、教师出示生字卡,指名读并口头组词,齐读。

2、指名读课文(中差生)集体评议。

二、学写生字

用小黑板出示田字格中生字

1、同桌互相指认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字。

4、集体交流自己是怎样写的。

5、选最难写的字,集体交流写法。

6、师重点指导:“坐、直、先”三个字。

7、学生书写生字(师巡视,注意个别辅导)

8、小组展示学生作品并互评,评选《小小书法家》。

9、听写生字。

三、课堂小结:让学生说说本节课自己的收获及表现。

板书设计:

数星星的孩子

星  晚  跟  爷

坐  直  很  先

《数星星的孩子》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

1. 学会“珍、靠、仰、百、傻”等生字,理解词语。

2. 读懂课文1、2、3自然段,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三个自然段。

3. 感受星空的美。

教学过程 :

一、情境导入

[出示星空图] 你看见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一个问题)

二、学习课文

A.学习第一自然段

1. 这星空真美啊!请小朋友读读课文,找找描写美丽星空的句子,用“——”划下来。

2. 请一生反馈,[出示“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同时及时纠错)

3. 谁能把这句话美美地读一读,自己先试试看。

4. 逐个请学生站起来读一读。师评价,你读得真美,你是怎么想的?

视情况随机指导:感悟星星很多,星星很美,星星很亮。

a.(星星很美或很亮)是的,这里的星星就象——珍珠一样美/亮。珍珠是什么样儿的?(珍珠是一颗颗的,很有光泽)所以这里是把星星比作——珍珠。

还有吗?你觉得这句话美在哪里?

b.(星星很多)从哪几个词语中可以看出来?(满天,无数)请你来读读这句话。

还能从哪里感受到星空的美?

c.(星空很美)不仅是星星很美,夜晚的天空也很美,就象——碧玉盘一样。星星在碧玉盘一样的夜空的衬托下显得更美了。

让我们大家一起美美地读读这句话。

5. 那么美的星空,那么美的句子,老师也忍不住想来读一读,可以吗?师读“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掉在碧玉盘里。”读掉不行吗?为什么?

6.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星星“撒”满天空的样子。[出示撒的课件]。

7. 全班齐读这句话。

8. 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一位喜爱——《数星星的孩子》[出示课题] 他就是——张衡。

9. 他是怎么数星星的?(指名说)[出示2、3两句话] 打开书本,自己读读这两句话,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10.反馈,找到了吗?请你根据这几个词摆好姿势。生摆动作,师读句子。[边读边点红三个动词]

11.看来你们已经能够理解这几个词语了,好,保持这个姿势,让我们也学着张衡来数一数星星,一颗,两颗,三颗……(约20多颗)

12.觉得怎样?(累)可是张衡却一直数到了——几百颗。让我们连起来把这一自然段读一读。[出示第一自然段]

B.学习2、3自然段

1. 那么多的星星,你觉得能数清吗?(不能,能)追问“为什么”?

2. 张衡的想法跟你一样,他还是挺有信心的,从书上哪里可以看出来?[出示“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 请生读一读(指名——火车——齐读)

3. [出示2、3自然段] 把这两段连起来读一读,(男女生分角色读一读)

4. 那么,天上的星星究竟能不能数清呢?我们下节课再去仔细探讨吧!接下来我们继续去数星星,好不好?

三、学习五个生字

1. 瞧!黑板上也闪耀着亮晶晶的星星。[逐个出示生字],谁能来数一数?(“逐个”指名读——“五个”开火车读)

2. 都念对了,下面我们来摘星星,谁要是也能把字写得很漂亮,那么你就摘到这颗星星了。你想先摘哪一颗?

3. 重点指导:傻—傻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师范写,生仿写。

傻:注意右半部分的笔顺,比较难写,一起来书空右半部分。

注意结构,写的时候傻的右上部分要写得紧凑一些。

靠:因为笔画比较多,所以上半部分尤其要写得紧凑,告字写得扁扁的

珍:右下部分的三撇各不相同。

《数星星的孩子》教案 篇七

数星星的孩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会认读本课生字14个,认识一个多音字“重”,并会用生字口头组词。

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回答文后问题。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

教学重点难点:

1、会读本课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读熟课文,认识本课生字。

2、采用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生字。

教学策略:

1、通过多种方式读,让学生体会、感悟语言,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2、识记生字,在各种形式的游戏活动中巩固生字,激发学生的识字愿望和乐趣。

教学准备:生字卡、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课

1、同学们,你们数过星星吗?你们都认识什么星?请大家说说自己都认识哪些星星。

2、板书课题:数星星的孩子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 划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识(教师巡视)

2、同桌读课文,解决生字。

3、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4、小组读课文,互评。

5、指名读课文,师生评价。

6、检查生字

(1)师出示田字格中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并指名读文中带生字的句子。

(2)开火车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扩词。

(3)游戏“猜字”。

三、巩固练习

1、读课文(指名读,齐读)

2、同桌互相指读生字(教师巡视)

四、小结:说说这节课自己的收获

板书设计:

数星星的孩子

颗 跟 直 重 慢 先 教

极 织 肯 注 视 啊 研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目标:

1、能规范书写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了解一些天文知识,感悟星空的神奇、美丽。

情感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天文的感情,激发探索星空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书写7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措施:

1、通过自主合作交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识字、写字,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写好字的本领。

教学策略:

采用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生字,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学习的内容

1、教师出示生字卡,指名读并口头组词,齐读。

2、指名读课文(中差生)集体评议。

二、学写生字

用小黑板出示田字格中生字

1、同桌互相指认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字。

4、集体交流自己是怎样写的。

5、选最难写的字,集体交流写法。

6、师重点指导:“坐、直、先”三个字。

7、学生书写生字(师巡视,注意个别辅导)

8、小组展示学生作品并互评,评选《小小书法家》。

9、听写生字。

三、课堂小结:让学生说说本节课自己的收获及表现。

板书设计:

数星星的孩子

星  晚  跟  爷

坐  直  很  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上面的7篇《数星星的孩子》教案是由精优范文精心整理的数星星的孩子教案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

30 7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