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优范文 > 教案模板 > 教案大全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3篇】

时间: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这3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是来自于精优范文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篇一

作者:福建省莆田市实验小学 黄晓玲    转贴自:福建省莆田市实验小学    点击数:140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执教:福建省莆田市实验小学 黄晓玲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2.读懂诗句,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3.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自然的美,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

读懂诗句,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创设情景。

(放西湖风景幻灯投影)

师旁白:同学们,你们到过美丽的杭州西湖吗?它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人间天堂。不管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还是匆匆而过的游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而赞叹。南宋诗人杨万里来到这里,看到这样的美景,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诗来……(放朗诵录音)

2.导入课题。

二、自主探究,

1.出示学习要求:

读一读。(读通全诗)

说一说。(说说你对古诗的理解)

议一议。(不明白的地方)

2.学生自学。

(引导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可以查找工具书或有关资料,也可以借助课后的注释自己学习这首诗理解诗的大意,在小组内进行质疑、释疑)

3.自由交流。

4.质疑、释疑。

三、汇报自学收获。

1.读通诗句。

2.学生点评。

(师随机提示:我们在朗诵一首诗时,不但要读准诗句中每个字的音,还要注意诗的(精优范文☆www.jingyou.net)停顿,把握诗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律。)

3.读懂诗句。

(引导学生自由阐述对这首诗或对某句诗的理解)

4.质疑。

四、创设意境,体会感情。

1、创设情景,想象意境。

2、自由发言,描述意境。

3、自主创作,描绘意境。

4、展示交流,表达感情。

五、感情朗读并背诵。

六、总结。

引导学生谈体会。

七、课外延伸。

同学们仍按照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学习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这首古诗。

六、布置作业。

本资源转载于网络。

使用本站搜索引擎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输入课文题目关键的字就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优秀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

2.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的意境。

3.通过朗读,感受西湖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吟诵古诗。

教学难点:感受、欣赏西湖美景,体悟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欣赏西湖四时美景,导入新课。

1.南宋诗人杨万里也曾到过西湖,并写下了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看老师把这首诗写下来。(板书这首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这如诗如画的西湖,感受西湖的迷人风光。

二、读古诗,知诗意,想诗境。

1.看到同学们自信的神情,我知道同学们肯定会读会背这首诗了,谁想展示一下?

2.指名学生说诗意。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请大家轻轻打开课本,读一读诗文,选择一个话题,与同桌交流。

我知道了——哪一句诗能读出这个意思?

我看到了——从哪一句诗看到的?

我想到了——哪句诗让你想到了?(评价语:你能真会读书,你真会思考,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感受很独特)

3.苏轼曾这样赞美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不论是明媚的早晨,还是绚丽的黄昏,不论是晴雨雾雪,还是春夏秋冬,西湖都是那么迷人。诗人杨万里眼中,西湖什么时候最美?(六月中)

4.诗人看到这样的美景,情不自禁地这赞叹:啊!

5.诗人用哪一个词表达了对西湖的独爱?(毕竟)。(打出原诗)(读)

6.我们理解古诗,有时需要按现在的语言习惯调整词语的顺序。想一想,可以怎样调整呢?

读一读,哪一种表达方式更好?

你对古诗真有研究,是呀,诗人这样写正是为了和仄押韵和更好地表达感情。你能读出作者对六月西湖的特别喜爱吗?

7.在诗人的眼中,六月的西湖是最美的。请同学们读读后两句诗,六月的景色美在哪儿呢?

8.同学们想一想,无穷碧的莲叶,青翠欲滴的莲叶,一个挨着一个,一片连着一片,铺满了西湖,我们想到了哪些词?诗中哪一个词体现了这一特点?(接天)

接天的莲叶中点缀着怎样的荷花?为什么会别样红呢?(阳光映照和绿叶衬托)

9.莲叶是美的,荷花是美的,它们相互映衬,融为一体,从眼前一直铺到天边,是多么壮观呀!让我们再读一读,去想象这样的画面,去感受这样的美。(指板书)

三、悟诗情。

学习了诗句,我们再关注诗的题目。从题目中我们读懂了什么?从题目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而从内容看,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是不是诗人杨万里沉醉于美景而忘却了朋友?

四、古诗讲究和仄押韵,读起来抑扬顿挫,优美动听,唱起来也别有一番情趣,现在我们来唱一唱吧!

五、拓展延伸。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篇三

认知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能体会作者的对六月西湖的赞美之情以及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而西湖又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璀璨的东方明珠。古往今来,又有多少文人墨客为她挥洒笔墨,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揭示课题并解题昨夜的雨声让你想到了那首含晓字的古诗学生齐背<<春晓>>晓在这儿是早晨的意思,在这首诗里的意思也是早晨的意思。连起来就是早晨从净慈寺走出来送别好友林子方的意思。

二。回顾以往学古诗的方法:

(一 )1.读一读诗句。2.说一说诗意。3.品一品诗眼。4.背一背古诗。5.悟一悟诗境

(二).引导四人一小组自主合作学习这首古诗。

(三)全班交流学习成果。想读的自由读。指名读相机正音。同桌互读。1.请生提出不懂的生字词:毕竟。四时。无穷碧。别样红。讨论共同解决。毕竟是到底的意思,为什么是四时而不是三时?理解无穷碧时应联系生活实际,如师问:你在哪儿见过此情景?(如麦浪。林海。草原)别样红就是与往日不一样的红。2.让生默读古诗,边读边在书上写出自己理解的诗句意思。3.指名说说诗意4.再读古诗读出赞叹之情。

三。指导诵读,注意停顿。

1.领读。2.师生对读。3.男女赛读。4.学着古人模样诵读。5.想读的一起站起来读。

四。结合插图,让生入境。

1.看图想象送别场景,假如你现在就是诗人杨万里,你该怎么吟诗送友呢?2.指名吟诗。相机表扬。3.指名表演。4.练习说话:假如你是诗人的朋友,你会怎么说呢?

五。自主选择作业,多元展示学习成果。

1.背诵课文。(评出最佳朗诵之星)

2.为诗配画。(评出最佳绘画之星)

3.收集杨万里的诗 优选择的背诵(评出最佳收集之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上面的3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是由精优范文精心整理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

35 40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