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优范文 > 教案模板 > 教案大全

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优秀8篇

时间: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为了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需要从小进行培养。那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精优范文给大家分享的8篇阅读教学,希望能够让您对于阅读教学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草原》课堂实录 篇一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

3、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4、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会本科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教学难点:

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具准备 :

教师准备

课件、课文朗诵磁带。

学生准备

收集有关草原风光和民俗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将学生带入草原高原辽阔的境界。

2、同学们在电视中见过草原,可能也收集了不少有关草原的资料少自己了解的草原。

下面,我们随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大草原,去领略、感受那美丽的自然风光。

二、自独自悟

1、学生自读课文,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以轮读的形式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教师随时注意正因及把长句子读通顺。

3、请学生自由结成学习伙伴,去游览美丽的草原,注意不要走马光滑,在美景中要仔细观赏。游览后向大家汇

(1)你们觉得草原那些景物最美?为什么?

(2)选一种恰当的汇报方式介绍自己的感受,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朗读、画画、唱歌、吟诗等)

三、汇报交流

1、激情:把映入你眼中的美景汇报给大家吧。

2、组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

重点引导

(1)“在天底下,一笔千里,而并不茫茫。”(可联系《敕勒歌》)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崔色预留,轻轻流入云际。”(可厨师草原风光图画两幅,一幅为大写意画,一幅为工笔画。请学生辩别那幅画是“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

四、品味语言

1、看得出,同学们已被草原美景深深陶醉,请同学们再来读读第1段,并把你喜欢的语句画出来,仔细品味品味。一会儿我们一起来赏读。

2、学生自由读,说自己喜欢的语句,教师注意知道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3、多么优美的景色,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把这优美的景色、生动的语言永远印记在脑海之中吧!请同学们练习背诵第1段。(指名背——齐背)

4、抄写第1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阅读教学 篇二

按照备课组的工作安排,今天在高三(3)班开了一节公开课,课堂内容为文言文宾语前置句式的复习。宾语前置句是文言文中的一种句式,就其本身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这节课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的系统梳理,让学生掌握宾语前置句式的一般规律,从而最终能够体认并能规范的翻译这种句式。

一节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所以在开课之前我作了精心的准备。鉴于文言文宾语前置句的特殊性,我收集相关的资料,以“课前小练——分析归纳——实践提升”为模式进行了教学设想,并进行了课堂实践,收效乐观。我的教学设计,虽说没有太多的与众不同,但它遵循一个原则:就是注重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做题能力,更注重的是对这一板块知识的巩固积累。我并没有局限于课文知识,还准备一些本省相关的高考题,以备上课不同环节的需要。我以考纲为基础,结合高考,达成了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目标,达到了我预期的复习目标。

对于一节复习课,个人觉得有几个环节必须做好,即明确目标,精炼过程,课后巩固这三个方面,所以课上我严格按照这三个去操作,课前出示目标并解读考纲,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复习目标。学生需“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如: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接着是归纳总结环节,通过此环节真正提升学生能力。这个环节我先让学生对几个我们在教材中出现的特殊句式进行辨认,从而引出对于倒装句的学习,进而引出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宾语前置句式。我确立教法为探究法、引导法。课上我有意识地将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分开传授,并且列举出了每一类型中的一些实例,然后让学生翻译并找出其中的句式特点,自己归纳规律性的东西。对于学生不能很

好去归纳的规律,我以课堂的引导为主,然后我再对学生的归纳进行点评。这样的方式,一方面真正让学生自行去探究了,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课下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明确,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我并提醒学生:翻译宾语前置句时,要恢复其正常的语序,做到“信、达、雅”。

最后还少不了巩固练习,这个环节尤为重要。在这个环节的安排上,应该注意到由浅到深,由课内到高考,以练习达到巩固的效果。在安排练习时,我结合我们教材中出现的比较典型的宾语前置的例句,并迁移到广东历年高考真题中的相关题目。通过实践检验,复习的效果比较理想,大部分的同学都能正确的判断和翻译宾语前置的句子。

当然,对于这节课,个人觉得还有诸多瑕疵。比如上课时对于学生的表情关注不够,没有适时洞悉学生的内心世界,进而调整教学的计划和方法;由于学生的基础问题,师生互动还不是很热烈;学生对文言文的把握不够,因此对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了解不多,我没有引导学生复习了划分句子成分的内容,让学生掌握句子的主要成分和现代汉语的一些语法结构,为古汉语文言文句式的讲解做好了铺路搭桥等等。

这就是我对这节课的一些想法,其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改进,不断地完善自己。

阅读教学 篇三

现在我们流行这样一种说法:一节课老师最多讲15分钟,剩下的要么是开展活动,要么就是让学生自学。《 新目标英语 》中每单元至少有两篇阅读材料,我们现在一般都采用阅读教学法,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得知识,强调自学与合作学习。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到底要不要讲?究竟应该怎样讲?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可见教师并不是不能讲,而是要“精要地讲”。再说,只让学生畅抒己见而没有教师精当的讲授和适时的点拨,学生的思维不可能深入;只让学生想象体验而没有教师开启智慧的引导,学生的创新精神很难得到培养;只让学生诵读感悟而没有教师的品词析句,学生的学习势必缺少深度和广度。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必须从教育规律和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好自己的“讲解点”。那么,在何时精要地讲呢?

1、自读之前启发讲:即在学生自主阅读之前,简明扼要地揭示阅读要求和重点。

2、重点地方着重讲:对材料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之处,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讲解,该挖掘处必挖掘,该品味,该讲深讲透的地方必须讲深讲透。

3、疑难问题明确讲:当学生在材料理解上遇到疑难时教师要鲜明地讲,从而为学生解难释疑,让学生正确理解、领悟材料内容。

4、合作中提示讲:当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能抓住要点进行有效合作时,教师要进行提示性讲解,以使合作有效、深入。

5、总结时补充讲:在总结一节课、一篇材料的阅读情况时,在学生概括、总结的基础上,教师要及时进行补充,以进一步进行提炼和归纳,从而使总结更加完整、准确。

阅读教学设计教案 篇四

一、指导目的:

1、通过认识阅读课外书的作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利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理解阅读中的重点词语,并把自己阅读的收获积累下来,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4、向学生推荐有关中外优秀文章,通过对这些课外阅读,学生从中了解更多文化知识,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

二、指导重点:

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三、课前准备:

1、美国著名绘本大师维吉尼亚。李·伯顿的《小房子》

2、绘本《小房子》的ppt。

四、指导课时:

一课时

五、指导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可见,书的确是好东西!

看过课外书的同学请举手。你们喜欢看哪些课外书?(学生举手交流),孩子们,你们真棒!老师呀,也很喜欢看课外书,今天我就给大家带来了一本很有趣的课外书,想和大家一起来阅读并探讨怎样

看课外书。

(二)品故事,读懂故事

1、出示绘本,简介本书

《小房子》是美国著名绘本大师维吉尼亚。李·伯顿的作品。这本书是大师写给自己孩子的,同时它也为大师赢得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凯迪克金奖。问世至今66年,小房子对现代文明的担忧拷问着人们,直到今天。

2、简介作者

维吉尼亚·李·伯顿(Virginia Lee Burton),1909年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她的父亲是麻省理工学院首位教务长,母亲则是一位英国诗人兼音乐家。

维吉尼亚·李·伯顿小的时候,每逢生日和圣诞节,父亲送给她的礼物不是玩具,而是许多精美的绘本,也常给她读绘本。因此,她对绘本始终保持着极大的兴趣。

维吉尼亚·李·伯顿的主要作品有《乘火车去》、《迈克·马力干和他的蒸汽铲车》、《加里可,一匹奇迹马》、获得1943年凯迪克金奖的《小房子》。

3、出示课件———绘本《小房子》

A、出示绘本《小房子》,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小房子,发现小房子的特别之处以及微笑的表情,与故事后面小房子的表情变化形成鲜明对比。

B、指导孩子观察绘本的蝴蝶页,引导孩子随着时代的变迁,

小房子周围发生了哪些变化。随即,提出问题:随着环境的改变,小房子的表情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C、引导孩子读故事,随时提出问题,读的过程中采用指名读—齐读—师范读—小组读—自由读等不同形式的读,以此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

D、边读边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小房子表情的变化以及城市中的色彩并提出问题:小房子的周围有这么多漂亮的灯,高高的大楼,出去有公交车,出租车,这么方便。为什么小房子却不开心了呢?

E、带着这一问题,指导孩子自由读故事,抓住文章中一些重点的词语品读理解,不理解的词语四人小组利用字典等工具解决。借助文中优美的语句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F、指名一位学生到讲台上领着大家再次通读故事,进行整体的体会朗读,让孩子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理解。师适时板书。

G、总结讨论

小房子经过那么久,已经很破了,也没有人去住,有人提议要将小房子拆掉,有些人却不同意,那你们的意见是什么?为什么?

(三)概括读书的方法

1、精读、速读

2、读书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语时,你会怎么做?(问爸爸妈妈、问同学老师、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

(四)课外读物推荐书目

《大林和小林》、《窗边的小豆豆》、《绿野仙踪》、《水孩子》、《小淘气尼古拉》

阅读教学 篇五

贵港市教研室 甘蔼聪 吴世昌

“三点三路”教学法综合了许多教学法的优点,对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自学水平有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

我市进行“三点三路”教学法的实验已将近五年。这期间,我们听了不少有关的课,多次参加了有关的研讨会。现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用“三点三路”教学法谈点体会。

一、理解“三点三路”是应用“三点三路”教学法的基础

弄清“三点三路”的意思,是运用这种教学法的前提。何谓“三点三路”?三点就是重点、难点、特点;三路说是作者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

“重点”指教学过程 中需要学生着重理解和掌握的主要内容及其关键部分,最重要的最基本的知识;另一方面指通过对重点内容的教学来进行智力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难点”指问题不容易理解,掌握有困难,解决难度较大的地方。就阅读教学而言,一方面指文词艰深、语句曲折、含意隐晦的内容和语段;另一方面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时思想受阻,训练受挫,影响教学任务完成的知识点、训练点。“特点”指事物本身特有之处,独特的地方。就阅读教学而言,指课文的写作特点,每一篇课文都有它的特色,不同体裁的文章,固然风格迥异;就是同一体裁的文章也各有韵味。如:草原写景富于想象,第一场雪写景富于联想;将相和用三件事写人,以组装的形式表现中心,景阳冈以一件事写人,一气呵成,人物形象同样栩栩如生。抓住课文的特点教出特色,学生就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

作者思路,指作者的构思,思考的线索,文章材料的安排顺序。教师教路,指教学的基本思路或平时所说的教学结构(教学步骤 或教学过程 )。学生学路,指学生的学习步骤,过程、方法,也指某项知识的方法规律。

“三点”是钻研教材的基本点,“三路”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路线。三点之中,重点、特点是相对固定的,难点是相对变化的、因人而异的。三路之中,作者思路是客观依据,教师教路是主观设想,学生学路是主客观统一的归宿。三路巧妙贯穿,创造性地落实到学路中,就可以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三点三路”教学法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最基础、最简明、最切实妥当的模式之一。

现以小语第二册第26课《小壁虎借尾巴》为例作简要说明。这一课的重点: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即课文的第三、四、五自然段。难点:理解壁虎尾巴的作用和特点。特点:(1)借尾巴三段话,结构相同,内容相似;(2)明写与暗写相结合,明写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的作用,暗写壁虎尾巴的作用。作者思路:尾巴断了—借尾巴—尾巴长出来了;或借尾巴的原因—借尾巴的经过—尾巴长出来了;或借尾巴的原因—借尾巴的经过—借尾巴的结果。教路:以第二课时来说,重点讲读第三节,小结学习方法:读—看—想—画—议。学生运用学习第三自然段的方法学习第四、五自然段,师生共同解决课后问题1之(3)。学路:整体说是:读—看—想—画—议;另外是学习结构相同、内容相似、暗写与明写结合这方面知识的方法规律,但因对象是低年级学生,不能讲得过多,应侧重在字、词、句的训练,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掌握“三点三路”教学模式是应用“三点三路”教学法的关键

任何一种教学法都有比较固定的教学模式,掌握这种教学模式的内容和特点,是应用这种教学法的关键。

“三点三路”教学模式或教学结构是:辨点探路—解疑上路—深思识路—隅反拓路。

“辨点探路”的“点”是指教材的重点、难点、特点;“路”是指作者的思路,也指教者的教学思路和学生初读课文的常规的方法。就教师而言,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要提示学习方法,要指点学生自学;就学生而言,要根据学习目标和教师提示的学法自学课文,掌握字词,了解课文大概内容,对不懂的问题提出质疑,并尝试辨点探路。

“解疑上路”的“疑”是指学生提出的在初读课文时不易解决的疑难问题,以及教师设置的理解课文内容的基本问题;“路”侧重指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教材内容的过程,回顾小结的学习方法。就教师而言要提出理解课文基本内容的主要问题,要组织学生读议分析、评价、小结;就学生而言,要认真阅读课文,认真思考问题,认真讨论,积极答问,以达到理解和掌握课文有关字词句段,进而理解和掌握内容的目的。

“深思识路”的“深思”指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深思中心思想,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深思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特色;深思精彩片断,品尝精妙之处。“路”侧重指理解和掌握某项知识的方法规律。就教师而言,要围绕文章中心和特点提出问题,在学生答问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就学生而言,要回读课文,要分析综合,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方法,以及运用这种写作方法的规律。

“隅反拓路”的“隅”就是类比,举一反三;“拓路”就是把在深思识路过程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把课内外结合起来,既有巩固强化的作用,又可以迁移拓宽知识面。就教师而言,要设计有关的训练,并检查评析,同时要适当布置有关的课外活动,把知识迁移到课外。就学生而言,要运用学到的知识,独立完成作业 练习,使知识得到巩固,并形成技能,同时要积极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发展。

以下是本教学模式操作程序简表:

三、注重几个有关的问题,灵活应用“三点三路”教学法

阅读教学应用“三点三路”教学法除了要理解“三点三路”的意见和掌握教学模式内容和特点之外,有几个问题需要恰当处理。

(1)要注意年级特点。就年级来讲,高年级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比较丰富,理解能力比较强,可以直接尝试辨点探路,“三点三路”的知识可以多讲一点。低年级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比较少,理解能力也比较低,不必直接辨点探路,可以教师点明为主,在教学过程 中体现。中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教师可半扶半放,引导辨点探路,写作特点要讲得适当。

(2)要注意教学一课时与教学一篇课文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一课时授完一篇课文是极少的,“三点三路”教学模式的应用要按教材和课时实际安排好,多数要从教学一篇课文的整体来考虑,不强求每一节课都要完整地体现四个环节。

(3)注意处理好同其他教学法的关系。教学法之间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我们在运用“三点三路”教学法的同时,要恰当地用好其他教学的精华。有些教材不十分适宜应用“三点三路”教学模式,也可以应用其他教学法为主。教无定法,教贵得法。得法应理解为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有机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渗透品德教育,发展智能,提高素质。模式不可成为定式,因为教者和被教者的认识水平有差别。在教学过程 中既要遵循一定的模式,又要适当地调整某些教学环节和步骤,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教学模式,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应用“三点三路”教学法教学阅读课,要从本教学法的基本特征来考虑,教者要认真弄清教材的重点、难点、特点和作者思路,以此来设计教学。在教学过程 中突出重点、难点,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突出语言文字训练,重视学法指导,重视智能发展,重视有机进行思品教育。教学过程 体现了这些特点,就是成功地运用了“三点三路”教学法。

阅读教学 篇六

阅读教学是培养和训练学生阅读的教学活动,它以一篇篇课文为凭借,在课堂环境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 语文基础知识,更要通过对课文的赏析评价,来开拓视野、活跃思维和陶冶情操。这就不是用传统的单一的灌输记诵,可以奏效的。另一方面,现代化的进程,又赋予阅读活动以全新的意义,无论从社会阅读需求在质与 量上的根本性增长方面看,还是从读物和阅读方法的变革方面看,都要求今天的阅读教学,不但要跟上现代阅读的要求,而且应该有适当的超前才好。

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把书读活,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要有两个突破。一是要突破课文的局 www.chayi5.com 限,善解“言外之 意,弦外之音”;二是要突破课堂的局限,善于“联系实际,贴近生活”。欲达此目的,在阅读教学中施以“ 课堂延伸”术,不能不说是一项重要策略。所谓课堂延伸,就是阅读既要入于书中而又能出于书外,做到三个 结合:阅读主体(学生)与客体(读物)的结合;有字之书(课文)与无字之书(生活)的结合;课内与课外的结合。

应当说,阅读教学的课堂延伸,是一种合理的阅读行为,既不是画蛇添足的多此一举,也不是矫柔造作的 有意卖弄。这是因为“书”毕竟是别人认识的结晶,正确与否,不能没有读者的对照鉴别,或联系实际的检验;“书”,同时也是时代的产物,“书为陈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去的认识并不处处符合当代的发展,尽 信书会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所以,阅读教学的课堂延伸,由于沟通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内容,而且可以强化阅读的创造意识,在阅读活动中培养起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善于探求的现代人 素质。

阅读教学 篇七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阅读教学的价值和作用的最根本体现,也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般认为,阅读能力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想象力、鉴赏力、记忆力、阅读速度等,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在思想上对阅读教学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自读与教读相结合,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自读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独立钻研课文,理解课文。教读要求教师对学生作必要的启发、点拨和讲解,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并进行阅读训练。教读带动自读,教读是为自读服务的。自读既是教读的基础,又是教读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一方面,通过教读,教师给学生以必要的讲解、释疑、示范和讲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和正确的阅读方法。

另一方面,学生自读能力的提高又强化了自己的主体地位,并给教师以信息反馈,从而使教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步骤、方法和进度,以促进教读取得更好的效果。自读和教读是课堂阅读教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实践证明,自读与教读的有机结合,是提高课堂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

2.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

①朗读。

它要求学生在符合语音、词汇、语法规则的基础上,更准确、更恰当地表情达意。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一般要经历准确的朗读、流畅的朗读和有表情的朗读三个依次递进的阶段。朗读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帮助学生深入领会语言的含义和体味课文的精妙所在,进而提高鉴赏能力。

②默读和速读。

默读是一种无声的阅读。默读时学生可将通过视觉所获得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大脑内部的思维活动。默读有利于提高理解水平,有利于加快阅读速度。速读是在一定时间内迅速地获取文章内容的一种快速阅读方式。阅读速度快而正确,是阅读能力强的重要标志。速读可以节省时间,加快理解,增强识记,丰富知识,提高阅读能力。默读与速读,都要有专题训练,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进行,从而使学生不断提高阅读速度。

③复述和背诵。

复述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背诵有利于强化记忆,巩固阅读成果,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语文教学开发学生智力,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主要是通过复述和背诵训练而实现的。反复诵读与深入理解相结合,能使背诵获得最佳效果。

④精读和评析。

精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评析是阅读中的一种鉴赏活动,它要求对文章特点作出评价。精读与评析往往是同时进行的,它们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获得系统、完整的语文知识,并在教师的示范讲解中,把握阅读要领,提高阅读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增强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般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多思考、勤动笔的习惯。

要让学生养成边读书、边思考、边做笔记的习惯。在阅读过程中,要训练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通过深入思考和认真分析,自己解决问题。同时,要训练学生养成做各种类型的读书笔记的习惯,如摘抄要点、制作卡片、做读书笔记等。

②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学生在预习、自学的过程中,运用工具书可以迅速解决随时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中学生应养成随手查阅工具书的习惯。

③阅读卫生习惯。

阅读卫生习惯要求正确处理好阅读与环境、阅读与卫生的关系。阅读时要注意光线、位置、姿势,如不在直射或暗弱光线下看书;不要躺着、走着或在晃动的车子上看书;坐的姿势要端正,眼睛与书本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等。

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程。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 中必须牢固树立“以读为主,以学生的读为主”的阅读教学思想,坚决克服目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阅读教学不阅读,尤其是不让学生阅读的弊端。

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草原》课堂实录 篇八

【课前谈话未录下来,故略】

【上课时间】

(师播放歌曲)

师:刚才,我们看到了新疆的草原这节课,我们跟着作家老舍先生一起来到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里美丽的风光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草原

师:再读一次

生:草原

师:你们去过草原吗?谁去过草原?

生:去过

师:请问你第一次去草原感觉怎么样?

生:感觉很高兴

师:那你能不能高兴地读一下这个句子

生: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师:还有谁去过

生:我去过内蒙古的草原,那里的景色非常优美但是,我感觉还是没有我想象中那样宽广,不像民谣中的“风吹草低见牛羊”那样,只能是“浅草才能没马蹄”

师:你回答得太棒了,你在课后积累了很多的古诗同学们,老舍先生第一次来到了内蒙古大草原,他感受到了草原的宽广,请同学们一起读这个句子

生: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师:的确,老舍先生见到的草原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美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先自由朗读全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遇到比较难读的词语,要把它画下来,多读几遍

师:可以放声朗读

师:同学们,读完了,哪个字音比较难读,给大家纠正一下你画出了哪个词?

生:第二自然段的“迂回”

师:对,他提醒大家注意“迂回”这个词语,还有吗?

生:渲染

生:第一自然段的“勾勒”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请几个同学来读读这些词语,其他同学子仔细听,看他读对了没有?好,你来读第一排的三个

生:新鲜、明朗、渲染

师:读的真准,第二排谁来读?

生:勾勒、低吟、回味

师:不错,还有第三排,谁来读?

生:翠色欲流、一碧千里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请同学们再一次浏览全文,看看课文中哪句话最能表达老舍先生游览完内蒙古大草原后的感受把它画下来请你说

生:我画的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师:“蒙”,再读一遍

生:蒙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师: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太阳已经偏西,老舍先生还想在这里多留片刻,这是为什么呢?他怎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生:第一自然段写了草原的美,所以老舍先生想多留一会儿,草原上的草和景色,还有一些大牛、羊都特别美

师:是呀,是因为草原上的景色特别美老舍先生才忍不住多留片刻除此之外呢?还有什么?

生:老舍不想离开这里,是因为这里人的热情招待让他感动

师:让他在这里……

生:多留一会

师:草原不但景色美,而且人民也是特别的热情好客这节课我们就先去领略草原的风景,请同学们先默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哪个句子写得最美,把它画下来,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

师:谁愿意把你 的感受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我找的句子是“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从这句话我体会出在这境界里,既然连动物都在欣赏美景,可见草原非常美,而且动物也是自由自在的

师:你是在用心在体会呢!还有哪位同学愿意交流

生: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师:这“一碧千里”让你感受到什么?

生:让我感受到草原的辽阔、大、还有美

师:一碧千里,这是多么的辽阔啊!这个“碧”是什么意思?

生:“碧”的意思就是“绿”

师:是呀,大片大片的绿色让我们近处看到的是绿色,远处也还是绿色,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个句子吧!

生: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师:这么大、这么绿的草原并不茫茫,“茫茫”是什么意思?“茫茫”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生:“茫茫”给人一种很空旷的感觉,而草原并不空旷

师:所以作者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是呀,有了小丘、牛羊、骏马的点缀,我们一碧千里的草原并不茫茫直接的和大家交流

生:是第一自然段: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这里表现了老舍先生内心的愉快

师:老舍先生内心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生:愉快的

师:他感受到了这样的天,清鲜的空气同学们,作者为什么用“清鲜”而不用别的词语呢?你试着给它换个词语可以换成什么?

生:新鲜

师:空气可以用新鲜来形容,还可以呢?

生:还可以换成“清新”

师:那作者为什么会用“清鲜”?

生:“清鲜”里含有清爽和新鲜两个词语的意思,所以作者用的是“清鲜”

师:说对了,作者感受到了这里清鲜的空气,请同学们一起读这个句子

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师:这时候,如果你也在草原上,你想说点什么?

师:老舍先生想要高歌一曲,你呢?

生:我想要躺在草地上欣赏如诗如画的美景

师:你都不忍心去破坏这样的美景了,对吗?同学们,除了这句,还有哪里写得美?

生: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使人感到十分舒服,一见便生爱慕之心

师:说得多好呀!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草原是一碧千里

师:同学们,还有哪里写得美?

生: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我觉得这能表现老舍看见的小丘线条很优美,他在欣赏这种美

师:这里确实写得美,里面有一个词“渲染”,“渲染”是什么意思呢?

生:“渲染”是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有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

师:同学们,看这幅图,这是用渲染的手法画的一幅画,它用色彩涂抹画面,达到了非同寻常的艺术效果如果说,中国画是渲染出非同寻常的艺术效果那么老舍笔下就是那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孩子们,这个句子里,还有哪个词让你感受到了草原的美?

生: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师:哪个词?

生:翠色欲流让我感觉到心旷神怡

师:翠色欲流看到这个词,你的眼前好像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生:出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

师:好,还有吗?

生:这翠绿的颜色都要流入云际

师:是啊,翠绿的颜色都要流入云际了近处是绿的,远处还是绿的,请同学们一起读

生: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师:用心来感受这样的句子,同学们可以闭上眼睛如果风吹起来的时候,草原上的草地随着风轻轻地动着,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草原上的绿色流入云际,流入每个人的心里还有哪个句子写得美?请你读一读

生: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让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个句子里,我想象到作者老舍在看到这一望无际、一碧千里的草原的时候,已经被陶醉了

师:你能想象到当时的画面,想象到了作者的心里,你是一个用心读书的孩子还有哪个句子写得美

生: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是一个比喻句

师:作者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生:他把白羊比作了大白花

师:把羊群比作了白色的大花,还有呢?

生:把草地比作了翠色欲流的绿毯

师:什么样的绿毯

生:无边的绿毯

师: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把草原比作了无边的绿毯,把羊群比作了白色的大花,孩子们,你们再想一想,羊群在草地上还能比作什么?请你把这个比喻句写下来

师:谁能来读一读你写的句子?

生: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草地增添了几分生机

师:孩子,这不是比喻句,虽然你写出了自己的感受,但是比喻句要有本体和喻体,你再想一想

生: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翠绿的河水中混着白色的浪花

师:写得多好啊!想象力十分丰富孩子们,再读读作者的这个句子,看看哪一个字用得最巧妙

生:文中用的最巧妙的是“绣”

师:她找的很准,为什么“绣”用得巧妙?

生:因为内蒙古草原的景色就像画一样

师:如诗如画,羊群不仅仅是在这里吃草,而是在作者的笔下,就仿佛绣上了一朵朵白色的大花这样的美,美得让人兴奋,美得让人陶醉,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样的景色中,连骏马和大牛都仿佛陶醉了,好像回味着——

生:

师:同学们,我们欣赏了美丽的文字,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草原上美丽的风光吧

(音乐响起)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美丽的草原风光,让我们把这优美的文字都印在我们的脑海中吧可以看着不同的提示背一背这段话

(师生共背第一自然段)

师:这优美的文字印在我们每个人的脑海中,同学们,作者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是从草原的天空写到了天底下的一碧千里,这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从远处的小丘写到的近处的羊群、骏马、大牛,这是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我们在写作文的顺序,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要像作者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写,这样才能让文章更有条理老舍先生为了表达他对草原的热爱,写下了这样的文字同学们,你们爱你们的家乡吗?

生:爱

师:那就请大家也选取家乡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处,把你对家乡的爱写下来,让老师们感受到你们爱你们的家乡

师:把你们写好的句子念给大家听

生:贺兰山非常美,有此起彼伏的山峦,有高高的山上的绿树

生:我的家乡是美丽的银川,白云是那么的白,是那么优美

师:时间来不及了,很遗憾,同学们可以在课后完成练习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风光,而且也感受到了每位同学也很爱你们的家乡正是因为草原上的风景美,草原上热情好客的民族还正在等着你们呢!课后,同学们可以自己读读课文的后半部分正是因为这样,老舍才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以上8篇阅读教学就是精优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阅读教学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

35 62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