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优范文 > 教案模板 > 音乐教案

卖报歌 《卖报歌》音乐【优秀7篇】

时间:

《卖报歌》是音乐家聂耳作曲,安娥作词的一首儿童歌曲,该歌曲创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歌曲曲调简单,朗朗上口,以朴实生动的语言,辛辣诙谐的笔调,深刻地描述了旧社会报童的苦难生活以及对光明的渴望。这里的7篇《卖报歌》音乐是精优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卖报歌的相关范文,欢迎查看参考。

《卖报歌》音乐教案 篇一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乐曲《卖报歌》的创作背景,熟悉旋律,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能根据歌词内容边唱边表演。

3.体会当时报童艰苦的生活,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重难点:

初步了解乐曲创作的背景,熟悉旋律,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能根据歌词内容提示表演歌曲,体会当时报童艰苦的生活。

活动准备:

故事介绍,报纸若干,歌曲录音、聂耳照片、《卖报歌》视频、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介绍歌曲作者

出示聂耳照片:小朋友们,认识图片上的叔叔吗?他叫聂耳,是我们中国伟大的作曲家,我们的国歌就是他作曲的。他还为我们小朋友作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叫《卖报歌》,想不想来听一听?(播放歌曲一遍)

二、介绍歌曲谱曲背景

师:这首曲子听起来怎么样?这里有一个故事老师来讲给大家听。那是在1933年秋天的一个傍晚,聂耳约朋友出去散步,他边走边对朋友说:这条路上有一位卖报的小姑娘,卖报时喊的声音很动听,想让他的朋友也听一听。当他们走到那里时,果然看到了一小姑娘走来走去,匆忙地卖着晚报,她声音清脆、响亮、有顺序地叫卖着报名和价钱。聂耳走过去买了几份报,同时跟她聊了起来,知道她父亲有病,家庭生活困难。在回家的路上聂耳沉重地说:“很想把卖报儿童的悲惨生活写出来,要请田汉(著名词作家)或者安娥(田汉夫人)写词”。过了几天,安娥把词写好了,聂耳找到了那位小姑娘,把歌词念给她听,然后问她有没有不合适的地方,小姑娘想了一下说:“都挺好,但如果能把铜板儿能买几份报的话也写在里边,我就可以边唱边卖了。”聂耳回去立即和安娥商量,在歌词中添上了 “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的句子。后来那位小姑娘真的一边唱一边卖,她的歌声使她的生意也好了起来。现在聂耳早已去世了,但那位小姑娘还活着,已成为白发斑斑的老人了。

三、学唱歌曲

1.师:这首曲子就是在当时这样的情况下谱写出来的,那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歌曲好吗?

教师边弹琴边演唱歌曲一遍。(帮助幼儿逐句理解歌词意思)

2.学习按节奏念歌词。

3.参考幼儿用书,用动作记忆歌词。

4.以多种形式学唱歌曲。

可以分小组唱、男女生轮唱等

四、根据歌词内容提示表演歌曲

师:小朋友们,老师这儿有一张报纸,谁能够根据歌词内容来表演一下这首歌曲呢?(边唱边卖报)(提示幼儿一边走一边手里甩着报纸,嘴巴里说“卖报喽,卖报喽……”)(可以参考视频)

五、移情教育

师:现在我们的生活好了,再也看不到卖报的小报童了,我们可以坐在明亮的大教室里读书、学习,享受着父母、老师、小朋友的关爱,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在家听大人的话,在幼儿园听老师的话,做一个听话的好宝宝,好吗?

活动延伸:

听爸爸妈妈说一说旧社会报童的故事,再到自己平时路过的书报亭看一看,了解现在卖报人的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报纸杂志,尝试自己买一次杂志或报纸。

教学反思:

《卖报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老歌,大多数的学生在没教唱之前就会唱这首 歌了,因此学歌的热情持续时间比其他的歌短。因此,在学唱过程中,我安排 讲述关于报童的故事,让学生对报童们的苦难生活有个直观的了解,同时强调 报童的生活年代是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那时的社会状态,生活背景以及普 通老百姓的生活情况。这有助于帮助学生进行合理情绪的准备,准确的把握歌 曲的情绪。

音乐教案《卖报歌》 篇二

教学内容:

一、唱卖报歌

二、听码头工人歌飞花歌

教学目的

1.通过学唱《卖报歌》使学生了解解放前贫穷儿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指导学生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这首歌。

2.认识降号及一个降号调各音的位置,通过视唱,模唱,初步熟悉一个降号调各音的位置。

3.介绍人民音乐家聂耳,了解男声齐唱的演唱形式,感受劳动歌曲的风格特点和音乐形象。

重点难点

1.《卖报歌》旋律色彩是明朗的,但所表现的情绪又与一般欢快,活泼的歌曲不尽相同,教师应启发学生正确认识与表现音乐的速度和力度,完整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

2.一个降号调各音位置。重点介绍聂耳创作思想,以及他创作的歌曲所产生的社会作用,让学生了解什么才是优秀歌曲,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

课前准备:挂图,录音机等。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检查坐姿。

二、发声练习

1=f2/4

5544|3322|1-|10|

yiyayiyayiya

简介聂耳

1、导入(听国歌):同学们,每当你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高举起右手,向庄严的五星红旗敬礼时,脑海里一定闪现出一个个画面,你仿佛看见什么?

总结:《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叔叔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

2、简介聂耳:欣赏了庄严雄壮的国歌,你们一定想认识这首歌的曲作者聂耳叔叔吧。(出示聂耳画像,边挂边说:这就是聂耳叔叔)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聂耳叔叔的故事,听听,唱唱他写的歌。

板书:聂耳叔叔和他的歌。指读:聂耳

繁体字聂耳的名字是这样写的(板书)。看看有什么特点?哇,他的名字是由四个耳组成的,聂耳早先名字叫聂守信,后来为什么改名为聂耳呢?我们来听个小故事。

(放录音:聂耳的耳朵)

总结:聂耳的耳朵是平时练出来的。

四、学唱《卖报歌》曲谱

1、聂耳叔叔还为我们写了一首至今还在传唱的歌,这首被列入20世纪华人经典作品。你们知道是什么歌吗?(放录音学生回答)

2、简介报童“小毛头”

3、欣赏歌曲录音。

请同学们说出歌曲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4、出示歌曲名称。

简单介绍:这首歌一直在少年儿童中广为流传。歌曲的朴实、生动的语言,深刻表现了旧社会报童的痛苦生活,但同时它又表现了报童们对明天充满了希望。

2、引导学生分析歌谱中使用了几个音。(doremisolla)

4、在学生默唱后,请个别学生分部视唱,再全体学生视唱。

5、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可以分成几个乐句。(4+4+4+4)找出相同句与不同句,贴上标记。唱一唱,每乐句的结尾音是否相同。

6、.难点训练:

A、53532|132|

B、332|612|不能唱成332·1|612|

7、在老师伴奏下完整地视唱歌谱,错处老师及时指导纠正。

五、课堂小结,下课。

《卖报歌》音乐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卖报歌》的创作过程,体会聂耳对小女孩的同情与爱护。

3.搜集关于“一二八”的资料,了解人们当时的苦难生活。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卖报歌》的创作过程,体会聂耳对小女孩的同情与爱护。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展示搜集到的资料,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导入新课。

1.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师生齐唱国歌。

2.教师导:你们指导《义勇军进行曲》是由谁作曲的吗?(聂耳)

3.学生展示搜集到的聂耳资料。

4.师:聂耳除了写出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义勇军进行曲》之外,还写了许多动听的歌曲。聂耳创作这些歌曲时,我们的国家正处在民族危亡的时代。下面,请大家展示你们搜集到的关于“一二八”的图片和资料。

5.教师播放《卖报歌》:《卖报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板书课题)。大家一起读一读。现在,我们就去读课文。

(从齐唱《义勇军进行曲》入手,展示聂耳的资料以及图片,大概地了解故事的时代背景,为下文突破难点做铺垫,同时激发学生读文的兴趣。)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读。

(1)读通课文,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检查学生的生字新词掌握的情况。

3.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4.大家一起朗读课文。

5.指名反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故事

(聂耳同情小毛头的遭遇,为了帮助她,和安娥一起合作《卖报歌》。)

(以学生自读为主,掌握生字新词,反馈中巩固对生字新词的认读,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地交流,在说中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一二八”日本轰炸上海,上海的人们过着苦难的生活,小毛头一家就是他们的缩影。聂耳同情她,又是怎么帮助她?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四、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两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卖报歌》的创作过程,体会聂耳对小女孩的同情与爱护。

2.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听写,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大家一起读一读。

2.听写下列词语:

诞生、喇叭、商贩、聂耳、宽裕、轰炸、流浪、瑟瑟发抖

3.指名唱《卖报歌》。

4.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首歌的创作过程。

二、理解课文,体会情感。

1.教师导: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天气的句子。

2.指名反馈,教师出示下列句子,体会带点的词语。

1933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天上飘着雪花,刺骨的寒风在上海的街头盘旋,吹在脸上,像针扎似的。

(把寒风吹在脸上的感觉比作针扎感受,说明天气极端的寒冷。)

3.师: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现在我们一般躲在家里,等天气好了再出来。可是在当时人们为什么还要出来呢?“霞飞路、吕班路口仍是熙熙攘攘,汽车的喇叭声、小商贩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

(人们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出来挣钱,否则就得冻死、饿死。)

4.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小姑娘的句子。

循着这稚嫩的因寒冷而发颤的声音望去,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正站在路边,摇动着手中的报纸叫卖着,但很少有人买。小姑娘穿着一身打着补丁的旧衣裳,椭圆形的小脸蛋儿被寒风吹得通红,一双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倒是十分有神。

5.讨论小姑娘问什么在这么冷的天气卖报?

(家被炸平了,全家人只得到处流浪。父亲又有病,全家人生活没有着落,小毛头才不得不出来卖报。)

6.指导学生分角色地朗读第2至9自然段。

7.师:天气这么寒冷,小毛头为了生活仍然要出来卖报。

聂耳了解了小毛头的遭遇,非常同情,那么他是怎么帮助小毛头的?

8.指名反馈。

(1)给了小毛头一点儿钱,但自己并不宽裕。

(2)给小毛头写首歌,让她边卖报边唱,可以多卖些,多挣些钱。

(3)一字一句教小毛头唱。

9.师:就这样,《卖报歌》就这样诞生了。《卖报歌》很快流传开了。不但卖报的孩子爱唱,全国的儿童都爱唱这首歌。

10.学生说说《卖报歌》诞生的过程。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读为主,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关键的词语和句子,在读中了解人们的苦难生活,体会聂耳对小女孩的同情与爱护。)

三、总结全文。

1.师:同学们,从小毛头的苦难生活中,你有什么体会?

2.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

3.教师小结:

是的,我们得感激大音乐家聂耳,正因为他对小毛头的同情和爱护,才有这首优美悦耳的歌。这首歌也让我们体会旧社会的苦难生活,我们应该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6.《卖报歌》的诞生

聂耳、同情、小毛头

创作歌曲帮助

《卖报歌》音乐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

1.聆听乐曲《国歌》、《金蛇狂舞》。 2.学唱歌曲《卖报歌》。

教学目标

1.学唱《卖报歌》,感受与体验活泼、凄苦、乐观的小报童形象。

2.能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能通过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不同情境下的小报童的形象。

3.知道人民音乐家聂耳和他的三首作品。

教学理念及思路

《卖报歌》是一首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喜欢的歌曲,创作于1933年底,描绘了一个为了生计四处奔跑叫卖的小报童形象。如何让现在的儿童感受、理解、体验、表现当年的小报童,是需要我们探索的问题。本课设计旨在抓住“小毛头”这个音乐形象,让学生走进“小毛头”的生活,融歌唱、教学于音乐活动和生活化的情境中。通过听故事、看n人SH等手段让学生感受音乐形象,从而引导学生通过速度、力度的变化体验、表现不同情境下的音乐形象。在演唱实践活动中运用想象,逐步加深情感体验,进而产生对音乐的情感共鸣,使情感得以升华,最终实现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能通过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不同情境下的小报童形象。

教学方式

体验感受式、情境诱导式、合作互学式。

课前准备

录音机、报纸、打击乐器、空白磁带、VCD。

课型

以唱歌教学为主的综合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师:当运动员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时候,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的时候,当我们学校在周一升国旗的时候,我们的耳畔都会响起那首雄壮的《国歌》。那升国旗的时候,你们会做些什么呢?

1.聆听《国歌》,学生敬队礼。

师:你知道《国歌》是谁写的吗?

2.通过报纸,了解聂耳

报纸一:聂耳叔叔是云南玉溪人,1912年生于昆明……

报纸二:聂耳叔叔从小爱音乐,小学时能演奏笛子、三弦、月琴等多种乐器……

报纸三:聂耳,原名聂守信。因为他的耳朵特别灵敏……

报纸四:聂耳叔叔一共创作了37首歌曲和4首乐曲……

3.通过S报和1a报练习气息

师:于老师这里还有两张奇怪的报纸,谁来念一念。

二、初步感受,了解形象

1.教师讲故事:那是71年前的冬天,聂耳叔叔走在上海的大街上……

2.看FLASH,谈感受。

三、深化体验,表达情感

1.学习第一段

(1)分小组合作,自学第一段,找出难点。

(2)听教师范唱,重点听难点句。

(3)学生演唱。

板书:不等天明去等派报。

师:你发现了什么?

师:天气那么冷,天又刚蒙蒙亮,小毛头为什么要去卖报?

(4)用焦急的心情演唱第一段。

师:如果你是小毛头,你会怎么叫卖?把“叫卖声”加在第一段哪个地方比较合适?

(5)加上叫卖声,学生用焦急的心情演唱。

2.学习第二段

(1)自学:你想到了怎样的情景?这一段写的是怎么样的“小毛头”?

(2)小组讨论:可怜的“小毛头”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力度来唱呢?

(3)用稍慢、稍弱的声音表现可怜的“小毛头”。

3.学习第三段

(1)这一段写了怎样的“小毛头”?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力度演唱?

(2)学生演唱。

(3)教师范唱。(“痛苦的生活向谁告,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有速度变化)

师:老师唱得和你们有什么不同吗?

(4)学生学唱最后两句。

(5)用乐观的情绪演唱第三段。

4.听赏有速度、力度变化的《卖报歌》

5.学生演唱整首歌曲

四、创作表现,享受成功

1.讨论这首歌曲可以加上哪些声音?

2.加上打击乐器和动作创设情境表演整首歌曲并录音,评价。

五、拓展欣赏,开拓视野

师:你们知道吗?“小毛头”现在还活着,叫杨碧君,今年已经81岁了。她住在上海,现已退休,在家安度晚年,至今还很喜欢唱《卖报歌》。于老师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中心文艺部找到了杨奶奶唱的歌,让我们掌声欢迎杨奶奶。

1.听杨碧君唱的《卖报歌》。

2.听赏《金蛇狂舞》,说说你想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制作一张怀念聂耳的报纸。

《卖报歌》音乐 篇五

三年级《卖报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

2、能学会唱《卖报歌》,积极参与歌表演。

重点:正确演唱歌曲。

难点:为歌曲伴奏,歌表演的动作协调。

教学过程:

1、律动:《幸福拍手歌》(师:在音乐声中边唱边跳,心情愉快吗?感到幸福吗?)

2、师:今天在学新歌之前,我想先向大家介绍一个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创作者,知道是谁吗?(聂耳)

师:我让大家在课前搜集有关聂耳的资料,谁来说一下。

(生汇报)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聂耳创作的歌曲之一《卖报歌》。(板书课题)

3、听录音范唱

4、听完这首歌,大家快速的看歌词,谈谈有什么感受?

(生回答)

师:这首歌一直在少年儿童中广为流传,深刻表现了旧社会报童的痛苦生活,但同时又表现了报童们对明天充满了希望。大家带着这种感受一起来读一下歌词。

5、师:我们先来看第一段,曲调非常欢快,从跳跃的旋律中体会小报童边跑边跳的情景。

(分句学唱第一段,纠正错误处和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随琴齐唱第一段。

6、师:第二段的歌词表现了报童痛苦的生活,第三段歌词则表现了报童对明天充满了希望的心情。下面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随音乐自学二、三段。(放伴奏音乐自学)

7、每小组选出一人演唱二、三段。

8、随音乐齐唱整首歌曲。

9、师:现在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玩个节奏游戏,顺便来考察一下大家的学习情况。(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边唱边为歌曲打节奏)。可进行两遍,第二遍对第一遍的不足之处作以补充。

10师:今天老师还想让你们来体会一下当小报童的感觉!(请学生下地,自由的随音乐进行歌表演)

11、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小故事,谁想当一回老师讲给大家听?(卖报歌的创作故事)

大家听后有什么感受?说一说。(生回答)

12、小结: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通过学习《卖报歌》这首歌曲,让我们懂得了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而努力学习。让我们再一次感受这首歌吧!(随琴齐唱《卖报歌》)

(课后反思:《卖报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老歌,其实,大多数的学生在没教唱之前就会唱这首歌了,由于这首歌曲非常熟悉,学生普遍会唱一点,所以只学了一段,然后让学生随音乐伴奏自学二、三段,效果还是挺好的,小组学生汇报时,兴致不仅高,唱的准,还会附加一些动作。

我为了达到课堂效果的高潮,就设计了律动这一环节。让学生随着音乐做动作,“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学生个个喜笑颜开,蹦蹦跳跳,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喜悦的心情。但我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律动安排,忽视了让学生更深的体会歌词“不等天明去等派报”“耐饥耐寒地满街跑”“痛苦的生活向谁告”中旧社会报童的苦难生活,这是本节课的一个失败之处,而且由于时间上前松后紧,也没有让学生去发言、感受歌曲的教育意义。以后我会在教学设计上考虑的更完善一些,体现新课改理念,让课堂更精彩。)

《卖报歌》音乐教案 篇六

教学内容:

一、唱 卖报歌

二、听 码头工人歌 飞花歌

教学目的

1. 通过学唱《卖报歌》使学生了解解放前贫穷儿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指导学生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这首歌。

2. 认识降号及一个降号调各音的位置,通过视唱,模唱,初步熟悉一个降号调各音的位置。

3. 介绍人民音乐家聂耳,了解男声齐唱的演唱形式,感受劳动歌曲的风格特点和音乐形象。

重点难点

1.《卖报歌》旋律色彩是明朗的,但所表现的情绪又与一般欢快,活泼的歌曲不尽相同,教师应启发学生正确认识与表现音乐的速度和力度,完整表达歌曲的感情。

2.一个降号调各音位置。重点介绍聂耳创作,以及他创作的歌曲所产生的社会作用,让学生了解什么才是优秀歌曲,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

课前准备:挂图,录音机等。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检查坐姿。

二、发声练习

1=F 2/4

5 5 4 4 | 3 3 2 2 | 1 – | 1 0 |

yi ya yi ya yi ya

一、简介聂耳

1、导入(听国歌):同学们,每当你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高举起右手,向庄严的五星红旗敬礼时,脑海里一定闪现出一个个画面,你仿佛看见什么?

:《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叔叔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

2、简介聂耳:欣赏了庄严雄壮的国歌,你们一定想认识这首歌的曲作者聂耳叔叔吧。(出示聂耳画像,边挂边说:这就是聂耳叔叔)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聂耳叔叔的故事,听听,唱唱他写的歌。

板书:聂耳叔叔和他的歌。指读:聂耳

繁体字聂耳的名字是这样写的(板书)。看看有什么特点?哇,他的名字是由四个耳组成的,聂耳早先名字叫聂守信,后来为什么改名为聂耳呢?我们来听个小故事。

(放录音:聂耳的耳朵)

:聂耳的耳朵是平时练出来的。

二、学唱《卖报歌》曲谱

1、聂耳叔叔还为我们写了一首至今还在传唱的歌,这首被列入20世纪华人经典作品。你们知道是什么歌吗?(放录音学生回答)

2、简介报童“小毛头”

3、欣赏歌曲录音。

请同学们说出歌曲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4、出示歌曲名称。

简单介绍:这首歌一直在少年儿童中广为流传。歌曲的朴实、生动的语言,深刻表现了旧社会报童的痛苦生活,但同时它又表现了报童们对明天充满了希望。

2、引导学生分析歌谱中使用了几个音。(do re mi sol la)

4、在学生默唱后,请个别学生分部视唱,再全体学生视唱。

5、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可以分成几个乐句。(4+4+4+4)找出相同句与不同句,贴上标记。唱一唱,每乐句的结尾音是否相同。

6、.难点训练:

A、5 3 5 3 2 | 1 3 2 |

B、3 3 2 | 6 1 2 |不能唱成3 3 2· 1 | 6 1 2 |

7、在老师伴奏下完整地视唱歌谱,错处老师及时指导纠正。

三、课堂,下课。

《卖报歌》音乐 篇七

二、简介聂耳

1、歌):同学们,每当你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高举起

右手,向庄严的五星红旗敬礼时,脑海里一定闪现出一个个

画面,你仿佛看见什么?生自由说。

总结:《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叔叔为电影《风导入(听国

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

2、简介聂耳

师:谁来介绍下聂耳叔叔呢?生自由说。

师:老师这也有一个关于聂耳叔叔的故事。(ppt播放耳朵先

生的故事)老师这还有一些关于聂耳叔叔的作品想给大

家听。(播放《码头工人歌》《毕业歌》《卖报歌》)

这三首歌曲中我们最熟悉的歌曲是哪首呢?(卖报歌)

三、学唱《卖报歌》

1、师:这首歌曲也有一个小故事。(小毛头与“卖报歌”)

2、师范唱

3、师:让我们一起把这首歌的曲谱演唱一遍。

4、生进行歌词学唱

5、师:现在听老师把歌曲再唱一遍,听的过程中你们也不能闲

着,伸出你们的小手为老师伴奏吧,同时边听边想(出

示问题:a、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情感演唱?b、歌曲想表达了什么?)

6、全班演唱

7、师:第二段的歌词是表现小毛头痛苦的生活,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演唱方式进行表现呢?

(改变拍号,运用4/4拍的特点进行第二段的演绎)

8、游戏

师:现在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玩个游戏,顺便来考察下大家的学习

情况,由老师来开头。(进行游戏互动)

9、师:现在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用大家乐器来给歌曲伴奏吧!

四、创编

师:今天老师也想让你们来体会一下当小报童的感觉!

1、生进行表演

2、师总结

五、小结

师:今天的音乐课同学们都有些什么收获呢?可以对比下小毛头的生活和我们现在的生活。(生回答)同学们说的很好,通过学习明快的《卖报歌》,让我们共同感受了聂耳叔叔音乐作品的风格,也让我们懂得了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有机会老师将带大家欣赏更多更好聂耳叔叔的作品,让我们就在歌曲中离开教室吧!下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上面就是精优范文给大家整理的7篇《卖报歌》音乐,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卖报歌的相关认知。

29 79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