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优范文 > 教师教学 > 教学设计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优秀13篇)

时间:

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为了让您对于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精优范文给大家分享了13篇《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梦想的力量》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能简要地复述故事,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重点:

体会瑞恩的梦想是怎么变成现实的,感受瑞恩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 理解梦想

(一) 板书“梦想”。什么是梦想。

1.教师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源于梦想。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己 的实现作出努力。

2.现在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

(二) 激情入文

教师: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位主人公叫瑞恩。他因为自己的一个梦想而改变了非洲一部分孩子的命运。正是这位小男孩用一颗金子般的心帮助了那些急需帮助的人们,让我们深深感动。

二、感知梦想

(一)请走进课文,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准确,圈出自己认为最关键的词语并读一读。

(二)说话练习,整体感知

1.出示文中重点词:非洲 水井 额外 水泵 钻井机 瑞恩的井

攒钱 募捐 流泪 放弃 簇拥 辛辛苦苦

指名读词、纠音 齐读!

⑴瑞恩产生梦想的原因是什么?

⑵指名学生说并指名读“在非洲……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

⑶出示文字资料:非洲缺水资料

⑷齐读这段文字

教师:所以,瑞恩才有这样的一个梦想──(齐读)“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三)学习3~1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3~13自然段。思考: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变成现实的,实现这个梦想具体分几个步骤?

2.学生自学。

3.反馈:(“梦想”怎样实现的)

(1)筹集70块钱(板书)

瑞恩为攒够这70块钱,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

a.在课文中找出瑞恩做家务活的句段朗读。

b.感受70元的'来之不易

(2)筹集20xx块钱(板书)

当他得知70元钱只能买一个水泵,而挖一口井需要20xx元时,他只是兴奋地说:“那我就多干些活挣更多的钱吧!”他的执着感动了好心人。妈妈的一位朋友把瑞恩的事写成了文章,刊登在当地的报纸上。短短2个月,就筹集到了可以打一口井的钱。

(3)筹集买钻井机的钱(板书)

同年9月,当他听工程师说人工凿井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需20个人干10天才可以完成时,他——读:一声不吭的瑞恩突然说:“那我来攒钱买钻井机吧。”他的声音很小,但很坚定,“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这一个梦想看是简单,其实要耗费多少心血啊!从70元钱的一个水泵到20xx元“洁净的水”募捐项目到再增加钻井机。这对一位六岁的孩子来说谈何容易。假使仅仅靠瑞恩一个人的力量这个梦想永远无法实现。除了瑞恩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外,还靠什么使瑞恩的梦想成真?

4.回顾梦想实现的经过

四、设身处地,升华题义

1.瑞恩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和父母一起来到了乌干达的安格鲁,村里的5000个孩子一起出来欢迎他。人们的眼里充满了泪水。这是激动的泪水,感激的泪水。

2.齐读句子,出示

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有谁会不在此时流泪呢?

“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梦想的实现,给安格鲁的孩子们送去了关爱,送去了健康,令安格鲁的村民们感激不尽;而安格鲁村民们的表现,也令瑞恩和父母感到无比的激动和幸福。

3.感受:瑞恩的梦想到底有多大的力量?

(1)读14 ~17自然段,找出具体的事例。

(2)学生交流。

4.写话练习

出示:假如你现在就是5000名的非洲孩子之一,你会对瑞恩说什么?

五、课堂小练笔。

如果瑞恩被推选为“感动世界”十大人物,向全世界征集颁奖词时,要求你为瑞恩写颁奖词,你该怎样去写?现在就让你心中涌动着的敬意和感动喷薄而出吧!练笔—交流!

六、总结课文,升华认识

师总结:梦想,给安格鲁的孩子们送去了关爱。送去了健康,令安格鲁的村民感激不尽,而安格鲁村民们的表现,也令瑞恩和父母感到无比的激动和幸福,更是增进了加非人民的友谊。与其说是瑞恩筹钱挖井,还不如说是瑞恩在凝聚加非人民的心。这正是梦想的力量!

一句广告词说得好:心有多宽,天空就有多远!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精彩!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同学们,为实现我们的梦想而努力吧!

七、作业(伴随着歌曲《爱的奉献》结束全课)

1.摘录瑞恩说的话。

2.如果你就是妈妈的朋友,你会在文章中写些什么呢?请结合上下文,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段话。参考题目:《执着的瑞恩》、《瑞恩的梦想》、《瑞恩的井》……也可以自己命题。

板书设计:

17梦想的力量

筹集70元

为非洲的孩子挖井 筹集20xx元

筹集买钻井机的钱

梦想的力量教案 篇二

课题:梦想的力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方法与过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并能简要地复故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2.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插图

课时安排:

1课时40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教师板书“梦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你有什么梦想。

2.出示课题――梦想的力量。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梳理归纳:(1)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2)这个梦想是怎么实现的?(3)这个梦想力量究竟有多大?

二、速读课文,理解“梦想”

1、自由快速读课文,自学生字,读通课文,想想“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划出有关句子。

(1)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又干净的水喝。

(2)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3)那我攒钱买钻井机吧?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2、补充非洲缺水的资料,。

(非洲的安格鲁地区长年干旱。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外的一处池塘。这里常年有1/4学生患有霍乱、伤寒和其他严重的水生寄生虫疾病。

3、1万多居民,却没有一名医生,1/5的孩子在5岁前就死掉了。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11亿人口缺水,而南非洲就有2/3的农村和1/4的城镇近3。3亿人口缺水,整个非洲缺水人口达4亿,占非洲总人口的66%。近年来,非洲旱灾频发,因饮用不清洁水引发的各种疾病,每年都要夺走数以百万计非洲人的生命。有关专家估计,非洲缺水问题还有可能继续恶化和蔓延。)

设计意图:这一资料的补充,能震撼学生的心,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瑞恩的心。

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指导读出瑞恩的决心大,语气坚。

三、再读课文,明晰“梦想之路”

1.加拿大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要为遥远的非洲孩子们挖一口井,还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听起来,这肯定是一个梦,一个小孩子的梦,一个无法实现的梦。那么,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

(1)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2)指导朗读最后四个自然段。

2.快速默读课文,思考: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实现的?

3.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1)瑞恩为攒够70块钱,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

①在课文中找出瑞恩做家务活的'句段,大声朗读。

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瑞恩把得到的钱,都放进了那个饼干盒里。

②想像:6岁孩子为地毯吸尘干两个多小时,会累成什么样?③思考:要做那么多额外的家务活,对于一个6岁的孩子来说,非常不容易。可是他一直坚持下来,干了4个月。是什么使他放弃玩耍的机会,坚持4个月时间,不怕苦,不怕累,做那么多的家务活?当时瑞恩心里会怎么想的?

④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瑞恩得到了同学、老师和其他更多人的支持。

①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

a妈妈的一位朋友被瑞恩的执着感动了,她决定帮这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于是她把瑞恩的事写成文章,登在当地的报纸上。

b一周以后,瑞恩受到了一张25元的支票?瑞恩筹齐了大一口井的钱。

c瑞恩的老师没想到?使瑞恩和同学们跟非洲的孩子们通上了信。 ②想像:当人们在报刊、杂志、电视电台中听到瑞恩的故事后,他

四、感悟“梦想的力量”

1.再次朗读最后四个自然段,感受梦想成真的喜悦和激动。

2.当瑞恩来到非洲后,站在“瑞恩的井”边时,他会想些什么?瑞恩和他的父母为什么而激动?为什么而幸福地流泪?

3.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默读课文,深入思考:梦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4.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五、畅谈感受,深化主题

读完这篇课文,同学们的心中一定有很多话想说,你可以联系课文

内容来谈,还可以扩展开去,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你的理解和感受。

六、作业布置

小学五年级语文《梦想的力量》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凭借初读,了解 “瑞恩的梦想是什么,是怎么实现的”,能概括地表述。

2、自主探究,从“激励自己、感化他人、带去幸福”这三个方面感受梦想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

3、通过比较,了解在列举选材时,只有关注全面性才更有说服力。

4、整合专题,认识给文章命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体会瑞恩的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梦想”的影响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背景。

1、谈话回顾,揭示新课。

A、同学们,自从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中国梦”的伟大设想之后,有一个词常常挂在中国人的嘴边——正能量,你听说过吗?那种使人正直善良,乐观坚强。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今天,我们将走进加拿大小男孩瑞恩的爱心故事,感受一种正能量,《梦想的力量》。

B、板书、齐读《梦想的力量》。

2、补充资料,了解背景

A、故事中的非洲是一个非常干旱的地方,长期缺水,而乌干达安德鲁的这个小村庄更是严重缺水,据说,离他们最近的一处水源也是远在5公里之外的一个池塘,池塘里仅存的一点儿水中却爬满着各种寄生虫,这样的水却是村民们赖以活命的生活用水。他们的身体状况我们可想而知。所以,那里的很多孩子都腆着大大,硬硬的肚子,上面青筋暴起,为什么?因为他们的肠道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寄生虫。很多孩子不到5岁就离开了人世…….

B、听到这样的事,你想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

C、当六岁的瑞恩从老师口中,从书中了解到这一切后,他有了一个梦想,连他妈妈都不相信的梦想。

二、初读课文,概览“梦想”

1、快速浏览课文,划找描写瑞恩梦想的句子。

瑞恩的梦想到底是什么呢?课文中有两句话直接告诉了我们。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到这两个句子,了解瑞恩的梦想。

2、汇报: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我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3、读着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4、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文中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了?(十七:20xx年3月,“瑞恩的井”基金会正式成立。一年以后,“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为非洲的8个国家打了30口水井。)

过渡:短短的两年时间瑞恩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在这两年的时间内,瑞恩经历了怎样的不平凡之路,他的梦想又是如何实现的?

5、凭借读书卡,梳理“瑞恩的梦想实现之路”。

瑞恩的梦想是如何一步一步实现的呢?哪些自然段进行了描写?

实现梦想的步骤

所在自然段

第一步:挣足70元钱1-6

第二步:挣足20xx元钱7-10

第三步:筹钱买个钻井机11-13

第四步:打出第一口井14-16

最 后:打出30口井17

三、板块探究,感悟“梦想的力量”

为什么说梦想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这是我们这节课中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看看哪些句子或者哪些自然段让你感受到了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把它画下来。试着在旁边写上你的感触。

1、生再次默读课文,自主划找、品读、批注感悟

2、为什么说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呢?下面我们一起交流,一点一点地说,尽量用我们找到的句子说话。

【板块一】激励自己

预设一: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哥哥和弟弟都出去玩了,瑞恩干了两个多小时。妈妈“验收”后,往饼干盒里放了两元钱。几天后,全家人去看电影,瑞恩一个人留下来擦了两个小时窗子,又挣了两元钱。爷爷知道了瑞恩的梦想,雇他去捡松果;暴风雪过后,邻居们请他去帮忙捡落下的树枝;考试取得好成绩,爸爸给了他奖励……瑞恩把得到的所有钱,都放进了那个饼干盒里。

1、为什么说这段话体现了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

2、快速地圈一圈,瑞恩一共做了哪几件事?(吸尘、擦窗、捡松果、捡树枝、

考好成绩得奖励)

3、点拨:就这样,瑞恩坚为实现“挣足70元钱”这个梦想不懈努力着。同学们,这是瑞恩为了挣足70元钱做的所有事吗?其他的事写在哪里?(省略号里)。想一想,瑞恩还有可能在做什么事情?为什么不把这些事都罗列出来呢?

4、比较:假如选择“瑞恩扫地、洗碗、擦窗、洗衣服、洗袜子”这几件事来写好不好?(只有选择不同类型的典型事例,才会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5、小结:如果不是因为有了这个梦想,瑞恩可能跟你们一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有了梦想,就会不断激励自己,做很多平时不做,或者坚持不下来的事情。可见梦想的

力量真的很大!它可以“激励自己”。

【板块二】感化他人

是的,梦想的力量激励着瑞恩,但是,实现梦想需要的钱越来越多,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有很多的人在为瑞恩的梦想添砖加瓦,这些人为什么要帮助瑞恩?(被他的梦想所感动),这就是梦想的力量。

1、你从哪里可以感受到梦想还可以“感化他人”?

瑞恩的梦想打动了哪些人?他们都为这个做了什么贡献?

2、生结合句子谈感受。

3、拓展想象:读着25这个数字,读着“源源不断的捐款”这些字眼,你能想象到哪些捐款的故事呢?

4、补充阅读:了解捐款背后的故事;谈感受。

美国德克萨斯的一个小女孩儿,听了瑞恩的故事后,寄来了17美元,她在信中写道:我为瑞恩感动。我也想去帮助别人。我把自己的头发卖掉了。但愿这些有用。一个叫珍妮丝的18岁女孩儿放弃了去听后街男孩的演唱会。而她已为此攒了7年钱。

5、引导学生小结:数不清的人因为这个梦想而感动,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来为瑞恩的梦想添砖加瓦。所以说,梦想的力量真大,它不仅可以——激励自己,还可以——感化他人。

【板块三】带去幸福

1、过渡:经过瑞恩和各地朋友的努力,梦想终于实现了。瑞恩的第一口井终于打出来了。梦想的实现又为人们带来了什么呢?赶快到课文中去找一找。(带来了健康、快乐、幸福生活、生命等)

2、补充阅读:“瑞恩的井”在安格鲁社区投入使用两年多,附近的家庭陆续迁移进来,这个地区的人口和入学率有了惊人的增长。孩子们不用再每天花几个小时到很远的地方去背水,他们都开始上学读书;妇女们也不用整天为全家的吃水奔波,她们开始有时间种地,或者做些小买卖。到20xx年春季,安格鲁小学里已经有了1250名学生,还有了300名中学生。 清洁的水源对地区经济产生了很大影响。粮食和肉类市场扩大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居民大量迁入,为企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工人。

3、引导学生小结:梦想,可以拯救生命,给人们带去希望带去幸福,梦想的力量真大呀!水是生命之源,为了让非洲的人们喝上干净的水,瑞恩说他将为此工作到爸爸那个年纪。这是20xx年瑞恩参加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时说的一句话。20xx年世界水日322主题是“水合作”。我想,水合作就是世界的合作,水资源问题是我们全人类面临的问题。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四、关注课题,体会梦想的力量

1、领悟命题方法

同学们,在这个感动着我们的课文专题里,“再见了亲人”这句依依不舍的话语萦绕的我们耳畔,用这句简短的话做题目,点明主题,给人印象深刻;“金色的鱼钩”这么平常的小事物上活在那位老班长。用它做题目,我们总会想起那硬咽下去的鱼骨头,想起那鲜美的鱼汤,当然,更会牢记心中只有伤病的战士没有自己的老班长;而“桥”则是洪水来临时小村庄的活路,是老汉这位党支部书记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具体体现,用它做题目,我们忘不了这生命之桥。而今天这课书,说的其实就是瑞恩的爱心,和“瑞恩的井”基金会,为什么不用他们做题目呢?作者江菲想让我们记住的是什么?是一种力量!是的,梦想的力量!

2、师生说梦想感悟

A、老师示范说

梦想就是目标,有目标就要有行动。有行动就要能坚持。

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B、鼓励学生说。

……

板书设计:

梦想的力量

激励自己

感化他人

带去幸福

小学五年级语文《梦想的力量》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3.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重点:  体会瑞恩的梦想是怎么变成现实的,感受瑞恩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教师板书“梦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

过渡语:“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并经过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己梦想的实现作出努力。

2.同学们,现在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

小结:同学们的梦想都非常美好!希望你们能够时刻记住自己的梦想,并使梦想转化成前进的动力。因为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板书,完成课题)

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3.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位主人公就叫瑞恩。他因为自己的一个梦想而改变了非洲一部分孩子的命运。正是这位小男孩用一颗金子般的心帮助了那些急需帮助的人们,让我们深深感动。现在就请同学们来阅读这个真实的故事,去感受梦想的力量吧。

二、整体感知,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梦想”是什么)

1.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读通课文。(课件出示问题)

2.交流:课文主要内容(课件出示)

(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3.尝试理解“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梦想?”(课件出示)

⑴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1. 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又干净的水喝。

2.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3.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⑵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⑶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梦想?”

瑞恩的梦想在不断地变大,从挖一口井到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梦想”是怎么实现的)

(一)学习1、2自然段

1.读第一、二自然段:

⑴ 瑞恩产生梦想的原因是什么?

⑵ 指名学生说并指名读“在非洲……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

⑶ 课件出示文字资料:非洲缺水资料。

⑷ 齐读这段文字:

教师:所以,瑞恩才有这样的一个梦想──(齐读)“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二)学习3~1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3~13自然段。思考: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变成现实的,实现这个梦想具体分几个步骤?

2.学生自学。

3.反馈:(“梦想”怎样实现的)

(1)筹集70块钱(板书)

瑞恩为攒够这70块钱,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

a.在课文中找出瑞恩做家务活的句段朗读。

b.感受70元的来之不易

(2)筹集2000块钱(板书)

当他得知70元钱只能买一个水泵,而挖一口井需要2000元时,他只是兴奋地说:“那我就多干些活挣更多的钱吧!”他的执着感动了好心人。妈妈的一位朋友把瑞恩的事写成了文章,刊登在当地的报纸上。短短2个月,就筹集到了可以打一口井的钱。

(3)筹集买钻井机的钱(板书)

同年9月,当他听工程师说人工凿井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需20个人干10天才可以完成时,他——读:一声不吭的瑞恩突然说:“那我来攒钱买钻井机吧。”他的声音很小,但很坚定,“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这一个梦想看是简单,其实要耗费多少心血啊!从70元钱的一个水泵到2000元“洁净的水”募捐项目到再增加钻井机。这对一位六岁的孩子来说谈何容易。假使仅仅靠瑞恩一个人的力量这个梦想永远无法实现。除了瑞恩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外,还靠什么使瑞恩的梦想成真?

4.回顾梦想实现的经过(课件出示)

四、设身处地,升华情感

1.瑞恩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和父母一起来到了乌干达的安格鲁,村里的5000个孩子一起出来欢迎他。人们的眼里充满了泪水。这是激动的泪水,感激的泪水。

2.齐读句子,出示:

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有谁会不在此时流泪呢?

“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梦想的实现,给安格鲁的孩子们送去了关爱,送去了健康,令安格鲁的村民们感激不尽;而安格鲁村民们的表现,也令瑞恩和父母感到无比的激动和幸福。

3.感受:瑞恩的梦想到底有多大的力量?

(1)读14 ~17自然段,找出具体的事例。

(2)交流后,出示课件。

4.写话练习

课件出示:假如你现在就是5000名的非洲孩子之一,你会对瑞恩说什么?

5.讨论:

你还认为“梦想的力量”大在哪里?(课件出示:梦想的力量,能够唤起人们的爱心,能够为非洲人民带来生存的希望,能够为非洲建设作出贡献。)

五、课外延伸:

1.阅读小诗《梦想的力量》

2.寄语:梦想给人动力,勤奋创造奇迹!

板书设计:

梦    攒70元买了一个水泵

想                             梦

的     筹2000元买一口井         想

力                             成

量     攒钱买钻井机             真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梦想的力量之所以巨大的几个原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课文表达上的方法,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重难点

1、体会瑞恩的梦想是怎么变成现实的,感受瑞恩的美好心灵。

2、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过程

一、补充阅读,引入情境

1、图文并茂,介绍非洲缺水情况。

师: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水无人不需,无时不需,无比珍贵。我们生活在这个南方的城市,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只要拧开水龙头,就有许多水源源不断地流出来。但在世界的某些地方却非常缺水,比如在非洲,孩子们没有玩具,没有足够的食品和药物,更可悲的是他们喝不上洁净的水,他们排起长龙般的队伍,为的是喝一丁点儿康脏不堪的水,所以有儿童因为喝了不洁净的水而生病,有的甚至悲惨地死去!

师:(朗读资料)在非洲的安格鲁地区长年干旱,疾病肆虐。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之外的一个水塘,而这仅有的一个水塘,水里也长满了寄生虫。村庄里,到处可以看到腆着大肚子的儿童,那是因为他们的肠道里充斥着寄生虫。四分之一的孩子患有严重的水生寄生虫疾病。五分之一的孩子在5岁前就离开了人世。

2、师:了解了这一信息后,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生1:我想为他们捐款。 师:你是一个善良的孩子。

生2:我想发动许多人去捐款。 生3:我想为他们买一瓶矿泉水。

师:听了三位孩子的情愫,老师真的感到非常欣慰,因为你们都是富有爱心的孩子。在加拿大有一个六岁的小男孩,叫什么名字?(瑞恩)板书,当他了解到这些信息后,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一起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梦想的力量》。

二、初读课文,概览“梦想”

1、师:同学们,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咱们在学习略读课文,如果能够凭借快速的浏览,来寻找到有效的信息就是有本事的表现。接下来,咱们来试一试,瑞恩的梦想到底是什么,请你快速地浏览课文,看看能不能在30秒钟之内画出2句直接能够表白瑞恩梦想的句子,30秒钟,计时开始。

生自由读文,划找句子。

师:第一句很多同学都画对了,仔细考虑一下第二句在什么地方?时间到。画到第2个句子的同学请举手。这么短的时间就找到两个句子真不简单。好,谁来说第一句。

生1: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师:跟他一样的请举手,好的第二句,在哪儿?

生: “我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师:是这句么?这句在课文的第——(12)自然段,黄老师把这两句话呈现在屏幕上了,这是瑞恩说的两句话,这两句话直接表白了瑞恩的梦想,请你快速浏览,上下比照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生:坚定(相信这一点同学们也感受到了) 师读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生:梦想上升了。

师:是的,瑞恩的梦想是在不断地生长的,瑞恩的梦想就像咱们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瑞恩的梦想实现了么?(实现了)哪个自然非常明白地告诉我们了?

生:17自然段

(课件出示:20xx年3月,“瑞恩的井”基金会正式成立。一年以后,“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为非洲的8个国家打了30口水井。)

师:这一段告诉我们,瑞恩的梦想已经变成了现实,同学们,瑞恩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在这2年的时间内,瑞恩经历了怎样的不平凡之路,他的梦想又是如何实现的?请师友配合凭借读书卡,再次快速浏览全文,试着填写这张阅读卡,结果黄老师已经帮你们填好了,就是刚才的最后一段打出了30口水井。

生借助读书卡梳理梦想实现之路。

(师巡视:学会看得快,想得快,脑子转得快,这也是一种本领,咱们要学会抓住最简要的字填写,你不需要把这句话写完整,这样太费时。)

师:好,哪组师友来交流一下。(师友合作汇报)

师:同学们,从最初的梦想挣足70元到挣足2000元到买钻井机到打出第一口井再到打出30口井,瑞恩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我们不得不由衷的发出感叹:“梦想的力量可真——(大)!”(板书:巨大)

三、板块探究,感悟“梦想”

师:为什么说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呢?这是我们接下来重点研究的问题。请大家第三次快速浏览全文,你觉得从哪些自然段或哪些句子当中让你感受到了“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你把这些自然段或这些句子画下来,做上记号,试着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开始。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 篇六

【教材简析】

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梦想的力量在课文中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小瑞恩的梦想不仅鼓动着他本人前进的风帆,激励着他克服重重困难,坚定执著地为达到梦想的彼岸而奋斗;同时也感动并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其中,最终使梦想成为现实;这个梦想的实现也使安格鲁的村民们对瑞恩以及加拿大人民感激不尽,从而增进了加非人民的友谊。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和事情发展顺序,叙述了瑞恩梦想的实现大体经历了三个步骤,一是筹集70块钱,二是筹集2000块钱,三是筹集买钻井机的钱。作者是如何将这三次筹款写清楚、写具体的,这正是学生需要向作者学习的表达方法。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教育学生做人要善良、富有同情心、懂得关爱他人,做事要有明确的目标、执著的态度并要坚持不懈地奋斗;二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设计理念】

本案设计从质疑课题入手,激发学生探求的兴趣。然后通过读、思、议、说、写等形式使学生主动探求“梦想的力量”,引导学生全程参与,使他们读懂并理解课文,在阅读有趣的故事中受到启发与教育,在探究活动中达到自悟自得,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4、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阅读江菲发表在《中国青年报》的原文《梦想的力量》。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教师板书“梦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你有什么梦想。

2、出示课题──梦想的力量。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梳理归纳:

⑴ 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

⑵ 这个梦想是怎么实现的?

⑶ 这个梦想力量究竟有多大?

二、速读课文,理解“梦想”

1、自由快速读课文,自学生字,读通课文,想想“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划出有关句子。

⑴ 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又干净的水喝。

⑵ 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⑶ 那我攒钱买钻井机吧……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2、补充非洲缺水的资料:

非洲的安格鲁地区长年干旱。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外的一处池塘。这里常年有1/4学生患有霍乱、伤寒和其他严重的水生寄生虫疾病。3.1万多居民,却没有一名医生,1/5的孩子在5岁前就死掉了。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11亿人口缺水,而南非洲就有2/3的农村和1/4的城镇近3.3亿人口缺水,整个非洲缺水人口达4亿,占非洲总人口的66%。近年来,非洲旱灾频发,因饮用不清洁水引发的各种疾病,每年都要夺走数以百万计非洲人的生命。有关专家估计,非洲缺水问题还有可能继续恶化和蔓延。

这一资料的补充,能震撼学生的心,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瑞恩的心。

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指导读出瑞恩的决心大,语气坚。

三、再读课文,明晰“梦想之路”

1、加拿大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要为遥远的非洲孩子们挖一口井,还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听起来,这肯定是一个梦,一个小孩子的梦,一个无法实现的梦。那么,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

⑴ 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⑵ 指导朗读最后四个自然段。

2、快速默读课文,思考: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实现的?

3、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⑴ 瑞恩为攒够70块钱,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

① 在课文中找出瑞恩做家务活的句段,大声朗读。

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瑞恩把得到的钱,都放进了那个饼干盒里。

② 想像:6岁孩子为地毯吸尘干两个多小时,会累成什么样?

③ 思考:要做那么多额外的家务活,对于一个6岁的孩子来说,非常不容易。可是他一直坚持下来,干了4个月。是什么使他放弃玩耍的机会,坚持4个月时间,不怕苦,不怕累,做那么多的家务活?当时瑞恩心里会怎么想的?

④ 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⑵ 瑞恩得到了同学、老师和其他更多人的支持。

① 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

a、妈妈的一位朋友被瑞恩的执着感动了,她决定帮这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于是她把瑞恩的事写成文章,登在当地的报纸上。

b、一周以后,瑞恩受到了一张25元的支票……瑞恩筹齐了大一口井的钱。

c、瑞恩的老师没想到……使瑞恩和同学们跟非洲的孩子们通上了信。

② 想像:当人们在报刊、杂志、电视电台中听到瑞恩的故事后,他们会怎么想的?

③ 有感情地朗读这三段话。

4、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这一过程的呢?

四、感悟“梦想的力量”

1、再次朗读最后四个自然段,感受梦想成真的喜悦和激动。

2、当瑞恩来到非洲后,站在“瑞恩的井”边时,他会想些什么?

瑞恩和他的父母为什么而激动?为什么而幸福地流泪?

3、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默读课文,深入思考:梦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4、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五、畅谈感受,深化主题

读完这篇课文,同学们的心中一定有很多话想说,你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来谈,还可以扩展开去,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你的理解和感受。

六、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梦想的力量

竟有如此之大!

筹集70块钱──做额外家务活

筹集2000块钱──感染了周围人

筹集买钻井机的钱──感染了更多人

【练习设计】

1、读一读,写一写:

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

2、“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哥哥和弟弟都出去了,瑞恩干了两个多小时。”在这两个多小时里,他是怎么度过的呢?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爷爷知道了瑞恩的梦想,雇他去捡松果;暴风雨过后,邻居们去请他帮忙捡落下的树枝;考得了好成绩,爸爸给了他奖励……”这省略号里还会有什么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有什么梦想?读了这篇文章,你有怎样的感受?请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建议】

本文为略读课文,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广泛交流。教学时可按阅读提示,先自读自悟,把握主要内容,然后,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多读几遍做一些批注,谈谈自己的感受。最后,全班交流,明确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读实践的。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 篇七

教学目标:

1、 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下旬、募捐、水泵、筹集、吭声、颠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课题“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本课的学习我将引导他们学习人物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理解实现梦想的艰难与漫长,从而树立起自己的梦想,并在梦想的指引推动下完成自己的梦想。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

教学难点:

体会课题“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对比:课件出示两组非洲缺水的图片和另一组有水的图片,让同学们说说图片内容(有水时会怎样,雨水充足时又会怎样),并谈谈感受,教师相机介绍有关非洲缺水的资料。

2、再次出示: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指导朗读。

师:是谁的梦想让非洲发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梦想的力量。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完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1)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2)这个梦想是怎样实现的?(3)这个梦想究竟有什么力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预习情况。

下旬 募捐 水泵 筹集 吭声 颠簸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讲述了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三、走进课文,了解梦想。

1、小瑞恩只有6岁,可他却为非洲人民打出了一口井,这可是一件相当了不起的事。小小的瑞恩为什么要去做这样一件伟大的事呢?请大家从文中找出原因,并说说哪一句话深深地触动了瑞恩的心?

(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

2、默读课文,想一想,瑞恩的'梦想是什么?找出文中有关瑞恩梦想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指导朗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他们不应该过那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那我来攒钱买钻井机吧。”……“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3、知道非洲的孩子处境是这样的艰难,水对他们是这样的重要,6岁的瑞恩才会有这样伟大的梦想。请大家与老师一起依次读好这三句话:

师:于是刚一放学,他便迫不及待地冲进家对妈妈说

生:.“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师:在学校里,他下定决心对自己说

生:“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师:当一位工程师告诉他:“如果有一台钻井机,凿井的速度就快多了”时,他声音很小,但很坚定地说

生:“那我来攒钱买钻井机吧。”……“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4、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瑞恩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善良、有同情心、有爱心)

四、研读课文,探究梦想实现的过程。

1.一个年仅6岁的加拿大孩子,要为遥远的非洲孩子挖一口井,还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这谈何容易?要想把梦想变为现实,那就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

2.快速默读课文,思考:瑞恩梦想的第一步是什么呢?是怎样实现的呢?

生:筹集70元打一口井,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

3.课文哪一段介绍了他为梦想而努力的过程呢?指名读。

4.课件出示:瑞恩为攒够70元钱,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

师:他都做了哪些家务活呢?

生:为地毯吸尘、擦窗子、捡松果、捡树枝、取得好成绩……

师:除了这些,让我们设想一下,小瑞恩为了筹集这70元钱,还做了些什么呢?

生:捡废纸、、捡塑料瓶、发传单、拖地……

师:在这些事中,除了瑞恩自己的努力,还得到了谁的帮忙呢?他们为什么要帮助小瑞恩呢?

生:爸爸、妈妈、爷爷、邻居,他们被瑞恩的行为感动了。

师:让我们齐读这一段,去体会瑞恩的辛苦。

师:为了筹集这70元钱,其实瑞恩是从1月份开始做这些额外的家务活,他一直坚持到(4月下旬),也就是说,瑞恩整整坚持了4个月。在这4个月里,他放弃了玩的时间,放弃了玩的机会,遇到困难,瑞恩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对自己说

生:.“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5、做了4个月的额外家务活,终于攒够了70元钱,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还没有)当他得知自己辛苦攒了4个月的钱只够买一个水泵,而挖一口井需要2000元时,我们的瑞恩并没有放弃,于是他又有了梦想的第二步,那就是

生:筹集2000元。

6、2000元,是个不小的数目。如果让瑞恩通过干活来攒够2000元,实在是太难了。可是后来,在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里,瑞恩居然就筹齐了打一口水井的钱。这是因为

生:他还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支持。

师:请在课文中找出你的依据。

生:(1)妈妈的朋友;

(2)寄支票的好心人;

(3)老师与班上同学;

(4)还有爷爷、邻居和爸爸。

师:他们又为什么帮助瑞恩?从他们的行为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被感动了,感受到参与瑞恩梦想的人越来越多。

7、师:当瑞恩得知人工凿井工作非常艰巨,而如果有一台钻井机速度就快多了时,小瑞恩又有了他梦想的第三步,那就是:

生:筹钱买钻井机。

师:我们猜测一下一台钻井机要多少钱呢?

生:5000元,10000元……

师:一台钻井机的价钱可能是5000,也可能是10000,甚至更多,但不管多少钱,我们的小瑞恩都会尽全力去实现他的梦想,从这儿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生:坚定执着,坚持不懈…...

师:让我们一起来分角色朗读瑞恩与工程师的对话,感受瑞恩的坚定执著。

师: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讲述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呢?

生:事情发展的顺序。

师:除了事情发展顺序,本文还按什么顺序来写呢、

生;时间顺序。

师:从文中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生:19xx年、4月下旬、20xx年7月。

师:这样写的好处是让故事更清楚明了,结构更为清晰,平常我们写作文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师:瑞恩的梦想感动并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所以他才能迅速地筹集这2000元,说明瑞恩的梦想成真靠的不单单是钱,更重要的是

生:人们的同情心和爱心。

8、从70元,到2000元,再到买钻井机,瑞恩的梦想在不断变大,难度也在加大,请大家联系课文内容,用“越来……越”说一句话。

生:筹集的钱越来越多,瑞恩的梦想实现起来困难也越来越大。

生:被瑞恩感动的人越来越多,参与瑞恩梦想的队伍也越来越壮大。

五、感悟“梦想的力量”

1、默读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感受梦想成功的喜悦。

瑞恩的第一口井终于建成了。20xx年7月,瑞恩和爸爸妈妈坐着卡车,一路颠簸来到了乌干达的安格鲁。

2、说话练习。

此时此刻,如果你就站在井旁,看着清澈见底的井水,你会说些什么呢?

师:如果我是瑞恩,我会说

生:真是太好了,你们终于能喝上水了!

师:如果我是瑞恩的父母,我会对瑞恩说

生:瑞恩,你太棒了,我们为你感到骄傲!

师:如果我是非洲安格鲁的孩子,我会对瑞恩说”

生:瑞恩,谢谢你让我们喝上清澈的水,是你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

3、课件出示: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1)齐读,想一想都有谁流泪了,为什么流泪?

生:瑞恩,瑞恩的父母,所有的非洲人民,他们被彼此感动着。

(2)思考:梦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体现在哪里?

(1)打好了瑞恩的第一口井, “瑞恩的井”基金会成立,已经为非洲打了30多口井。

(2)梦想的力量,能够唤起人们的爱心,能够为非洲人民带来生存的希望,为非洲建设作出贡献,还增进了加非人民的友谊。

(3)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为了梦想而努力坚持不懈的人。课件出示两句名言,让学生在名人事迹的影响下,树立自己远大的志向。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有志者,事竟成,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苦心人,天不负,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五、小结、作业:写一篇读后感。

1、梦想是助人成功的基石;梦想是催人奋进的动力;梦想是勇往直前的源泉。让我们一起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懈努力吧!

2、联系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写一篇读后感。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 篇八

教学目标:

1、通过快速默读课文、补充介绍背景等了解瑞恩的梦想及梦想产生的原因。

2、通过认真读文,明白瑞恩为实现梦想而做出的努力。

3、感受梦想给瑞恩的力量,体会瑞恩善良、坚定执着的美好心灵。

教学准备:

课件 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关于梦想的一篇课文,一起把课题读一读。

2 、围绕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二 、围绕“梦想”,感受梦想的力量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课文纸,认真地去默读这个故事。根据这些问题请同学们拿出你的笔边读边划一划圈一圈。(屏幕出示)。

问题一:文中介绍了谁有什么样的梦想?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梦想?

(1)那谁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追问:板书:瑞恩。( 几岁的瑞恩,板书:六岁)刚才这位同学找到了这一句做为他的梦想(出示第一句)。那,对于他的回答,谁还有补充?。出示第二句(我发现同学们很会读书, 对,你们找到的这两处都写到了瑞恩的梦想。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句话。还有没划出来的同学请补上。那请同学们再来看看这两句话,通过比较,你发现有什么不同?你的观察真仔细!出示另一组。

(2)是呀,他的梦想从为非洲的的孩子挖一口井,到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喝上洁净的水,他的梦想在不断的变大。让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3) 那瑞恩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梦想呢?是呀,非洲是一个缺水大国,由于常年干旱,用水问题不断的恶化和蔓延,就如书上介绍的那样,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而死去。随着屏幕让我们一起去非洲感受一下吧!

(4)面对此情此景,让我们清晰得看到非洲的人们是多么需要洁净的水啊!

正因为这样,年仅六岁的瑞恩做出了这么一个决定。也正因为这样,年仅六岁的瑞恩才有了这么一个梦想。让非洲的人们能(板书:喝上洁净的水),这就是瑞恩的梦想。那通过这两句描写小瑞恩梦想的句子,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小瑞恩有一颗怎样的心?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5)面对年仅只有六岁的瑞恩,要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要实现这样的梦想,那他的梦想到底有没有实现呢?你从文中哪里看出来?请同学们快速地到文中找一找。

问题二: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你从文中哪里看出来?

(6)引:70元只够买一个水泵,这里能看出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2000元的一口水井,应该说这是瑞恩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为安格鲁小学社区挖的一口水井同样是瑞恩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我觉得文中还有更具有说服力的地方。

你真能干!好,那就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文章的最后一段,一起读。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是呀,一年左右的时间……8个国家……30口水井,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那是谁创造了这样的奇迹(指),那又是什么创造了这样的奇迹?(读题)一年时间就为非洲8个国家打了30口水井,我们有理由相信,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的梦想终将能够实现,让我们再一次读一读这段话。(再读这段)

(7)多么了不起的小瑞恩啊,老师也和大家一样,被小瑞恩能实现这样的梦想而深深感动。那仅仅只有六岁的瑞恩啊,能让这样艰巨而伟大的梦想成真,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问题吗?

问题三: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瑞恩做出的哪些努力深深感动了你?

(是呀,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实现的呢?那请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再次默读这篇课文找一找,同学们可以边找边把你的感受写在相应的句子边。)

(8)请同学汇报,并课件展示。

是呀……那(……)是写他在为了挣买什么的钱而努力呢?为了挣这70元钱,小瑞恩就做了这件事吗?他还做了哪些努力呢?

(课件演示:为地毯吸尘、擦窗子、捡松果、捡树枝、考试取得好成绩)为了帮助瑞恩实现他的梦想,母亲为他准备了一个饼干盒,并画上了一个积分表,上面有 35个格子,每增加两元就可以涂掉一个空格,就这样为地毯吸尘让瑞恩挣了两元钱,一个格子被涂掉了……除了这些,瑞恩还可能做了哪些努力呢?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是呀,小瑞恩就是这样脚踏实地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着,在瑞恩的努力下,35个格子终于都被涂掉了。

(9)从小瑞恩做的这些努力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除了这里,文中还有哪些瑞恩所做的努力深深感动了你?

2000元,对于一个年仅六岁的瑞恩是多么大的一笔钱啊,瑞恩放弃了吗他依然……?

是什么让瑞恩这么执着地为了实现他的梦想而不懈努力呢?其实,这就是……读题。

(10)梦想的力量不仅仅激励着小瑞恩(坚定不移)地努力着,他同样也感动了许许多多这样有爱心的人们,那在瑞恩实现梦想的过程中,都得到了哪些人的帮助呢?(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这一段)

(11)当妈妈的一位朋友将瑞恩的事写成文章发表后,在报刊上许多人看到了这篇报道,互相传诵着瑞恩动人的故事,白发苍苍的老人知道了,幼儿园的小朋友知道,身患残疾的叔叔知道了……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人都知道了,那他们会怎样想,怎样做呢?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人,展开自己的想像写一写。(小练笔)相信你也是一个有着同样爱心的孩子。

(12)就这样,梦想的力量将爱心在慢慢地传递着,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爱心传递的队伍中去。(这就是梦想的力量)

小结:是呀,梦想的力量,激发了瑞恩善良、执着的内心,梦想的力量,唤起人们对于公益事业的关心和热爱,梦想的力量,更促进了非洲和加拿大人们之间的友谊。

(13)那就让我们满怀激动的心情一起去感受那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吧!一起把文章14到16自然段美美地读一读。

三、总结、升华。

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同学们也有美好的梦想,那希望你们能像小瑞恩一样,在自己不断的努力和追求中,梦想成真。

梦想的力量教案 篇九

教学内容《梦想的力量》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标准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讲述的是一个6岁的小男孩瑞恩为了实现让非洲的孩子能喝上洁净的水的梦想,额外帮家里做家务来攒钱造井,他的事迹感动了身边的很多人。终于,瑞恩的井建成了,给非洲人民带来了生存的希望,这就是梦想的力量。瑞恩的爱心、决心和执着,感染着每一个人。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瑞恩美好的心灵以及产生的巨大力量。教育学生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通过自学,认识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2.能运用略读课文的方法自主学习。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运用略读课文的方法,自主阅读。2.抓住关键问题,研读重点,体会瑞恩梦想的伟大和它所产生的力量。3.拓展资源,深化梦想的内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并且体会它所产生的巨大的力量。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设计背景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新课标“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指导下,着重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提供学习策略及学习途径,以快捷的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学生学习、掌握学习状况,并以此确定教学策略。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探索的平台,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教学特色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为略读课文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平台。教师在“电子课文”的功能区中设计了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阅读提示”“电子辞典”“课文标注”三个部分。学生不仅可以自读自查,还能将阅读感受和阅读结果用不同的符号在课文中标注,既体现了个性化、自主性阅读,也体现了多媒体手段的便捷和高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课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共鸣。

1.交流各自的梦想“梦想是人类心中最深切、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很多奇迹都源自于它。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同学们,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梦想吗?”2.观看非洲孩子缺水的短片“在地球的那一端,一个年仅6岁的。加拿大孩子瑞恩.希里杰克也有一个梦想,是什么?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个短片,我们一起走进非洲,看看那儿的孩子,那里的生活。”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中,学生交流各自的梦想后,播放非洲孩子缺水的短片。在非洲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到处可以看到在干旱边缘挣扎的动物和人,多媒体手段的的呈现让学生沉浸在非洲人民严重缺水的悲惨中。突破课堂地域和时间的局限,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打动人心的音乐激发学生与课文主人公的情感共鸣,再现一个他们无法想像的世界。强烈的视觉冲击给学生创设了下一步学习的情感体验场,成功地激活了学生的学习状态。此时,他们的内心已经激起了情感的波澜和探究课文的兴趣。

二、运用方法,自主读文。

1.交流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学生回忆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老师推荐几种方法。引导学生自己默读“学法研究”。2.自主学文:“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这个真实的故事,感受来自梦想的力量。同学们可以点击‘瑞恩的梦’阅读‘电子课文’。使用“阅读提示”“课文标注”“电子辞典”三个按钮。如给课文标注:我们可以用?标出自己的疑问;用!标出打动自己的地方;用……表示自己有想说的话。特别是用——标出让自己意想不到的地方。3.全班交流反馈【设计意图】学生在自读中一定会遇到许多的阅读障碍。教师在此环节设计了“阅读提示”。“电子辞典”、“课文标注”三个功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平台。学生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到“电子辞典”去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利用“课文标注”中各种符号边读边画。在这个环节中,我尽可能地向学生推荐或者提供大量的相关资料的网页,交给学习方法,提出学习要求,使学生扫除阅读障碍,激发阅读兴趣。

三、研读感悟,升华情感。

1.学生交流自己对课文进行批注的地方,师随机小结,引入重点问题。【设计意图】略读课文在阅读的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通过有层次的阅读,在内容理解、情感感染与语言感悟上达到理想的效果。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以学定教,引导学生抓住关键问题,逐步研读课文。2.创设情境:这些额外的家务活对小瑞恩来说太不容易了!让我们想像一下当时的场景:他费力地挪动着笨重的吸尘器,认真地干着,每个角落也不落下。十分钟、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他的手磨出了血泡,脚累得再也抬不起来。同学们,想一想,假如是你,可能会怎样?让我们设想一下,在干每一件事的过程中他可能遇到过什么困难?3.挖掘梦想内涵:瑞恩如此坚持不懈,只源于心中一个梦想。学生找出,与同桌试着读一读。播放滚动图片flash,师引读:当他看到一名儿童正从干涸的洼地中取水解渴时,瑞恩心里想的是这句话——(一生读);当他看到许多儿童因脱水和营养不良而在生命线上徘徊时,他想的是这句话——(一生读);当瑞恩坚持不懈地做着每一件事时,他的心里想的还是这句话,让我们一起读出瑞恩的心声!(全班齐读)【设计意图】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其呈现方式多样的特点为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提供了平台。本课朗读方式上我采用视觉朗读和听觉朗读相结合。当学生体会是什么支持着瑞恩坚持不懈时,教师播放一组非洲人民渴求水的滚动图片flash,并且通过引读的方式让学生在一叹三咏的朗读中,在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呈现中,体会到瑞恩的梦想是那样的伟大。教学中,学生被那样的画面,那样的情感深深打动,促进了学生与主人公、与作者、与教者的情感交流,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当学生的情感与课文中的主人公一同感受梦想实现时,我采用了听觉朗读的方法。学生自己找出这个自然段,自由地配乐朗读。在音乐的感染下,无声的语言文字带给学生又一次情感的激荡,体会到这个梦想所产生的无穷的力量。多层次、多方式、循序渐进的读,使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的有效对话得以实现。4.生交流,体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参与到这个梦想中?5.瑞恩的井终于成为现实,这将意味着更多的人不再流离失所;更多的孩子不再奄奄一息;更多的亲人不再失去生命。此情此景,不禁让一位老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同学们找一找这个自然段,点击课文旁的小音符,戴上耳机,试着配上音乐读一读。6.升华情感:学生配乐齐读。这时学生理解出:正是因为对梦想的坚持,也正是因为无数爱心的汇聚,才让这个梦想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力量。一个孩子的梦,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去关爱和帮助别人,并且给非洲人民带来生存的希望,这就是——梦想的力量

四、拓展延伸,畅想交流。

1.在中国,也有许多和瑞恩一样坚持自己梦想的人。请同学们点击“感受梦想”网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浏览,并与同学说说看后的感受。2.全班交流3.教师介绍重点事例,升华主题

【设计意图】

此时学生心中的梦想比较课前的交流都有了变化,深化梦想的内涵。教师启发自主浏览网页,交流阅读内容及体会,并由重点事例感悟到梦想因为坚持而变得伟大,因为有爱而变得温暖,更因为影响了越来越多的人关爱他人,从而使我们这个社会更加和谐4.总结:老师衷心地祝愿我们每名同学都能像瑞恩一样把梦想的种子撒得更远,让这蓝天下的每一人都能共享幸福生活。

板书设计:17*梦想的力量共同的梦

爱心汇聚

家人

认识

不相识瑞恩的梦

坚持不懈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 篇十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了解瑞恩的梦想和他为实现梦想而做出的努力,体会瑞恩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明白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瑞恩怎样做,这样做的意义何在,我们从瑞恩身上应该学到什么。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补充阅读,引入情境

1、图文并茂,介绍非洲缺水情况。

师: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水无人不需,无时不需。对于我们来说,打开水龙头,就有许多水源源不断地流出来,那是多么平常的一件事啊。然而,在非洲的安格鲁地区长年干旱,疾病肆虐。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之外的一个水塘,而这仅有的一个水塘,水里也长满了寄生虫。人们排起长龙般的队伍,就是为了喝上这一丁点不洁净的水。村庄里,到处可以看到腆着大肚子的儿童,四分之一的孩子患有严重的水生寄生虫疾病。 五分之一的孩子在5岁前就离开了人世。

2、师:看到这些,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t:听了三位孩子的倾诉,老师真的感到非常欣慰!因为你们都是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你们都是善良的孩子!在加拿大有个六岁的小男孩叫——瑞恩

3、当他了解到这些信息以后,便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播下了梦想的种子。这便是我们今天一块要来学习的课文,一起读题目——梦想的力量

4、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咱们在学习略读课文的时候,如果能凭借快速的浏览来寻找到有效的信息,这就是有本事的表现。接下来,请你快速浏览全文,看看瑞恩的梦想到底是什么,看谁能在短时间内划出两句直接表白瑞恩梦想的句子。

5、时间到,划出两句的请举手!那么短的时间就找到了两句,非常不简单。

老师也找到了这两句,再来读读。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孩子和每个人变红色)评价:你在读书的时候善于发现。

t:瑞恩的梦想越来越大,他的梦想实现了吗?

t:瑞恩经历了怎样的不平凡之路?请大家再次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他的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t:学会看的快,想得快,脑子转的快,这也是一种本领。

t:可以交流了吗?第一步……

同学们,从最初的挣足七十元到挣足两千元,到筹集钻井机的钱,到打出第一口井的钱,一直到打出三十口水井,瑞恩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他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性命,我们不得不,由衷的发出感叹——梦想的力量(可真大)!(板书)

t:梦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是我们接下来重点研究的问题,出示提示

t:好,停下笔来。刚才同学们学的非常地投入,非常地认真,有不少同学一边认真地浏览,一边拿着笔在某些段落或者句子的边上写下自己的感受,真的非常会学习!现在咱们开始交流。

s:在这个自然段中写了瑞恩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激励自己,他利用课余时间去做家务,赚足了70元钱。说说自己的感受。

t:我们再来仔细找找,瑞恩为了实现他的梦想做了哪些事情?(为地毯吸尘 擦窗户 捡松果  捡树枝 取得好成绩)

这些繁重的劳动对于一个六岁的孩子来说,非常不容易,可他却一直坚持下来,是什么使他放弃玩耍的机会,是什么让他不怕苦,不怕累,?

t:可见,梦想的力量可真大,可以激励自己,(板书)为实现这个梦想,而不断努力!

t:瑞恩为了实现他的梦想,只做了这五件事吗?

t:会读书的孩子,在他的眼里,省略号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六点。他应该是浮现你眼前的一幅又一幅生动的画面。大家想象一下,瑞恩为了实现梦想还可能做了哪些事情,用上这个句式说说。这个6岁的男孩多么了不起啊。

引导:你六岁的时候在干什么,接着用当你在干什么,瑞恩却在干什么说话。

梦想的力量可真大啊,瑞恩为了实现梦想坚持不懈做了很多很多事。

这样的事情举得完吗?

t:既然举得完为什么不举完呢?

t:看来同学们都很会写作文,知道要选择几件典型的事情来写,做到详略得当,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千万。不要像记流水账那样把所有的事情都列举出来,同学们,我们人人都有梦想,但光有梦想可不行,还要象瑞恩那样为了实现梦想踏踏实实,做好每一步。其实瑞恩也和你们一样是个有爱心的孩子,正是因为他的爱心,才让他有了梦想,有了梦想才激励他不断的去努力。

一个人有了梦想,不但可以激励自己,而且还可以怎么样,我们接着交流让你感觉到梦想的力量可真大的句子和段落。

t:瑞恩的梦想打动了哪些人?

t:梦想的力量可真大,可以感动那么多人,让他们都投入到爱心行动中来。同学们,再读读课文的10自然段,你有什么疑惑吗?支票一般是用来支付或转帐金额较大的款项,可这张支票才25元。大家和我一起来猜猜25元可能是谁捐的?可能是怎么来的?

s:可能是一位小朋友捐的,他是用自己的双手挣来的。(和瑞恩一样)

s:可能是一位穷苦的人捐的。是他一分一分积攒起来的钱。

t:听了你们的话,我感觉到瑞恩的梦想感动了所有的人。他感动的不仅仅是那些有钱人,还感动了那些穷苦人。瑞恩用自己的爱心唤醒了加拿大所有人的爱心,每个人都用自己的爱心,帮助瑞恩实现他的梦想。这25元是怎么来的呢?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老师找到了一段这样文字。看过之后,我深深感动了。

t:美国,德克萨斯有一个小女孩,听了瑞恩的故事后寄来了25元这一封信,她在信中写到:我为瑞恩感动,我也想去帮助别人,我把自己的头发卖掉,但愿这些有用。

t:感动吗?

s:感动。为什么?

t:由此可见这个女孩被瑞恩的梦想,被瑞恩的爱心感动。

梦想的力量可真大,不仅激励自己,还可以感动别人!(板书)

t请你关注后面的课文,当梦想实现之后,会给非洲人们带去什么?

s:会给非洲人们带去健康。有了水孩子就不会生病可以健康的生活。

s:带去了生命。

t:是啊!那位老人的肺腑之言,对于我们来说——水就是生命。

带去快乐,指导学生读读,看有了井,有了水,孩子们多快乐和幸福。

知道吗,瑞恩的井在安格鲁地区投入使用两年多,这里的人口和入学率有了惊人的增长,孩子们可以上学了,再也不用到很远的地方背水了,妇女们也不用整天为全家的水而到处奔波。是谁改变他们的生活,是瑞恩,是瑞恩的梦想,是瑞恩的爱心,是许多人的爱心。

梦想的力量可真大,因为当梦想实现后,会给很多人带去幸福快乐……

从瑞恩的圆梦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有一颗善良坚定执着,金子般的美好心灵。

同学们,梦想的力量就是爱的力量!瑞恩用自己的爱心,唤醒了许许多多人心里的那份爱心!瑞恩的梦想还在继续。(知道吗?到2003年,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筹款75万加元,为非洲8个国家打了70口井,到2008年,已经在非洲12个国家打了266口井,435343个生命受益。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2003年,瑞恩曾和妈妈来到中国参加实话实说栏目,节目结束时,瑞恩说……

读瑞恩的话,你怎么理解他这句话?(他要把一生都献给这项事业,他把寻找干净的水源作为他一生的追求,一生的梦想。梦想永远不会停止,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

一个人有了梦想,就插上了翅膀。能告诉大家你的梦想吗?你们有远大的志向,我真的为你们高兴,但光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加上不懈的努力,我相信只要你们努力,就一定能实现你们的梦想。但是我们也应该象瑞恩那样有一份爱心,多替别人想一想。

t:最后,让我们一起共勉:播下梦想的种子,去努力,去超越!(课件出示)下课!衷心希望你们的梦想都能够实现。

小学五年级语文《梦想的力量》教案 第十一篇

一、给下列字加拼音

旬、募、筹、颠。

二、辩字组词

旬(  )  募(  )  筹(  )  颠(  )   簇(  )

名(  )  幕(  )  寿(  )  慎(  )   族(  )

三、请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因为……所以…… 不但……还……

虽然……但是…… 只要……就……

1、圆明园(  )建筑宏伟,(  )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2、今天,我们中国的孩子(  )生活在和平环境中,(  )世界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

3、(  )作者对壶口瀑布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  )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它那宏伟气势。

4、(  )来到黑龙江宁安县境内的镜泊湖,(  )可以看到著名的吊水楼瀑布。

四、课文回顾

1、《梦想的力量》这篇课文中,瑞恩的梦想是_____,“力量”的含义指_

____。课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的梦想是__________。你准备怎样实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5个格子终于被涂掉了。4月下旬的一个早上,瑞恩抱着装有零钱的饼干盒,把辛辛苦苦挣来的70元钱交给了募捐项目的负责人。

……一声不吭地瑞恩突然说:“那我来攒钱买钻进机吧。”他的声音很小,却很坚定,“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再来读读《梦想的力量》这篇课文的片段,你觉得瑞恩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

五、快乐阅读

梦想的力量

每人的内心深处,

都蕴藏着神奇的火花。

它会点燃梦想的火,

那自信自强的力量。

自从人类之初。

就使不同种族的人们团结一心。

你有高远的意志,

你有执著的精神,

命运,就握在你自己手中。

所有的孩子们啊!

当你们踏上这个星球,

梦想就带给你们希望和激励。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生命,

都有不平凡的魅力。

所有的人们,

都会有不平凡的壮举。

看圣火生生不息,

梦想的力量在会聚,

我们应该焕发火一样的生机,

世界将其最珍贵的无私赐予,

使我们超然于芸芸万物,

更有梦想的力量使我们会聚在这里。

我们应该焕发火一样的生机,

世界因希望与和平而和谐统一。

我们祈祷它永远这样美丽,

梦想的力量使我们在这里会聚。

我们都拥有如此神奇的力量。

所有的兄弟姐妹啊!

或许我此刻才发现,

那些可望不可限的梦如今就在手边。

梦想的力量,

无形无边信念,

给你征服恐惧的勇气。

不管你身在何方,

去摘取属于自己的明星吧!

因为你有梦想的力量!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或给词语造句:

魅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梦想的力量有多大?你能从诗歌中找出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梦想的力量》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 第十二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能力目标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3.情感目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板书“梦想”。

2.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

3.“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并经过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己梦想的实现做出努力。同学们,现在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

4.同学们的梦想都非常美好!希望你们能够时刻记住自己的梦想,并使梦想转化成前进的动力。因为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板书,完成课题)

5.现在就请你来阅读一个真实的故事,去感受梦想的力量。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扫清阅读障碍。

学生提出在阅读课文时遇到的字词障碍,教师集中解决具有代表性的字词障碍。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三、合作学习

(一)自由朗读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

1.学生交流对课文整体感受(理解故事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说一说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2.根据文章的内容、写法设问,质疑解难。

(二)重点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学生点评。

找出描写瑞恩言行的句子,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瑞恩:富有爱心,具有超人的毅力,恒心。(例子略)

四、探究学习

1.文中有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

2.在这些出乎意料之处你想到些什么?

3.瑞恩以及文中其他人物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教师要顺势指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练习有感情的朗读,使瑞恩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立起来。

五、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和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了事情的经过。

瑞恩梦想的实现大体经历了三个步骤,一是筹集70块钱,二是筹集2000块钱,三是筹集买钻井机的钱。这三个步骤对瑞恩来说如爬山,一步比一步艰难,瑞恩的梦想,瑞恩的善良,瑞恩的同情心面临着一次比一次愈加严峻的考验,作者是如何将这三次筹款写清楚、写具体的,这正是学生需要向作者学习的表达方法。

要引导学生认真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归纳,不要包办代替。

五、拓展与延伸

1.谈谈对你对题目——梦想的力量的理解。

2.谈谈自己的梦想。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 第十三篇

教材简析:

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梦想的力量在课文中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小瑞恩的梦想不仅鼓动着他本人前进的风帆,激励着他克服重重困难,坚定执著地为达到梦想的彼岸而奋斗;同时也感动并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其中,最终使梦想成为现实;这个梦想的实现也使安格鲁的村民们对瑞恩以及加拿大人民感激不尽,从而增进了加非人民的友谊。

文章在写作上,虽只是对事件进行了叙述,但却让人读着无比感动。这感动来自于每一个文字的描述,来自于对瑞恩表现的描述,来自于对瑞恩语言的描述,来自于对人们行为的描述……虽是白描,却融情于叙,是学生体会感悟的好素材。

教学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募捐、水泵、颠簸、迫不及待、一声不吭”等词语。

2.通过想象拓展、联系自己的生活、有感情朗读等手段,设身处地地感受瑞恩的内心想法,感受瑞恩对非洲人民深深的关怀,体会到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

3.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激励学生超越自我,实现梦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想象拓展、有感情朗读等手段,读懂重点句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

难点:

理解“梦想的力量是如此巨大”。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阅读江菲发表在《中国青年报》的原文《梦想的力量》。

教学过程:

一、交流各自的梦想

1.(板书:梦想)说说什么是梦想。

“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人们通过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

2.说说你的梦想是什么。

同学们的梦想都非常美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跟梦想有关的文章,感受梦想的力量。(完成课题板书)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梳理归纳:

(1)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

(2)这个梦想是怎么实现的?

(3)这个梦想力量究竟有多大?

二、走进瑞恩的梦想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读完后,找出文中有关瑞恩梦想的句子,划出来。

交流,出示,齐读。

(在交流时,随机理解“迫不及待”,并读出相应的语气。)

“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那我来攒钱买钻井机吧。”……“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2.理解梦想产生的原因

(1)瑞恩为什么会有这样强烈的梦想呢?特别是老师的话中的哪一句深深地触动了瑞恩的心?(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

(2)出示非洲孩子缺水的资料。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11亿人口缺水,而南非洲就有2/3的农村和1/4的城镇近3.3亿人口缺水,整个非洲缺水人口达4亿,占非洲总人口的66%。近年来,非洲旱灾频发,因饮用不清洁水引发的各种疾病,每年都要夺走数以百万计非洲人的生命。有关专家估计,非洲缺水问题还有可能继续恶化和蔓延。

非洲的安格鲁地区长年干旱。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外的一处池塘。这里常年有1/4学生患有霍乱、伤寒和其他严重的水生寄生虫疾病。3.1万多居民,却没有一名医生,1/5的孩子在5岁前就死掉了。

读了这段话,你最大的感想是什么?你有什么话想说?

在这样一个严重缺水的环境里生活,非洲的孩子最渴望——

(设计理念和意图:通过课外资料的拓展和补充,使学生了解到非洲缺水的严重和受污染的水对非洲人民生命健康的威胁,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为深入理解瑞恩的梦想作好情感铺垫。)

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指导读出瑞恩的决心大,语气坚。

知道非洲的孩子处境是这样的艰难,水对他们是这样的重要,6岁的瑞恩才会有这样有一个梦想(回读梦想的句子)

于是刚一放学,他便迫不及待地冲进家对妈妈说

在学校里,他下定决心对自己说

当一位工程师告诉他:“如果有一台钻井机,凿井的速度就快多”时,他声音很小,但很坚定地说

因为他对非洲的孩子充满了——(爱心、同情心)(板书:爱心)

三、探究“实现梦想之路”

1.一个年仅6岁的加拿大孩子,要为遥远的非洲孩子挖一口井,还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这谈何容易?要想把梦想变为现实,必须——(要有行动,付出巨大的努力)。

2.快速默读课文,思考: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实现的?

3.交流,讨论。

(1)瑞恩为攒够70元钱,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课件出示:

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哥哥和弟弟都出去玩了,瑞恩干了两个多小时。妈妈“验收”后,往饼干盒里放了两美金。几天后全家人去看电影,瑞恩一个人留下来擦了两个小时窗子,又挣了两美金。爷爷知道了瑞恩的梦想,雇他去捡松果;暴风雪过后,邻居们请他去帮忙捡落下的树枝;考试取得好成绩,爸爸给了奖励…… 瑞恩把所有得到的钱,都放进了那个饼干盒里。

①这些额外的家务活对只有6岁的小瑞恩来说太不容易了!仔细读读这段话,一边读一边用心,这段话中的哪些词句深深地触动了你的心,或者使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感受到了什么?

②创设情境:读着,我非常感动,因为

读着 这个词(句)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情景

随机采访:假如你就是小瑞恩,你费力地拖着笨重的吸尘器,一干就是两个多小时,累吗?你想过放弃吗?你是怎么想的?

全家人都去看电影了,你一个人留下来,难道你不想去吗?你心里想

北风凛冽,天寒地冻,难道你不想呆在屋子里暖和暖和?因为

(板书:不懈努力)

③老师从课外了解到,为了筹集这70元钱,瑞恩是从1月份开始做额外的家务活的,课文告诉我们他一直坚持到(4月下旬),也就是说,瑞恩整整坚持了4个月。

在这4个月里,他放弃了玩的时间,放弃了玩的机会,遇到困难,瑞恩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对自己说——(回读梦想的句子)

他坚持不懈地做着每一件事,就是为了完成自己心中的梦想(回读梦想的句子)

(设计理念和意图:阅读教学要求注重朗读的指导,注重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对瑞恩梦想的句子,我采用了复沓回环的处理方法。第一次找出句子,初读感知;第二次在了解非洲严重缺水的情况后再读,感受瑞恩梦想的强烈;第三次在想象瑞恩干家务活的情景后又读,体会瑞恩对梦想的执着和坚定。三次朗读,三次回环,既培养了语感,又受到情感的熏陶,使学生的情感螺旋式上升。)

④ 做了4个月的额外家务活,终于攒了70元钱,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板书:水泵)他还在继续努力吗?从哪里知道的?

瑞恩还小,他不知道2000元是个多大的数目,他只是兴奋地说:“那我再多干些活来挣更多的钱吧!”

一声不吭的瑞恩突然说:“那我来攒钱买钻井机吧。”他的声音很小,但很坚定,“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 板书:筹集2000元(打一口井) 筹集买钻井机的钱 ]

从板书上,你有什么发现?

他需要筹集的钱越来越多,需要付出的努力也就——(越来越大)。瑞恩动摇了吗?

读出瑞恩的坚定。(试读。指名读。)

让我们一起读出瑞恩的心声(齐读)。

(2)同学、老师以及其他人的支持

①2000元,是个不小的数目。如果让瑞恩通过干活来攒够2000元,实在是太难了。可是后来,在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里,瑞恩居然就筹齐了打一口水井的钱。这是因为——(他还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在课文中找出你的依据。

a.妈妈的一位朋友被瑞恩的执着感动了,她决定帮这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于是她把瑞恩的事写成文章,登在当地的报纸上。很快,瑞恩的故事传遍了加拿大。

想像:当人们在报刊、杂志、电视电台中听到瑞恩的故事后,他们会怎么想,怎么做?

引读:大家都被瑞恩的梦想所感动,积极伸出援助之手。于是——

b.一周以后,瑞恩受到了一张25元的支票。没过多久,另外一张支票寄到了。从此以后,瑞恩不断收到捐款,在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里,瑞恩筹齐了可以打一口井的钱。

c.瑞恩的老师没有想到,一个孩子能有这么大的决心。她号召班上的同学加入捐钱打井的行列,还通过有关部门,使瑞恩和同学们跟非洲的孩子们通上了信。

(3)小结:帮助瑞恩实现梦想不仅仅是钱,更是人们的同情心和爱心。心与心相连,爱与爱汇聚,于是,瑞恩的梦想变成了大家共同的梦想,瑞恩的爱心感染和带动了大家的爱心。最后,瑞恩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板书:共同梦想 爱心汇聚)

四、感悟“梦想的力量”

1.朗读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感受梦想成功的喜悦。

瑞恩的第一口井终于建成了。20xx年7月,瑞恩和爸爸妈妈坐着卡车,一路颠簸来到了乌干达的安格鲁。

我们一起读读他们和非洲孩子们相见的情景吧!(学生齐读15-16自然段)

2.写话练习。

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此时此刻,如果你就站在井旁,看着清澈见底的井水,你会说些什么呢?(自由选择一个人物写)

如果我是瑞恩,我会说——

如果我是瑞恩的父母,我会对瑞恩说——

如果我是非洲安格鲁的孩子,我会对瑞恩说——

如果我们是非洲人民,我们会真诚地对加拿大人民说——

(设计理念和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利用角色体验和想象写话,引导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写中抒情,读中蕴情,说中表情,激励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在交流讨论中,学生将感受到“瑞恩的井”在安格鲁村民的生活中产生的巨大作用和“喝洁净的水”给非洲的孩子带来的变化。下一环节——突破难点“感悟梦想的力量”,自然也是水到渠成了。)

3.感悟梦想的力量

(1)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课文上这位老人说的话。

是啊,水就是生命。水井,给非洲的人民带来了福音。他们能喝上洁净的水,身体健康得到保障,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瑞恩和我们的加拿大朋友),归功于——(瑞恩的梦想)。

(2)补充介绍:2001年3月,“瑞恩的井”基金会正式成立。一年以后,“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为非洲的8个国家打了30口水井。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心愿鼓舞了全世界六十多个国家的成年人,帮助瑞恩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人们纷纷解囊相助。到2003年初,“瑞恩的井”基金会有七十多万加元,已经在非洲挖了70多口水井。

(3)课件出示: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

男女生读。齐读。

(4)思考:梦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体现在哪里?

4. 读了瑞恩的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准备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呢?

(设计理念和意图:新大纲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此环节的设计,意在激励学生超越自我,实现自己的梦想。)

5.广告说得好:心有多宽,天空就有多远!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精彩!

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同学们,为实现我们的梦想不懈努力吧!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精优范文为大家整理的13篇《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

41 7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