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优范文 > 学习读书 > 学习方法

心理学 心理学基础知识重点【最新8篇】

时间:

学习心理学,会更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原因,了解了,自然就不会盲目也不会焦虑。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这里是勤劳的小编给家人们收集整理的心理学基础知识重点【最新8篇】,欢迎阅读。

基础心理学知识要点 篇一

1、中国古代心理测量简述:

(1)公元六世纪初,南朝人刘勰的著作《新论·专学》中提到了类似现代“分心测验”的思想。

(2)在中国古代,“七巧板”是很常见的一种儿童玩具,其实它可以作为创造力测量的工具。

(3)中国古代心理测量的思想中包含着典型的东方文化特点:定性描述及带有道德判断色彩。

2、中国近代心理测量的出现:

(1)1916年,樊炳清先生首先介绍了比内-西蒙智力量表。

(2)1920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南京师范学校建立了我国最早的两个心理学实验室,廖世承和陈鹤琴先生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设心理测验课。1921年,他俩正式出版《心理测验法》一书。

(3)1922年夏天,中华教育改进社聘请美国教育心理测验专家麦考尔来华讲学。

(4)1924年,陆志韦先生发表了《订正比内西蒙智力测验说明书》,30年代又与吴天敏再次做了修订。

(5)1931年由艾伟、陆志韦、陈鹤琴、萧孝嵘等倡议,组织并成立了中国测验学会。

(6)1932年《测验》杂志创刊。

(7)至抗战前夕,由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制定或编制出的合乎标准的智力测验和人格测验约20种,教育测验50多种。

3、中国现代心理测量的发展:

(1)1936年,苏联在批判“儿童学”时扩大化,心理测验也被一概禁止。

(2)从1978年北京大学首建心理系开始,心理测验才重新得到恢复。

(3)1979年,林传鼎、张厚等以国外资料为参考,编制了少年儿童学习能力测验。

(4)1980年初,北师大心理系开设了心理测量课。1984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五届全国心理学年会上,成立了心理测验工作委员会,加强了测验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4、科学心理测验的产生:

心理测验的产生,是出于实际需要。最初,人们用测验,是因为要治疗智力落后者和精神病病人。

(1)法国的医生艾斯奎罗第一个把智力落后与精神病分开。他认为,精神病以情绪障碍为标志,不一定伴随智力落后,而智力落后则是以出生时或婴儿期表现出来的智力缺陷为主要标志。

(2)50多年后,法国的心理学家比内提出应该从正常学校学习的儿童中筛选出不适应的儿童,安排在特殊的班级里学习和教育。此举动导致了心理测验史上重大事件的发生--第一个智力测验的诞生。

(3)实验心理学的诞生是心理测验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实验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还给心理测量带来了另一个副产品:严格的标准化程序。标准化是现代心理测验的重要评价指标。

5、西方早期的心理测验尝试:

(1)弗兰西斯·高尔顿是第一个倡导心理测验的人。他于1884年在伦敦国际博览会上专门设立了一个“人类测量实验室”。他的这一举动是心理测验史上第一个大规模系统地测量个体差异的尝试。

(2)高尔顿还是使用评定量表和问卷法的先驱。并且他发展了分析个体差异资料的统计方法,不仅扩充了古特列特的百分位法,而且创造了粗浅的相关计算法。

(3)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1980年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于《心理》杂志上,这是在心理学文献中首次出现“心理测验”一词。

6、比内-西蒙量表的诞生及心理测验的发展:

(1)1904年比内为了鉴别弱智儿童,他与西蒙合作编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科学的智力测验--比内-西蒙量表。1905年,他在《心理学年报》上发表了文章《诊断异常儿童的新方法》,介绍了该量表,历史上称为“1905量表”。从此,比内-西蒙量表宣告诞生。

(2)比内-西蒙量表自1905年发表后,比内和西蒙亲自主持过两次修订,一次在1908年,一次在1911年,此时比内已不幸去世。

(3)1905年量表主要强调的是判断、理解和推理能力,也就是比内认为的智力的基本组成成分。1908年版的量表删掉了1905年版中不合适的题目,增加了新题目,题目总数大59个。所有测验题目按年龄分组,从3 ~ 13岁。测验的结果用“智力水平”来表示。人们常叫它为“智力年龄”。它表示一个儿童能完成何种年龄水平的儿童所能完成的测验。

(4)最有名的是1918年出版的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推孟教授修订的“斯坦福-比内量表”这一量表首次使用了“智力商数”的概念,简称为IQ,是心理年龄和实际年龄的比值。

(5)比较有名的几个测验。

1智力测验:推孟的研究生欧提斯编制的团体智力测验,2后在次基础上发展出美国陆军用甲、乙两种测验。有基于因素分析理论编制的测量多项能力的韦克斯勒的儿童智力量表。还有桑代克编制的标准化教育测验。

2人格测验:1917年武德沃斯设计的“个人资料调查表”。1912年问世的罗夏克墨迹图测验(RIT)和于1943年首次出版,由哈撒韦和麦金利编制的目前影响最大的MMPI-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

7、测量是:

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测量就是确定一个事物的属性的量多少。因此,我们所指的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采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事物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

8、测量的要素是:参照点和单位

参照点:它可以分为两种,

一是绝对的零点;

二是相对参照点。最理想的参照点是绝对零。心理测量中所用的参照点都是人为的,因而测量的结果常常不能以“倍数”来解释。如IQ = 100的人IQ = 50的人的智力的两倍。

9、量表是:

就是有参照点和单位的连续体。

10、量表的种类有:

量表是由人来制订的,依单位和参照点的不同,量表的种类也不一样。根据测量精度高低,斯蒂文斯将量表分为四个水平,由低到高分别为: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等比量表。

种类定义特点备注

(1)命名量表只是用数字来代表事物或对事物进行分类。命名量表中的数字没有任何数值意义,不能作量化分析。无大小意义,只表明类别。无参照点和单位。无法比较大小或进行任何数学方法运算。

(2)顺序量表表明类别的大小或某种属性的多少。主要用于分等论级和分类。数字仅表示等级并不表示某种属性的真正量或绝对值。无参照点(没有绝对零度)和单位。无法进行数学方法运算。

(3)等距量表存在大小关系。无绝对零度,但存在相对零点。可以进行数学运算,有相等单位。

(4)等比量表是最精确的测量。大多是物理量表。而心理量表只能达到等距量表水平。可以知道事物之间的某种特点上相差多少及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有相等单位和绝对零点。可以进行数学运算。

11、心理测量是:

就是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反映在人的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征,依确定的原则进行推论和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12、著名的心理测验学家安娜斯泰西认为:

心理测验实质上是行为样本的客观和标准化的测量”。

这一定义包含有至少三个基本要素:行为样本、客观测量和标准化。心理测验要测量的是心理特征,但它要通过测量人的行为来实现,从行为测量中来推知心理特征。这就要找有代表性的少数行为作为全部行为的样本。

13、关于心理测量中的标准化:

心理测量要做到客观必须在测验编制、实施、评分、解释过程中减少主试和被试的随意性程度。标准化的测量是测量客观性的根本保证。

14、心理测验的性质:

间接性、相对性、客观性。

15、心理测验的种类:

(1)按测验的内容分:能力测验(智力测验、反应能力测验);学绩测验,如成套的成就测验;人格测验如EPQ、MMPI等。

(2)按测验的对象特点分: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

(3)按测验表现形式分:文字测验(纸笔测验)和非文字测验。

(4)按测验的目的分:描述性测验、诊断性测验、预测性测验。

(5)按测验的时间分:速度测验和难度测验。

(6)按测验要求分:有最高作为测验和典型行为测验。前者要求被试尽可能作出最好的回答,而且有正确的答案。能力测验、学绩测验均属此类。后者要求被试按照日常习惯回答,无正确答案,所有人格测验均可称为典型行为测验。

16、心理测验的功能:

(1)从实际应用角度看:选拔人才、岗位安置、诊断、评价、辅助咨询。

(2)从理论研究角度看:搜集资料、提出和验证假设、实验分组。

17、正确的测验观:

(1)测验是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是决策的辅助工具。

(2)心理测验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心理测验的最大问题是理论基础不够坚实。

(3)科学地看待测验,防止乱编滥用。

18、错误的测验观:

测验万能论、测验无用论、文化公平测验(只有相对的文化公平,没有绝对的文化公平)、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

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篇二

晚饭后我感到自己有点不正常,静静地坐在书房什么都不想干。往日热情此刻消失殆尽,我不由地想这可能是上了一天变态心理学正常感觉。

给我们上变态心理学的是柯茂林博士。他一开口我就吃惊,他说话语气神态活脱脱就≮www.jingyou.net≯像一个精神失常患者。应该说变态老师讲变态课还是很到位的。晦涩难懂的专业课他用大白话解释得清清楚楚。

可以说我们这些暂时正常人同所谓精神失常患者只有度的差异没有质的区别。客观世界失常的现象造就一大批精神失常的人。一个人能够战胜生活各种不正常现象给自己精神刺激保持平衡心态就很不容易了。我们都有幻觉和妄想,只不过我们能够走出来罢了。能够健康正常活着真是不可多得的幸福。

为了能更好生活,我必须完成每日目标。我必须结束目前这种变态状况,打起精神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篇三

通过这段时间对管理心理学的学习,使我了解了有关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学会了通过对他人心理的分析而更加了解、接近他人。也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因素是影响组织管理中人的行为差异的重要心理条件之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爱好、兴趣及个性特征,这使人眼中的事物被打上了主观的烙印,这也就是为什么不同的人对于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管理主要是针对人的管理,所以管理学必须涉及个体行为的管理问题。人的个性是个体行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有了解了人的个性差异,做到人尽其才,管理工作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每个人都会形成自己待人处世的态度,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工作行为和生活方式,因此在管理活动中,必须重视态度的作用。目标管理的概念扩大到整个企业,它是通过上下级共同参与制定企业目标,使个人从中受到激励,共同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并检验目标实施情况和事实结果的管理方法,今天,目标管理已成为一种激励技术,成为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一种有效形式。职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对于工作效率有重大影响,人的智力、体力的发挥,不但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健康的心理作为前提条件,所以我们应该了解有关职工心理健康的知识,创造有利于职工心理健康的工作环境和心理环境,这是现代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人是社会性的,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人不能独立的生存,他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团队中,个人在团队中的行为,同他在独自一个人时的行为是不同的,有其特殊的规律。现代社会是信息的社会,信息把许多独立的个人,团体贯通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信息沟通是交流意见,传递感情,协调人际关系所不可缺少的手段,沟通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管理者,首要的一个任务就是有效的沟通。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生活,人在社会实践和团体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与他人发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使人们团结一致,协调工作,提高劳动生产率。

合作、竞争和冲突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合作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和手段,同时,当人们具有不同的目标和利益时,对稀有资源的争夺,就产生了竞争和冲突,如何管理和控制这些竞争和冲突,是管理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管理心理学》是一门专门研究管理活动中个体、团体、组织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强调以人为中心和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理念,协调组织与团体的人际关系,改善组织与环境条件,改进领导与管理方法,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组织目标和促进组织与人员发展。

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篇四

上周五的时候,同事说,下周有我来代表语文组来汇报学习心得。没怎么想,就答应了。可是没想到答应好答应,真地做起来还真不好弄。

我的想法是把自己当年划的句子整理出来。可是整理一会儿就不行了。当时划了八百条,那整理起来不就麻烦大了。而时间又极其有限。决定整理到第六章。结果真的整理到第六章,已经是周二了。湛老师说,周四必须东西要出来。因为周日出去的缘故,周二上了六节课。所以回到家,整理了四十几条就睡了。周四要去听课,也就是青浦讲座,所以周四的课掉到了周三,又是六节课。但是资料还是没出来,可是自己身体吃不消,于是从十一点左右开始睡,睡到十二点,起床,工作到四点。把摘录做完了。其间老婆打电话来,对私自买躺椅表示了愤怒。

周四上午两节课。第三节上完之后,扒了几口菜,就和同事们往人民广场赶,可是还是迟到了十分钟。回到上海五点半,回到家将近七点。放松了一会儿,决定先睡觉。写完随笔,睡到一点,然后起来写发言稿。一直写到六点。赶到学校给孩子们放三国,自己接着写。第一节课没有写,没电脑。下面三节课就好多了。到中午吃饭的时候,终于稿子写好。说是三四五三章,可是自己发现第五章是整理不出来了。吃完午饭,抓紧搞ppt,结果搞到第一节结束才勉强赶出来。人已经疲惫不堪,自己稿子上写得什么东西也不知道了。又抓紧再看两遍。两点三刻下去,结果教室里一片狼藉。管理人员不知道在哪里。

我讲了半个小时不到一点。只讲了预设的一半左右。只讲了一个词,学习。实话实说,下面听懂的绝对不超过五个人,其中还包括华师大的俩个专家。同志们没有兴趣,我说的又是一大堆术语。同志们给面子,不出声。可是我实在是看不到互动的感觉。后来教授又作了一个简单的点评。

自己感觉还可以吧,至少自己又相当于复习了一遍。其他人不作评论,根本就没听,也没兴趣评。就当自己痛快嘴吧。

讲完了,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顿时轻松了很多。今天晚上看电视,看小说,睡觉。

基础心理学知识要点 篇五

1、效度是指:测验能测量到所要测量的对象的程度。这一定义包含着两层含义:测验测量什么?测验对测量目标的测量精确度和真实性是多少?

2、效度的公式为:rxy=SV2/SX2它是与测量目标有关的真实分数方差与总方差的比率。其中rxy是常用的效度表示法;SV2是“有关的真实方差”,也就是由测验所要测量的心理变量引起的方差,也叫有效方差;SX2是总方差。

3、信度和效度的差别是:两者所涉及的误差不同:信度仅考虑偶然的随机误差占测验总变异的比例,效度则还包括与测验无关的但稳定的测量误差。

(1)信度是效度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2)效度是受信度制约的。

4、效度的性质:效度的真实含义是指测验结果的效度,也就是测验结果的准确程度。

(1)效度具有相对性。

(2)效度具有连续性。测验的有效性只有程度上的差别。

(3)效度也不是直接就可以测量到的,它是从已有的证据推理而来的。

5、效度的种类:内容效度、构思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

6、效标关联效度是指:测验总分数与外在标20、准(效标)之间的相关程度,反映的是用测验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境下行为的表现如何的有效性程度。由于外在标准成了考察测验有效性的参照标准,因此简称为效标。

7、阿斯丁把效标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理论描述水平的“观念效标”,二是操作定义水平的“效标测量”。

(1)观念效标是效标的理论定义,效标测量是效标的操作定义,效标测量必须能真正反映观念效标。

(2)效标测量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客观性。为此因做到:

1.避免偏见影响效标测量,特别是以等级评定为效标4测量时,评分者的主观偏见会有很大影响。

2.防止效标污染,即指个人的效标因评定者知道个体的测验分数(也叫预测源分数)而受到影响。

8、常用的效标:学业成就、临床诊断、实际工作表现、特殊训练成绩、效标团体比较、先前有效的测验、等级评定。

9、同时效度:它的效标资料是和测验分数差不多同时搜集的。一般情况下,它可以代替预测效度。

10、预测效度的效标是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才获得的,预测效度反映的是从测验分数预测任何效标情境或一段时间后被试的行为表现的程度。

11、构思效度就是:心理测验对某一理论概念或特质测量的程度。因此,研究构思效度就是要搞清楚:测验测量的是什么构思(概念或特质)?测验分数的变异中有多少来自于测验的理论构思?构思效度是没有单一指标的,它是由各方面证据累积起来作出评价的。院

12、确定构思效度的基本步骤:建立理论框架、根据理论框架推演出有关测验成绩的假设、用逻辑或实证的方法来证明假设。

13、确定构思效度的方法:测验内部的方法、测验间的方法、效标效度的研究、实验和观察法验证。

(1)测验内方法:这类方法是通过研究测验内部结构来界定理论构思,从而为构思效度提供证据。

(2)确定方法是:分析测验的内容效度和测验的内部一致性分析。测验的内部一致性可以由分半信度、α系数、KR20或KR21等指标来衡量,它们考察的是测验题目是否同质,分测验与总测验是否一致或同质,这些都可以证明测验所测量的构思是否合理,因而构成了证实构思效度高低的证据。

(3)有时分析被试对题目的反应特点也可以作为构思效度的证据。

(4)测验间的方法:通过分析几个测验间的相关关系,找出其共同之处,进行推断这些测验测量的特质是什么,也可以确定这些测验构思效度如何。最简单的方法是计算两种测验之间得分的相关。区分效度是构思效度的又一个证据。因素分析法也是建立构思效度的常用方法。

(5)实验法和观察法证实:观察实验前和实验后分数的差异也是验证构思效度的方法之一。

14、内容效度是指: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总体取样的适当性程度。因为这种效度主要是考察测验的内容,因此叫内容效度。

(1)要想使测验的内容效度高,必须又两个条件:内容的范围或行为总体必须界定名确;测验题目应该是所界定的内容范围的代表性样本。

(2)内容效度的确定方法:专家判断、经验判断、统计分析法。

15、表面效度是指:一个测验看起来好象是测量所要测的东西的程度。换句话说,当那些未经过训练的被试或测验应用者认为某测验是有效的测验时,该测验就有表面效度。

16、效度的指标是指:效标关联效度和构思效度的的指标。效度指标一般有:效度系数、统计推断参数、预期表等。

17、效度系数:它是最常用的效度指标,尤其是效标关联效度。它是以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来表示的。效度系数的实际意义常以决定性系数来表示,表达式是rx2y,效度系数的平方就是决定性系数,测验正确预测或解释的效标的方差占总方差的比例。

18、效度的其他指标:一些描述不同团体的差异的统计指标(参数)也可以作为效度的指标,比如:t考验、F考验、重叠百分比等。

19、效度的影响因素:测验本身的因素、测验施测的样本的性质、效标的性质等。

(1)对于测验本身因素又可分为:测验题目的质量、测验的长度、测验实施中的干扰、被试的因素等。

(2)样本的性质:

影响之一是:不同的团体对同一测验的反应可能会不一样,因被试的背景不同,对测验的题目可能采取完全不同的方法来回答。

影响之二是:同一个测验,效度团体的性质不同,效度也会有很大差别。效度团体的性质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智力水平、动机、职业等有关的特点,1这些性质特点使测验对不同的团体具有不同的预测能力。故称为干涉变量。

影响之三是:样本团体的异质性。其他条件相同的时候,样本同质性越高,效度越低。

基础心理学知识要点 篇六

6、7岁到12、13岁是儿童开始进入小学学习的时期。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期。在小学低年级,儿童号具有明显的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而到高年级则随生理年龄变化逐步进入青春发育期。在教育的影响下,小学儿童的认知能力、个性特点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并呈现出明显的协调性和过渡性的特点。

童年期的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学习成为主导活动

儿童入学后学习逐步取代游戏而成为主要的活动形式,并对儿童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在学校学习与幼儿园游戏有很大不同,这里的学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社会义务活动。

(2)逐渐掌握书面用语

幼儿期口语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转变为小学后书面语言成为的学习专门对象。

(3)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幼儿期具体形象思维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占主要地位,入学后,随着所书面语言的掌握、知识范围的扩大、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快速发展,主要表现为掌握概念、判断推理等。

(4)有意识地参加集体活动

入学后儿童的活动都是以集体为单位进行的。在这些与同学的交往中,儿童逐渐发展起集体意识并掌握基本行为规范。

心理学入门知识点 篇七

1,学习的一般概念

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由于反复地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改变。

敏感化和习惯化也是由于经验引起的行为变化,但这些变换是暂时的。

敏感化是指有机体对环境中的某一特定的刺激更容易作出反应。

习惯化是与敏感化相反的过程,它指当一个特定的刺激单纯地反复出现时,有机体对这个刺激的反应将逐渐减少。

但当敏感化和习惯化是由复杂刺激引起的,而行为改变成为持久的改变时,也可以称为学习。

2,学习的分类

加涅根据学习的复杂程度,将学习从简单到负责分为八类。

包括:

信号学习,即经典条件作用的基础上形成,对信号刺激作出的某种特定的反应。

刺激-反应学习。

系列学习。

又称连锁学习,将一系列刺激-反应动作按一定系列联合起来。

言语联想学习。

多种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问题解决学习。

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又根据学习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3,学习理论

一般学习理论分为两个主要的流派:联结主义学派与认知学派。

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注重学习中的刺激和行为反应,因此叫做“刺激-反应”理论;而认知学习理论注重学习发生的内在机制。

联结学习理论的两个主要理论为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其代表人物分别是巴莆洛夫和桑代克,斯金纳;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苛勒和托尔曼。

经典条件作用理论中,条件反射形成的基础是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多次重合或相继出现,条件刺激通过这一方式与无条件反应建立暂时联系,从而形成经典条件作用。

桑代克提出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通过不断的尝试,发现并保留正确的尝试,从而完成学习过程。

桑代克还提出了学习的效果率,即学习的形成受到学习行为结果的影响。

在操作性条件作用中,行为的结果-强化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

斯金纳将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行为带来的令人愉快的结果,而负强化是行为使得某种令人厌恶的刺激停止。

两种强化都会促进增加行为再次发生的概率。

通过对强化进程的不同安排,可以精确地控制学习行为。

除了强化以外,行为还可以带来令人不快的结果,这叫做惩罚,惩罚将减低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

在两种条件作用中,都存在消退,分化,泛化,二级条件作用等现象。

认知的心理学家指出,联结学习确实可以解释一些简单的学习行为,但是在解释学习者,尤其是人类的复杂学习行为时并不令人满意。

认知心理学家们更关注刺激-反应的中间过程,即学习的内在机制。

格式塔心理学反对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完整的过程,它是通过学习者重新组织或重新建构有关事物的形式而实现的。

苛勒用“顿悟”学说解释学习行为。

“认知-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托尔曼通过迷津学习的实验,提出认知地图的概用以解释个体在空间内的为学习。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而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得到改造。

学习过程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建构就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

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

他们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

动作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定的动作方式。

根据不同的纬度,将动作技能分为连续技能和非连续技能,封闭技能和开放技能,精细技能和粗大技能。

动作技能是在学习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动作技能在形成的各个阶段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主要包括:认知-定向阶段,动作系统初步形成阶段,动作协调和技能完善阶段。

已经形成的技能具有几个特点:意识控制弱;整个动作趋于自动化;反馈方式主要是内反馈;动作稳定灵活;建立起了协调的运动模式。

练习是指在反馈作用的参与下,反复多次地进行一种动作。

练习在动作技能的学习中有重要作用。

技能学习进程中,学习初期进步较快,成绩提高明显;学习一段时间以后,有时会出现成绩提高停顿的“高原现象”;练习进程不均匀,练习效果呈波浪式;练习存在个人差异。

确定练习的目标、灵活运用整体和分解练习、恰好安排练习时间,注重获得练习的反馈。

在这样的条件下,练习的效果才可以达到最好。

先学习的技能对后学习的技能产生影响,这一现象叫做迁移。

积极的影响是正迁移,消极的影响是负迁移。

当不同的技能之间有着共同的成分或由相同的原理支配时,容易发生正迁移现象;当两种技能在结构上很相似,但其中某种成分要求相反的动作方式时,容易发生负迁移现象。

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篇八

什么是管理心理学?从最表面的意思来理解就是管理学和心理学的结合。管理不仅是对他人的管理同样也是对自己的管理,而心理学指的就是对人的想法的一种思考。可以说管理心理学也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我的职业发展我认为就应该从我们现在的生活中说起,因为现在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投资。 生活中需要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教会我们如何与他人进行相处,教会了我们与他人进行相处的技巧。从第一节课的《杜拉拉升职记》到最后一节课的《非你莫属》。从这两个视频中我学到的是与人相处的技巧,杜拉拉通过一系列的与人相处的技巧,得到了升值。非你莫属中的女学生通过和邵刚老师的互动,和各个企业boss的互动最终拿,到了“优胜教育”的offer。她们都有用到了管理心理学的技巧,很巧妙地与人进行相处,得到了很好的收获。在和同学相处的过程中,运用管理心理学可以很好的知道他人的需求,得到他人的认可,对自己在大学中有一个多姿多彩的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学生会管理工作需要管理心理学

在高校中从事一些管理的工作对我们未来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做用,可以让我们在求职的工程中有着很大的优势。高校学生会工作以人才为核心,管人先关心,高效的管理既要提高工作效率 完成工作任务,又要理顺人心,增强主席团、各部门成员成长与发展的力量,解决工作中认为的各种疑难杂症。这就对学生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管理者能够更好地知人、识人与用人,提升管理技能与完善工作方法,紧密结合学生会各部门内部与外部现实情况,将成员心理动机与部门目标完美结合。每位学生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都有自己的成长背景、不同的价值观以及行为习惯。作为管理者知人、识人是首要的任务,而且要将不同价值观的人统一在部门的同一个目标下运作,这就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心理学与管理学的联系被日益重视,心理学对于企业管理和学生部门管理的指导意义主要在于对人的激励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在高校学生会管理中如果能够将心理学完整研究及运动到学生会管理中,不仅会为学生会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也会通过激励提高学生会所有成员的个人价值,从而全面提高学生会的效率,促进学院和学院工作的未来发展。 在学校中与同学相处时需要管理心理学

有的人常常说大学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我很认同这句话,大学中与同学相处得怎么样可以直接影响到我们在工作当中和同事之间的交流。在平时的工作中,给予成员一定程度的自由,上级干部在其中起一个平衡与 决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一种自立精神,使他们真正放手地去做事,管理广大同学的各方面事务。同时,成员以部门为家,就可以向他们提出一种责任感,要求他们承担一定的义务。同学生相处的时候可以留意对方的动作以及说话的神态及表情,更好的和同学进行相处,既能和同学大好关系又能巧妙地把事情办好。

进行人生规划需要管理心理学

普通的一点一滴的生活中都需要管理心理学更不要说我们的人生规划了,所谓的人生规划部也是一种对职业发展的规划吗?通过管理心理学我们知道了要树立很正确的人生观,对自己的未来进行一个规划,教会了我们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通过做从60个行为里面选择10个自己最喜欢的,在从这10个之中一个个进行排除,到最后只剩下一个的活动,我从中认识到了这些品质对自己的重要性,在割舍每一个美好的品质的时候心中都有了很多的犹豫,到最后甚至觉得每一个对自己来说都很重。从中横梁出了再自己的内心中什么是真正的有价值的。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对未来的人生旅途有着重要的作用。管理心理学引领者我们人生前进的道路。

在工作中和同事以及他人相处需要管理心理学

提到了我们的职业,就要和他人进行交流,此时管理心理学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难免要和他人进行打交道,此时懂得管理心理学就能更好的和他人进行交流同时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需要,更好的做好自己该做的做好能帮助别人的事,懂得管理心理学从和人说话的时候就已经取得了优势,在升职的过程中更能比别人多出来机会,由此可见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 总结

管理心理学可以指导我们进行进行人生规划。在人生的道路中,管理心理学可以住我们一臂之力。人是无论对企业还是其他组织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无论哪一种组织,要想有效地发挥它概定的功能和作用,离不开财物,更离不开人这种资源。提到了人这种资源,就一定不能离开管理,也不能离开人们的心理。对所有人是这样,对我们的职业规划更加离不开管理心理学。学到了管理心理学,我可以更好的分析人们的心理,更好的与人进行相处。学到了管里心里学,当我坐上了管理的岗位,可以更好地对人进行管理。学了管理心理学,我可以对职业规划做出更好理解。由此可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在我们职业规划中,懂得心理学的理论,使用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他人的心理,这对我们的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有着非常大的意义。

72 36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