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优范文 > 学习读书 > 毕业论文

大学生就业难论文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论文优秀3篇

时间: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写作大学生就业难论文,精优范文整理分享了3篇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论文。

大学生就业难论文 篇一

【论文摘要】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等教育扩张而出现的,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探讨或研究纷至沓来。

一、劳动力市场理论与大学生就业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大学生就业

李琪应用供求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信息经济学中信息不对称理论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来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她指出,劳动力市场分割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大学毕业生一般会选择进入劳动力供给持续增加的主要劳动力市场而使他们的就业竞争变的激烈,降低就业率;利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市场失灵理论)指出,大学生对企业信息的不完全获得使得50%大学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利用资本有机理论指出,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信息社会的到来,劳动密集型产业部分逐步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其结果是,化工、建材、医药、电子信息等专业大学毕业生相对来说就业机会增加,纺织工业、食品加工工业等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则显的就业困难了。

刘洪银依据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所做的大学生就业调查,通过实证分析法得出结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产生既源于就业的有效需求不足,也源于供给方面的就业意愿与就业能力不足,还源于市场的运行效率低下。其理论分析也依据人力资源开发、市场供求和市场失灵的不完全信息展开。

三、其他理论与大学生就业

徐州工程学院院长沈超从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的角度分别对就业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做总量失衡分析时,他首先也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分析就业,其过程和李琪所做的分析研究是一致的;沈超利用费尔浦斯等经济学家提出的职业搜寻理论把大学生失业归咎于大学生的预期保留工资偏高于实际的市场平均工资,偏高的保留工资会使大学毕业生拒绝诸多的工作机会,增加寻找工作的时间,导致当年就业率降低;依据筛选理论指出,毕业生提供的信号可分为强信号与弱信号。一般而言,学历、专业、学校品牌、性别、是否党员、获奖情况以及体态相貌等都属于强信号;而工作能力、性格特征、人际交往、思想品质等属于弱信号。这便导致对弱信号有更高要求的雇主寻找合适人选的时间增加,也使大学生就业的过程增加,在短期内表现为大学毕业后不能尽快就业。在做结构失衡研究时,作者也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分割和人力资本的理论进行的解释,其中,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李琪所研究仍然一致;其对人力开发理论的应用是,大学生现在为了避免将来转行所导致的专用人力资本的损失,在初次就业时往往对专业性太强的行业选择的比较慎重,使得大学生在这些行业中的就业呈现出供给不足的现象。

四、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其他研究

国内关于本命题的相关研究还有:孙宏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文中从两类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出发,指出大学生偏爱主流劳动力市场却不得不涌向次要劳动力市场的事实,运用劳动力市场的划分模式,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及其复杂性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研究,并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提出了就业对策。李永东、张婷婷的《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教育经济学分析》指出我国劳动力市场现实的二元划分以及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都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马金艳、李娟的《浅谈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供求问题》从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入手,分析了这两个因素是如何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周世学、陈士俊和邓蓓共同撰写的《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分析》,文中从经济学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出发,通过劳动力市场分析指出,大学生不是过剩而是过少,就业难只是经济转型过程中就业结构变化而产生的客观现象。王厚义、黎金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和对策》从需求规律和供求规律的角度解释了高校扩招以来就业问题渐渐进入困境的原因。郝剑琴、王文奎的《强化人力资源社会配置缓解就业难结构性矛盾》选取了西安市2007年第一季度人才招聘会为基本样本,结合多方面进一步调查访问,通过对大学生人力资源市场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启示的定量与定性分析,提出只有在相应的政策引导下和相关的社会服务的基础上,增进招聘单位和求职者之间的认识与沟通,协助招聘单位完善人力资源政策,帮助求职者调整择业方向,才能真正推动大学生人力资源朝向合理的社会化配置方向迈进。吴宏伟、张国栋的《人职匹配理论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将个体独特的人格特征和能力特点与社会某种职业相关联,以求达到人与职业之间的合理匹配。另外值的一提的是,罗育超在他的《基于管理学归因理论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一文中,巧妙的应用管理学的归因理论,也对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形势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关大学生就业的研究还有很多,不再罗列。

五、综述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就业一般是以文献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为主,使读者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有了以个大致的了解,并对所使用的理论进行了必要的介绍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再提出对策或是政策建议。从总体上看,随着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理论研究文献更是相继出现,论文和专著都呈现发展的势头,研究也开始更深入,更细致,更向实用性发展。从研究方法上看,一般采用文献研究、理论分析法,这是必不可少也是最常见的,另外,问卷法和个案研究法也较多的被采用以获取一些一手的数字信息。从内容上来看,主要是研究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性的成因,尽管许多文章一致性的提出了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或是结构失衡,可是现存的研究却鲜有直接从大学生专业对比的角度来分析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鲜有去细细的分析各个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现象,因为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事情是,并不是所有专业的大学生都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就业难是一个局部问题,只不过这个局部的“面积”大了一点。

参考文献

[1]李琪。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7(05).

[2]刘洪银。大学生就业的人力资源市场分析[j].山东纺织经济,2007(06).

[3]沈超,宋言东。我国大学生就业失衡现象的经济学解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7(11).

[4]潘士元,林毅夫。中国的就业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学家,2006(1).

[5]厉以宁。我国中长期就业理论与对策[j].北京大学学报,1981(06).

[6]赖德胜。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原因、现象及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01.

大学生就业难论文 篇二

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这个敏感和重大的话题,就成为主流媒体报道的一个重大主题。最新调查显示,理性、客观、积极的就业报道能够及时满足大学生乃至其亲友的信息需求,在很大程度上起到“情绪稳定器”的作用。反而言之,倘若媒体的就业报道过于追求感性另类、渲染负面信息,就有可能给大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以致产生不可预估的伤害性后果。

那么,主流媒体究竟如何做到理性、客观、积极地搞好大学生就业报道呢?《新安晚报》作为安徽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强的都市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和运作的。

保证“信息传播”及时权威

及时介入和传播有价值的信息,这是对媒体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高要求。媒体是时代变化最敏锐的风向标和感应器,如果不能够及时、准确、积极地介入大学生就业信息的公开传播,保证社会公众尤其是大学生第一时间准确感知到就业环境的各种变化,进而作出必要的准备与应对,就是媒体的失责。

著名传播学者陈力丹曾说过:“人类对目光所及和亲身感触之外的世界的了解,由大众媒体承担。尤其在当下信息成为一种重要战略资源的信息社会,大众传播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就更加显得不可或缺。”事实上,对于新鲜信息的及时传递,本来就是“新闻”的题中应有之意。新闻与信息,须臾而不可分。而信息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不确定性的消除”,这就要求媒体必须为社会公众提供可靠、有效、有用的信息,厘清其对于某个问题或某种趋向的模糊认识,进而正确对外在变化作出准确的判断。

2009年安徽省高校毕业生达到21.5万人,总量比2008年增加1.6万。基于这一严峻形势,《新安晚报》在大学生就业信息传播方面一直给予高度的关注,力求做到“第一重点落脚、第一时间、第一视角解读”。对于涉及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性强、涵盖面广的报道,一般都安排在报纸各版重要位置甚至头版头条刊出。如,2009年2月4日头版头条《安徽出台“促进就业23条”》,超常规拿出整个要闻版进行刊登,对前一天省委、省政府出台实施的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进行全方位关注。而由于种种原因,备受大学毕业生关注的安徽省2009年公务员招考方案迟迟未能出台,《新安晚报》遂安排专门的记者紧抓不放,持续追踪,稍有进展就及时作出报道。2月16日头版头条《我省公务员招考即将启动》、4月14日三版头条《公务员招考信息快公布了》、4月22日头版头条《公务员招考公布具体职位》等,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大学毕业生们的“信息饥渴”。而一旦具体的招考信息公布,《新安晚报》则立即邀请政府部门负责人士、相关领域知名专家等对之进行深度解读,为大学生提供更为快捷、更为全面的信息服务,如4月22日配合公务员招考具体职位而推出的《专家详解公务员招考方案》《“公务员大课堂”正式启动》等报道,深受大学生读者的赞誉。

精心做好“议程设置”

在开展大学生就业报道时,我们深知,有高度的媒体在介入大学生就业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不能仅仅满足于简单的信息送达,而应根据宏观的就业形势,进行必要的“议程设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人生观。这是媒体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经典传播学理论认为,“议程设置”是“媒体力量的工具”。一般说来,媒介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会作为“大事”反映在社会公众的意识中;传播媒介对于某个问题、某个侧面强调得越多,社会公众对于这一问题、这一侧面的重视程度就会越高。上海震旦职业学院新闻与传播系教师马h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年前,企业裁员、减薪、不招聘的新闻充斥着各大媒体的版面,这些过度渲染的新闻报道让很多求职者心理恐慌,让企业的形象也蒙受损害,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

我们通过研究其他媒体的报道,发现一些媒体对于大学生就业的报道“猎奇心理”大于“责任意识”。我们并不反对媒体追求报道独特,但我们认为,在重大敏感话题面前,媒体的责任意识是第一位的。如一些媒体热衷于“大学生巨资整容为就业”“大学生就业不成选择自杀”等个案,经过炒作不断放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负面效应,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如果过度强调危险和威胁,便可能导致社会的恐慌”( 著名传播学者拉斯韦尔)。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负责任的媒体应该冷静思考自身的职能和作用,在不影响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理性地设置一些突出正面、积极、向上等基调的“议程”,鼓励金融危机形势下的大学生“不抛弃,不放弃”,主动向典型学习、向先进看齐,迟早能够登上“开往春天的地铁”。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主要选择正面向上的典型案例进行集中报道、通过“集束炸弹式”的“新闻轰炸”,在某个时间段形成某个“焦点话题”,潜移默化地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去年以来,《新安晚报》推出了一批大学生创业典型,如在太和县租地近千亩的安徽农业大学毕业生任志献、从炮兵学院毕业后养殖兔子的美女高材生李艳等,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他们的创业事迹在报纸上连篇累牍的报道后,报社又联合省教委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专门举办了由这些“创业英雄”主讲的报告会,让他们与大学生面对面,更成为一时的媒体热点。

充分发挥“意见领袖”作用

在对大学生就业报道进行议程设置的过程中,媒体应持有一定的“意见领袖”意识,通过有效的新闻选择,积极发挥重要的中介或过滤作用,将核心信息、鲜明观点传播给社会公众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并对之产生一定的影响,引领社会就业舆论的走向。

新闻的特性,要求媒体在做大学生就业报道时要尽量客观、中立、公正,但这并不意味着媒体必须放弃观点的呈现与舆论的引导。事实上,在面对大学生就业形势整体趋向严峻的过程中,作为社会舆论重要引导力量的媒体,理应通过适当的新闻选择、新闻编排乃至观点呈现,向大学生传递一种积极、主动、鼓劲的信息。这就需要“意见领袖”的培养与介入。

我们知道,媒体具有“社会和谐调节器”的作用,在社会角色分工中承担着联系、协商、沟通等重要功能。在大学生就业报道过程中,媒体要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就是要及时组织、宣传、传递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典型人物、评论作者等的声音,同时也要积极利用自身的权威作用,形成媒体独立的意见以影响社会公众。在这方面,我们是通过三个层面来努力彰显“意见领袖”的作用。

一是通过头版头条、专题报道、规模策划、深度调查、连续报道等新闻运作手段,在某一阶段对大学生就业进行舆论的把握和观点的影响。如《新安晚报》2009年3月开始启动的“创业英雄会”等策划,通过对创业典型批量、规模、正面的报道,传递出“大学生创业并非不可成功”等信息。

二是借助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典型人物等的影响力,在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热点的某个阶段,适时邀请这些“天然的意见领袖”发表观点、进行引导,不断修正和调整大学生对于就业前途的判断力和期望值。如《新安晚报》在2009年全省“两会”、全国“两会”期间就专门邀请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和平、中国科技大学原校长朱清时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出谋划策、积极呼吁,并整理出相关意见递交到“两会”上,为大学生争取更为宽广的就业路径。朱清时一句“生活从来不是直线的,往往人生中最大的机遇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创造的”,激励了无数大学毕业生。

三是在某个具体的就业政策、就业典型、就业现象等出现的第一时间内,邀请对于社会走向具有较深认识与理性判断的评论作者,撰写旗帜鲜明的言论文章,在报纸“时评”版重要位置进行刊发,直接影响社会公众。2009年4月19日,国内各大媒体纷纷报道重庆上万名高中毕业生因感觉到高职、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难,收入低”而放弃高考。第二天,《新安晚报》“时评”版刊发了评论文章《当高考亦不再是平民上升通道》,呼吁“从改变城乡教育的巨大差距开始”,“重构底层民众的希望与信心”。

全程体现“媒体关怀”

媒体代表着公众的利益,对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媒体的公信力,正是通过在诸如大学生就业报道过程中充分实施“媒体关怀”等社会责任意识而逐步累积呈现的。

我们认为,媒体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是为社会提供迅速、准确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全面深入地阐释、分析,并提供一个可以能够畅通表达民意的平台。其次,则是利用媒体善于整合社会资源的优势,积极吸引各种力量的介入,承担各自所能承担的社会功能,为大学生、农民工等群体提供必要的公益与指导,彰显媒体的人文关怀意识。

媒体的人文关怀不是唱高调,而应该是具体的。大学生碰到就业难的问题,媒体设身处地为他们做点“服务”,就是人文关怀的体现。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新安晚报》除了推出“创业英雄会”、公益招聘会等传统项目外,还策划启动了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的“护航行动”、为大学生提供考试辅导服务的“公务员大课堂”等公益性活动。特别是“公务员大课堂”活动,在招考信息公布前就积极筹划,在公务员岗位信息公布的当天同期启动,系统、全面、周到地提供着有助于大学生就业的各种服务,将媒体的人文关怀精神落到了实处,赢得包括大学生读者在内的社会公众的高度认同。

2008年12月20日,总理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看望大学生曾说,“政府要把大学生就业放在首位”。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我们既保证了及时传递党、政府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权威声音,传递高校大学生关注的有效信息,也坚持了在面对困难形势的情况下,不哗众取宠,不恶意炒作,通过新闻的手段,坚持理性与责任,强调“信心比货币和黄金还重要”,为数百万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而尽到媒体应尽的责任。

大学生就业难论文 篇三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尤其是高校扩招学生涌入就业市场后,无论是政府、社会、学校、还是家长、学生都感到了就业形式的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试就其原因及其应采取的对策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从市场就业环境看

(1)毕业生供需矛盾加剧。据教育部统计,随着大学扩招的展开,大学毕业生人数正以每年近百万的数量高速增长。2004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为280万,2007年已增至495万,2008年达到559万,而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将超过600万。毕业生人数每年的大量增加造成市场供过于求,势必增加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2)就业模式的转变与就业市场不完善间的矛盾。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立的“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其一方面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能满足学生的个体需要。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就业市场还不够完善、不够成熟。

2.从高校来看

(1)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突出。从总量上看,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并不算多,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但具体到毕业生所学的专业,结构性不平衡的矛盾就突出起来。许多高校为了提高办学效益,盲目追逐热门专业,一哄而上,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

(2)高校培养的部分学生质量不过硬。许多高校扩招后学校的各项软、硬件设施都不能满足需要,其中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师资力量短缺,教师队伍的素质下降,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培养质量,从而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3)高校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一些高校只是口头上重视就业指导,导致许多毕业生根本就不懂如何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职业倾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而是在人才市场上盲目找工作,这样自然容易遭到用人单位的拒绝。高校就业指导缺乏对学生在求职方法、技巧、何如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等方面的指导。

3.从用人单位看

(1)盲目提高用人标准,人才高消费现象严重。用人单位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才,吸纳、储备人才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事情,但有些单位不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按需求才,一味地追求高学历。人才高消费现象愈演愈烈,不仅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也极大的挫伤了毕业生的积极性。

(2)过分看重工作经验,不能及时置换冗员。有的单位在招聘时特别看重工作经验,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招聘后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才能正常上岗。因此,他们更青睐那些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大学生。用人单位的这种短期行为,大大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4.从毕业生来看

(1)过高的就业期望值和落后的择业观与现实的需求反差太大。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仍停留在以前——高薪、大城市、环境优越。大学生的这些就业观念与新形势下的就业需求是极不相称的,它们之间的矛盾导致了一部分人找不到相应的工作位。

(2)部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欠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希望所招收的大学毕业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交协作能力以及适应时展的创新能力。而一些学生在大学里只满足于完成应学的课程,缺乏广博的专业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维狭隘,动手能力差,语言表达能力欠佳,适应性不强。社会的期望值与学生自身素质的这一差距也影响着学生的最终就业。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政府相关部门要深化体制改革,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

(1)政策引导,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就业。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急需大量的人才,这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之一。另外,政府要积极为毕业生到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工作创造条件:开辟常年性、规范化的渠道,并加强宣传引导工作;为到基层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提供一些优惠政策。

(2)建立和完善就业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利用准确、高效、全面的收集、筛选、分析评估各类信息,实现供需双方的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网络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各高校应抓紧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需求信息库,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2.用人单位要按需择人,合理置换冗员

(1)要根据需要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用人单位要转变选人观念,按需择人。高层次的毕业生是培养科研、技术开发的人才,中低层次的毕业生是培养具体使用操作方面的人才。只有合理地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才会满足用人单位各个层次对人才的需求,使得各类人才都有用武之地。

(2)要加强人才储备,合理置换冗员。企业是吸纳大学毕业生的主力军,尽管许多企业面临着人员过剩的问题,但高层次人才仍显不足,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导致企业竞争力低下。因此,企业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吸纳大学毕业生,加强人才储备,调整人才结构,同时置换不能适应自身发展的冗员,从而增强企业的活力。

3.高校要适应市场办学,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专业设置更加符合社会需要。高校必须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就业形势及各专业人才需求趋势做出科学的预测,从而确定自己的办学模式、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大力发展社会需求量大的特色专业。

(2)加强就业指导,广开就业渠道,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择业平台。高校要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咨询、讲座、座谈等多种形式,加强毕业生求职择业指导,为学生进行职业发展规划设计,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确定合理的择业目标。同时,要广开渠道,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广泛联系,充分发挥自身既了解学生,又熟悉用人单位的优势,积极主动地为他们牵线搭桥,为毕业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4.毕业生要更新就业观念,培养良好的择业素质

(1)注重综合技能的培养,提高整体素质。毕业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成功,必须自觉地通过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2)更新就业观念,确定恰当的就业期望值。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毕业生要不断更新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意识。

参考文献:

[1]赖三策: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理论与改革,2004(4).

[2]张颖:浅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其对策[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报,2004(6).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上面的3篇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论文是由精优范文精心整理的大学生就业难论文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

76 35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