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优范文 > 学习读书 > 毕业论文

哲学论文 哲学的论文【优秀15篇】

时间:

在学术界里,对于哲学一词并无普遍接受的定义,也预见不到有达成一致定义的可能。下面这15篇哲学的论文是精优范文为您整理的哲学论文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哲学论文 篇一

摘要

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本文根据在宜宾学院发生的一件无人售书摊的事件以及广西柳州市洛维路一个小区里有个无人看管菜摊,对其所折射的哲学道理和意义进行分析,并得出其所体现的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

无人售买现象物质意识辩证关系

前言:

本文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方法论:我们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还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反对割裂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一、 无人售买现象

1、 宜宾学院的无人售书摊

在宜宾学院校园,上学、就餐的路上,师生们都会经过一个独特的书摊,因为这个书摊没有摊主值班,全凭自觉,长期以来,已经成为了一块诚信的试金石。平时无人看管,购书付款全凭学生自觉。学生们都说:“书摊挺有意思的,蛮温馨,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老师也很喜欢,称赞其对学生的品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这一事件曾经还在教育界产生了小小的风暴,并广受好评,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一年的时间我们学校也增加了不少的无人售卖摊位,有买发夹的,有卖文具的,有卖生活用品风扇的。“这些小摊不仅无人看管,而且自开摊以来几乎没有丢失过一本书一件商品。小小的书摊能得到大家这么呵护,让大家默默遵守着这份诚信,这样很美”。“这对学生来说就像是一堂生动的品行课,通过这种氛围潜移默化地教育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们,要遵守人与人之间那种美好的、起码的诚信,这也是现在社会所缺失的。”

2、 广西柳州市的无人售菜摊

广西柳州市洛维路一个小区里有个无人看管菜摊,菜价已经有10多年没有上涨了,在这个无人看管菜摊,买菜者自助选菜自觉付款,这种方式延续了近30年,菜钱一分未少。

二、意识的作用

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人们在组织无人售卖书摊,无人售卖菜摊的时候,就是围绕着“观念地存在着”的目标和蓝图而进行的,其“人之初性本善”的观念让之具有相信他人的意识,在意识中,不仅预先规定了售卖的目标,而且为实现目标又预先规定了活动的方式与步骤。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人的意识不仅采取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选择构建,从而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无人售书摊开始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的事,“不知哪位同学用一张残币“买”走了主人的一本书。第二天,主人就将这张残币张贴了出来,还附上了一张通报,对这名使用残币购买书籍的同学进行口诛笔伐。”后来就再也没有这样的事件发生了。

3、意识活动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意识能动性不限于从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思想,形成活动的目地,计划,方法,等观念的东西更重要的在于以这样的观念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地存在着”模型,蓝图实现出来,变为客观现实。以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与永远也不能出现的东西。我们在无人售卖中已经可以浅浅的看到了人类通过意识活动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成果。

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通过无人售书活动,改变了很多人的意识,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宜宾学院里面越来越多的无人售卖现象的出现,以及在广西柳州市洛维路一个小区里那个无人看管菜摊,买菜者自助选菜自觉付款,这种方式延续了近30年,菜钱一分未少。实践证明:意识是可以指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

三、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唯物主义观点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又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载体,意识的内容源于客观事物。正如无人售卖现象就是在中华五千年的优良思想的长期发展的产物,他是建立在高素质的基础上的,现在物质世界已经十分丰富,人们的物质需求也很容易就能满足,所以无人售卖现象检验着现在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程度,这种意识就是物质得到满足的产物。

2、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辩证法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首先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两个方面不可分割。这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地位不同,不能把它们并列起来,等量齐观。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并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因此我们必须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所以我相信我们身边的无人售卖现象会越来越多,也会越来越好。

结束语

无论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都离不开社会实践,要在实践中发生,实践中实现。

如何写哲学论文 篇二

高中阶段,议论文的写作教学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它难就难在学生无话可说,也不知怎么来说。对应着议论文写作其形式和内容这两个方面,“不知怎么来说”这一结构形式上的问题可以通过平时的模仿、训练、巩固、强化从而得以解决。而“无话可说”这一内容、材料方面的问题才是我们作文教学与学生作文写作所面临的最大难题。解决好了这一难题,其他的问题也就都迎刃而解了。

可这“解决”二字却谈何容易。可以说,至今也没有多少语文教师能够说他已经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然而,针对此问题所进行的思考与探索却一直没有停止过。

我校自20xx年以来,一直在开展由邱学华先生创立并倡导的“尝试教学理论”“尝试教学法”这一课题的教学改革实验,运用其相关理论去解决教学中的相关问题。作为语文教师,我也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与探索,经过几年的实践,自己对此有了一定的体验和想法。

下面我就来谈谈我自己是如何运用“尝试教学法”的相关理论、原则,结合课堂教学来进行议论文的写作教学。在这里我们主要研究议论文论据的搜集、运用以及拓展迁移几个问题。

首先,我们来说说邱学华先生的这套教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其核心就是在教学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我尝试、自主探究,然后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归纳、明确学生自主学习的相关知识与内容,并对此进行相应的总结与点拨,从而完成知识的传授。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上述理论可体现为“先学后教”“先练后讲”“自主尝试”“兵教兵互助合作”。那么,在进行议论文论据的搜集与运用的具体教学活动时,如何来体现“尝试教学理论”的相关理念与原则呢?

我们先来尝试操作一个例子。

我们向学生提供一个话题:“逆境与成功”,然后要求学生自我尝试着去审题立意,并根据自己的立意去自主探究,搜集并运用论据。这一过程结束后,我们操作第二步,将所有学生的审题立意归类,然后师生共同明确哪些是最佳立意,哪些是一般立意,哪些已经偏题跑题。然后再对论据进行归类,哪些是典型论据,哪些是一般论据,哪些不能成为论据,最后让学生选择最佳立意与典型论据,运用我们所要求的模式来作文。作文完毕,这一教学过程是否就结束了呢?没有,这只是个开始。接下来我们要求学生将搜集得来的论据进行归类,无论是最佳立意的,还是一般立意的,甚至偏题、跑题的论据。首先要求学生明确一点,上述收集的所有论据除去不能成为论据的材料外,所有的论据都是有用的。这些论据中的某些事例或许不能用来论证此观点,但换个场合它们却会成为其他观点的典型论据,所以将这些论据划分为有用论据。然后将有用论据进行分类,将它们分为正面论据与反面论据两大类。然后正面论据又可分为古代中国、古代外国、现代中国、现代外国四个类别。划分完之后,现代中国又可分为:1.名人名言名事;2.格言俗语。其中名人名言名事又可细分为自然科学家(再细分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社会科学家(再细分为政治、哲学、经济、历史、文化等)、社会名人、企业家以及体艺明星等类别,名事包括新闻、时事时政、广告词等类别。正面论据分类中的古代中国、古代外国、现代外国也都依各自特点而类同,反面论据亦然。这样一划分,就形成了一个有关论据搜集、归类的结构图表。

再接下来,我们又可以引导学生从结构图表中去拓展,进一步搜集论据。学生经过老师的引导能够发散思维,扩展视野,从古今中外中搜集不同的论据。每个学生都各自收集了相当数量的论据,然后再展开“兵教兵”互助环节,将搜集得来的论据再次进行分类,哪些是典型的,哪些是一般的,哪些是不能成为论据的,然后就是同学之间论据的互换交流、交叉收集与传阅。这一交流活动可以是同班之间,也可以是教师任教的班级之间,甚至可以是同年级的平行班之间。这样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归纳出典型的、符合审题立意要求的富有表现力和说服力的论据。这样搜集下去,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所收集起来的论据随之组成了一个论据库,拓展开来就成了一个作文论据材料的资源库,以后写议论文时,就可以从中提取相应的论据材料来作文了。

完成了上述工作之后,我们就可以继续运用“尝试教学理论”来进行深度探究。

在“先学后教”、“先练后讲”的相关原则下,教师引导并要求学生对搜集来的论据进行隐含价值再挖掘。何谓“论据的隐含价值再挖掘”呢?举个例子来说,前面我们的话题为“逆境与成功”,学生很自然地就想到居里夫人发现镭的事例。那么通过深度探究,我们可以从居里夫人身上挖掘出如下的一些价值:其一,居里夫人与丈夫共同发现镭,表现了夫妻之间同心协作、共同取得事业的成功;其二,居里夫人所在的家族有多人在科学上有重大贡献,又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其三,居里夫人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经常拿钱物去资助他人,又表现出可贵的、崇高的道德品质;其四,居里夫人是波兰人,二战期间,波兰深受法西斯的伤害,居里夫人为了祖国的自由而积极奔走,又体现出令人敬仰的爱国精神。这样一挖掘,有关居里夫人的这条论据就转化为能论证五个方面问题的论据材料,一下子就提高了论据的使用价值,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之为“榨油”,也就是要尽可能多的从一个人身上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论据材料。

接下来,在“尝试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老师再选出一个人或一个事例,要求学生也这样去挖掘其隐含价值,使学生们能熟练操作。等学生们都熟练了以后,就又可以将搜集来的论据分类,然后再分派给不同的学习小组,开展“兵教兵”互助活动,将所有可能有隐含价值的论据的隐含价值挖掘出来,积累下来,成为新的论据材料。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一个星期提供一个话题,要求学生按照上述操作流程去操作,不停地搜集,不断地交流,不懈地积累,几个学期下来,积累的论据材料是非常可观的,学生写议论文时就不再无话可说,无论据可用了。

谈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这样去搜集、去挖掘,论据不总有搜集完的一天吗?其实,这大可不必担心。我们在前面的结构图表里有这样的积累途径――古今中外的论据材料、新闻、时事时政,这些事例,尤其是新闻、时事时政是日新月异,动态的、永恒发展着的。所以,它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又何来终竭之说呢?反倒随着时间的推移,论据材料会不断更新、不断丰富。

论据的搜集完成之后,接下来我们要解决论据运用的两个问题:其一是论据本身的基本运用;其二是论据的拓展运用。

首先,我们来说说论据本身的基本运用。

这个基本运用是这么样的含义:我们所搜集来的论据可能是一句话,也可能是很长的一段话。若是一句话,在将其与观点联系起来进行论证说理时,就有必要对其进行扩展,我们可设计不同的句式来展示这一条论据,使之富有文采,富有表现力,富有令读者信服的力量。若是一段话,我们又必须对其进行精简,使之既能与观点紧密联系,又富有说理性,同时我们也要对其进行句式方面的设计,使它们有文采,有说服力,且具有典型性。只有这样,学生们写出来的文章才会论据有典型性,有说服力,论据语言有文采,简洁自然,逻辑严密,论说力量十足,从而在保证论证过程有理有据,论证得当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增加文章的文采,提升文章的档次。

其次,我们来谈谈论据的拓展运用。

前面我们谈到,在学生所搜集的论据中,有些能很好的论证此观点,而有些却与观点的联系并不紧密。那么,这些联系不紧密的论据怎么办?我们在将其搜集来之后,对它们进行了归类,进行了“榨油”,挖掘了其身上的隐含价值,而现在我们就可以拓展运用他们身上的隐含价值,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些论据其隐含价值的效益。

具体怎样来做呢?

我们作文训练时一般的作文程序是:出题者提供材料、话题,然后我们根据材料和话题而审题立意,然后根据审题立意去搜集论据,再然后对文章的结构进行构思、设计,最后下笔成文,从而完成一篇作文的写作。而我们现在谈及的论据的拓展运用,却是上述作文过程的逆过程,即由论据而引申推延,由引申推延而发掘出新的立意,由新的立意而写成新的文章。

在这一由论据而发掘出新的立意的过程中,教师平时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在审题立意的过程中,始终要求学生的立意指向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道德观、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态度,使其立意始终能立足于一定的人生高度。这样坚持写下来,学生的论据多了、新了,学生的审题立意也多了、新了,然后再加上作文结构的模仿、训练、巩固、加强,学生的作文水平自然会水涨船高。

上述一系列过程,我们将其称之为:议论文论据材料的搜集、运用以及拓展迁移。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自我尝试、自主探究,充分体现了其学习的主体性,而教师也能及时指导、归纳、总结、明确,体现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性。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同样也很好地体现了“尝试教学理论”的“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兵教兵互助合作”等几项原则,因而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有效地解决了在议论文教学与写作中,学生无话可说及不知怎么来说、不知从何说起的难题,给了议论文的写作教学一个好的突破口。

笔者的实践证明,这种议论文写作教学模式是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它能有效地解决议论文写作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我们都可以在这一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进行共同的探讨。

优秀的哲学论文 篇三

[内容提要]哲学学说既可以促进也可以阻碍对现实的探索。本文从实用的标准出发,探讨了几种主要的哲学与“追求真理”之间的八种关系,并尝试回答了这些哲学是否有助于我们认识事物,或者是否阻碍了知识的前进。

[关键词]本体论 实在论 理性经验主义 系统 反哲学

一套哲学学说既可以促进也可以阻碍对现实的探索。比如说,实在论(realism)有利于这种探索,但建构主义一相对主义(constructivism-relativism)则敌视这种探索。一套哲学也可能暖昧矛盾:某些方面开明,某些方面蒙昧。比如说,莱布尼兹的逻辑和认识论是先进的,但他的泛心论(pan-psychism)和单子论(monadology)则是落后的。卢梭的政治哲学是进步的,但在科学方面是反动的。浪漫主义在艺术方面是革命性的,但在哲学上是反动的。实证主义一方面提升了科学研究,另一方面又因为将科学研究局限于“描述表象”,从而阻碍了科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强调所谓的物质因素的重要性,因此有益于社会科学的研究,但也因为低估了其他因素,并承袭了黑格尔的晦涩与混乱,从而损害了社会科学的研究。

此外,一套本来很进步的哲学,可能在被体制采纳之后而变得保守,像亚里士多德主义、笛卡尔主义、莱布尼兹主义、马克思主义都是如此。若要有助于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哲学就必须与科学技术齐头并进,而不是变得僵化。

以上的讨论意味着,哲学家应该更加关注科学技术,而且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也应该根据哲学所带来的成果来评价哲学。比如说,他们不应该根据清晰(clarity)的标准来看待现象学和语言哲学,而是应该追问:它们是否有助于我们认识事物,或者反过来说,是否阻碍了知识的前进?

以下将简要探讨几种主要的哲学与“追求真理”的关系,依此来评估我所提议的“根据‘凭着它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它们来’

(出自《圣经》。——译者注)的实用标准来衡量这些哲学”是否有理。

一、助产士(midwife)

无论在任何领域,只要是认真的研究者,都会尝试“正确”地思考,也就是试着清晰、一贯地思考。这就是为什么理性主义的哲学有助于研究。相反,海德格尔、萨特、德里达、德勒兹、瓦蒂莫(Gianni Vatti-mo)、伊利格瑞(Luce Irigaray)以及他们的模仿者所表现出来的那些文字特技,不是荒谬,就是琐碎。正如戈雅(Francisco deGoya)所言:“理性沉睡,群魔四起。”

我认为,后现代主义,特别是存在主义,可以说不是荒谬,就是琐碎。比如,胡塞尔在其著名的《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中写道:“我作为原初的我,构成我的超越的他者的地平线,而这超越的他者,是构成世界的超越的互为主体性的共同主体。”如果还有怀疑,请看下一页:“这个当前的‘我’,这个在延续的原初领域中已经延续着的‘我’,在自身中将他人建构为他人。自身的时间化,可以说透过离开当前的作用(即透过回忆),在我的消除疏异的作用(移情作用作为更高阶段的离开当前的作用——亦即将我的原初在场移入到纯粹当前化了的原初在场)中有其类似物。”

无论如何,后现代主义,特别是存在主义和“弱思想”(weak thought),反对知识向前发展,因为它们冒充成思想,还让学生去记住一些因为不了解而以为深奥的公式。老师们不敢告诉他们,国王其实没穿衣服。

若没有最起码的理性,我们便哪里也到达不了。当我们研究的是观念对象(如数系或理论)时,理性是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但如果我们有兴趣的研究对象是具体(物质)的对象,那么,莱布尼茨式的激进理性主义就不适当了,因为这等于采取了先验主义,其武断程度与非理性主义毫无二致。

激进的经验主义也不适用于科学技术,因为它低估了要对某些虽然真实、但却无法直接感知的物、性质或过程(如电子、社会关系)进行理论化的工作。如果我们要认识或控制真实的事物,最适当的策略就是“理性经验主义”(ratioempiricism),即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综合,它有助于将想象与观察、计算与实验结合起来。

然而,并非所有把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结合起来的方法都行得通。比如说,康德把坏的理性主义(即先验主义)与坏的经验主义(即停留在表象的现象主义)结合起来。相反,科学实在论则结合了经验主义对经验检验的要求,以及理性主义所追求的用假说和理论来解释表象(而非停留在表象)。

简言之,对探索现实最有利的理性经验主义综合方式,是采取科学的研究路径。若改写恩格斯对黑格尔的评论,我们可以说,科学技术必须从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当中汲取的是它们的方法(假说一演绎推理方法和经验检验),而不是它们各自的系统——唯心主义本体论和现象主义。

如果我们想要探索现实,就不能只是像恩披里克(Sextus Empiricus)和其他激进的怀疑论者那样拒绝接受任何学说:我们还必须针对“我们想要认识什么”以及“我们能够认识什么”提出假设。这些假设可分为两类:本体论(与现实有关)的假设和方法论(与研究有关)的假设。例如,研究者可能假定宇宙是一个连续体,或者假定宇宙由粒子组成;他也可能假定研究者可以完全认识或在某种程度上认识宇宙,或是假定宇宙基本上是神秘不可解的。

自现代性于1600年左右出现开始,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便倾向于将事物视为“系统”或“系统的组成”,并假定可以一步步认识这些事物。换言之,科学家和技术人员逐渐拥抱了系统性的研究路径。这种路径假定,一切事物或者是系统,或者是系统的组成成分。我们只需回忆一下科学家是如何发现行星和恒星系统、心血管和神经系统,以及(更晚才发现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生态系统和(从家庭到国际体系等的)社会系统的。

系统性的假说要求我们去分析整体,并揭露或抵消可能与这些整体发生互动的实体。有各式各样的系统:概念系统(例如理论和分类)、物质系统(例如分子和有机体)、符号系统(例如文本和图表)。   大家都有个心照不宣的共识:自然系统是物质系统,因此无法被纯粹的理念所影响。例如,我们都相信测量工具不会服从于使用者的一厢情愿。这并不是说自然主义者否认心灵层面的存在:他们只是否认心灵层面可以脱离大脑而独立存在。

的确,在社会研究中,有许多人相信,一切社会层面的事物都是精神性的,这也就是“精神科学”(Geisteswissenschaften)一词的由来。这个假说会让人把焦点放在社会的象征层面:语言、神话、规范、仪式等等。但同样真确的是,优秀的当代人类学者首先会去了解他所研究的部落的成员是如何谋生的:首先要活着(primum vivere)。洞穴的壁画可能具有也可能不具有实用的用途,但壁画的作者无疑是活生生的人,通过劳力来获取食物、住所、人际交往和安全。

简言之,每一个(自然或社会)科学家都会或隐或显地采用各式各样的哲学原则,其中最重要的几项是:清晰、理性、实在论、经验检验和系统论。包含了这些原则的哲学,便能够发挥苏格拉底所自诩的助产术(midwifery)的功能。

比较没有疑问的是,苏格拉底之前的人已经为古代科学的诞生和成长铺好了道路,他们勾勒出一套自然主义的世界观,特别是原子理论。同样真确的是,大约同时,印度也出现了类似的概念,但却没有产生科学。这意味着,自然主义(或唯物主义)虽然是产生科学的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除了自然主义之外,还需要有好奇心和求知的勇气,而这些恰恰是古希腊的思想家和商人精英所具有的特征。此外,如德拉哥内蒂(Carmen Dragonetti)所强调的,希腊人并没有《吠陀》这类宣称可以解释一切的圣典。希腊人也没有婆罗门这种教士阶层,负责传播经文,留意经文的规定是否有被遵守。印度的知识分子服从于这个教士阶层,并被束缚在巫术宗教的思想之中,但希腊的思想家则可以自由质疑各种教条,并要求证明或证据:他们正是原始意义上的“哲学家”。

二、老师(teacher)

哲学家可以帮助科学家去分析、提炼他们的概念,并能将他们的各种预设摊在阳光下。哲学家还能帮助科学家用更好的方式论证,并质疑各种(因为行之有年或被伟大科学家所认可而)看起来清楚明白的假说、方法和研究发现。哲学批评可以找出障碍、推动进步。下面让我们回忆一些近来的例子。

“弦理论”(string theory)虽然40年来都无法提出任何有道理的东西,但在物理学中仍然很流行。科学哲学家有正当的理由去怀疑这种理论是伪科学,因为它违反了波尔(Niels Bohr)和爱因斯坦80年前首先提出的一项基本原则:一个新的理论不应该放弃先前的理论所取得的坚实基础。弦理论显然违反了这项原则,因为它假定时空有11个维度,而非4个——这个预设与所有的物理学相抵触,因而使它变得极为牵强。

同样,数字物理学(digital physics)假定宇宙的基本组成是“比特”(bit),因此是符号而非物理实体,这便违反了这项定义:一切物理性质的事物都只具有物理性质,例如能量。

另一个很好的例子是量子理论的哥本哈根诠释,亦即主张量子理论的所有公式都指涉实验情境。但即使是简单检视一下该理论的基本公式,也无法发现这种指涉实验的状况,更不用说指涉观察者了。此外,天体物理学认为理所当然的是,理论即使在恒星内部也依然有效,而我们是不可能在这些区域进行实验的。当哲学家指出并驳斥量子物理的主观主义成分时,便为量子物理的客观主义(实在论)诠释做好了准备。

在这三个例子中,哲学家都有正当的理由去批评科学家,让他们了解自己已在无意间采用了不恰当的哲学,比如贝克莱主教和康德的主观主义唯心论。

称职的、有益的哲学老师始终存在,但是差劲的老师更多。且让我们回忆一些据说“纠正”了科学的著名哲学家:(1)康德试图纠正牛顿的天体力学,发明出一种可以抵消引力的排斥力,从而可以用一种直观的方式解释行星轨道;(2)黑格尔拒绝开普勒之后的所有科学,包括牛顿和欧拉(LeonhardEuler)的力学,以及道尔顿(John Dalton)和贝采利乌斯(J?ns Jacob Berzelius)的原子化学;(3)直觉主义者柏格森写了一本书来反对狭义相对论,但还好他气量大、够精明,没有让这本书广为流传;(4)维特根斯坦曾谴责当时刚开始发展的认知神经科学,宣称把心灵和大脑联系在一起是很“危险”的;(5)波普尔几十年间皆主张演化生物学是一种形而上的理论,而非物理性质的理论;心灵和大脑会产生相互作用;新古典微观经济学是正确的;(6)福多(Jerry Fodor)近来宣称,达尔文并不了解自然选择(即“天择”)的概念。

三、守门人(gatekeeper)

哲学的传统任务之一是捍卫自己的边界,特别是防止神学家和神秘主义者的入侵。历来也有哲学家一心想要在科学面前维持哲学的独立性。有些哲学家则大力提防伪哲学和伪科学。前两项(捍卫边界的)任务可以说执行得相当成功:宗教性的哲学自文艺复兴晚期以来就被边缘化,而科学性的哲学虽然被宣告了好几次,但最多只是还在进展中的工作。特别是新实证主义,虽然一开始曾被视为科学,但实际上离科学还相当遥远。

第三项任务,即提防混淆“文字游戏”与“哲学”、“伪科学”与“科学”,未来仍会是重要主题,因为把花哨的字眼凑在一起,要比建立世界观简单得多,而且每一项科学的突破性进展,似乎总会引起蒙昧主义式的反动。的确,我们可以想想,历史上最糟糕的猎巫行动正是在科学革命期间展开的;反启蒙运动,特别是德国浪漫主义中的哲学成分,是对革命时期的法国所盛行的科学主义的反动;存在主义几乎与量子力学和现代综合进化论同时诞生。

我认为,哲学家有责任去驳斥在某些学派中冒充为深刻哲学的后现代文字游戏。我也认为,科学家有义务去揭露各种伪科学,解释为何它们是学术欺诈,有时甚至是商业欺诈。在第二节中,我已经引用过两段胡塞尔的神秘文字,而胡塞尔正是后现代主义的祖师爷。受虐狂们应该会很喜欢阅读胡塞尔徒孙的文字,特别是德里达、德勒兹,他们成功地让黑格尔、费希特和谢林的文字特技更上一层楼,虽然功力还比不上海德格尔。四、典狱长和囚犯(warden and prisoner)   一切哲学派别即使一开始是进步的,但当它因为某些科学新知会危及其某些原则而拒绝接受这些新知时,就变成反动的了。这样的哲学派别应该称为“典狱长”,而非“老师”。下面我们来回忆一些典狱长式的学说。

后期的亚里士多德学派拒绝接受伽利略的研究发现,因为这些发现与亚里士多德的某些说法相抵触。贝克莱主教嘲弄微积分,因为它和一切新生儿一样不完美。休谟拒绝接受牛顿力学,因为它超越了表象。康德强化了现象主义,并宣告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不可能性,因为他认为两者既无法被数学化,也无法进行实验控制。黑格尔反对他那个时代的所有科学新发现,因为它们与他的“客观逻辑”相抵触。尼采更是拒绝整个现代性,尤其是科学。

孔德、马赫、杜恩(Pierre Duhem)、奥斯特瓦尔德(Wilhelm Ostwald)及其他实证主义者都谴责原子理论,因为原子理论假定了无法感知的实体的存在。柏格森宣称,数学和科学方法只能用于物理学。新黑格尔主义者秦梯利(Giovanni Gentile)在担任墨索里尼的教育部长任内,摧毁了著名的意大利数理逻辑学派。胡塞尔把自己的现象学与所有科学都对立起来,因为后者是实在论的。海德格尔(胡塞尔的明星学生)出于同样的理由、但同时也是因为“科学不思考”(DieWissenschaft denkt nicht)而拒绝一切科学。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哲学家拒绝数理逻辑,因为它是“静态”的,并且谴责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因为它们采纳了逻辑实证主义者和某些通俗作者所提倡的主观主义的诠释方式。纳粹则打击现代物理学,因为现代物理学是反直觉的,因此与雅利安精神相抵触。

这些对新科学所展开的(伪)哲学攻击,都没能阻止新科学的发展,但却都起了阻碍作用。特别是,新康德主义减缓了社会科学的发展速度,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筑起了一道墙,仿佛世上并不存在生物社会科学(biosocial sciences),例如人口学和流行病学;新康德主义还主张“了悟”(Verstehen,指“理解”或“诠释”)优于解释;采用了方法论个体主义,忽略了社会系统(从街头帮派到跨国企业)的总体/突现(emergent)的特质。

罗素写过一部批判性的西方哲学史,在科学家中广泛流传,但却不怎么受哲学家的欢迎,因为罗素在书中严厉批评了蒙昧主义。以下我们只举出一些例子,这些哲学(或伪哲学)或许可以被称为“憎恶哲学”(misosophy)或“反哲学”(phobosophy),因为它们都蔑视、畏惧或痛恨知识。

或许有人会说,新康德主义、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是有益的,因为它们分别启发了韦伯(诠释社会学)、舒茨(Alfred Schutz)(现象学的社会学)和弗兰克尔(Viktor Frankl)(存在主义的精神医学)。然而,韦伯(借助李凯尔特)对狄尔泰的认可纯粹是字面上的,因为他实际上是一个客观主义者;此外,虽然韦伯夸大了符号的重要性,但却没有忽略物质因素。至于现象学的社会学,其实比较像是素朴的社会心理学,而非社会学,因为它将自己局限在生活世界(Lebenswelt),特别是对话之中:它明显忽视了宏观的社会过程,如社会冲突、经济周期和战争。而存在主义的精神医学,即使在最好的案例中,都是没有效率的,因为它忽略了生物精神医学的进展,而生物精神医学运用了心理、神经、内分泌、免疫、药学的研究发现。

简言之,以上列出的哲学学派都无助于推动知识的前进:它们都是典狱长;或者更糟的状况是,就像我们在激进怀疑论的例子中看到的,它们还阻碍了对世界的科学探索。这特别适用于当代的激进怀疑论,即由反对默顿(Robert K.Merton)的科学学派的科学社会学者所普及的建构论相对主义。建构论相对主义阻碍了对客观真理的追求,因为它否认客观真理可能存在:在它看来,所有的存在物不是武断的发明,就是社会的建构。

最后,一套学说如果能够促进某个宗教、政治或经济团体的利益,便可被称为“囚犯”。这套学说的追随者并不追求真理,因为他们相信自己已经掌握了真理。他们的兴趣只在于宣传、捍卫自己的信念,以及打击信念与自己相左的人。他们不信任一切在自己团体以外流传的观念。就这个层面而言,他们的行为就像是原始部落的成员:他们忠于传统,并放逐或惩罚奉行异族习俗的人。他们都扮演着圣火看护者的角色,并谴责、驱逐或迫害“离经叛道者”。因此,他们从自己身上剥夺了发现、发明或创新教育的乐趣。简言之,他们试图阻止进步,也因此而落后。

五、被背叛者(cheated)

假如一套学说热爱一门学科,但又得不到回报,我将称之为“被背叛”的学说。两个前文提过的明显例子是实证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两者都表明自己热爱科学。的确,科学与(实证主义所固有的)现象主义、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都格格不入:科学会远远超越表象,而且既看到“合作”(假如没有合作,任何系统都将无法存在),也看到由资源(可能是某种化学反应中的试剂,也可能是人群中的一块土地)的稀缺所导致的“冲突”。

实用主义或许也可以被视为一种被背叛的哲学,而这次是被现代技术所背叛。的确,与传统工艺相反,当代技术是以科学为基础的,因此,除了最重要的成效试验(test of effi-cacy)以外,当代技术并不把实践(praxis)放在优先地位。这就是为什么实用主义并不是一套合适的技术哲学。

第四个不忠诚的例子或许可以被称作泛逻辑主义(panlogism)或逻辑帝国主义。这种看法认为,逻辑是哲学化的必要与充分条件。采用这种策略的学者相信,只要有了逻辑的帮助,就足以处理所有问题,即使逻辑这门学科对任何主题来说都是中性的。事实上,有些逻辑学家会对那些他们欠缺认识的主题大发议论,从量子物理到史学皆是如此。但采取了逻辑观点的人只能看见一个大概,因为这正是逻辑分析能够带来的东西,也就是“形式”。例如,在“a比b好”和“a比b晚”之下,他都能看见“a>b”。泛逻辑主义还会导致物质存在与观念存在的混淆。   六、佣兵(mercenary)

真正的哲学探究与数学工作一样无私:既不以自我为中心,也不是为了追求利益或权力,甚至不是出自追求真理以外的一切理由。换言之,哲学化的工作就像证明定理或创作音乐一样,都是一种精神性的活动。

然而,哲学上的学究和好战心态(试图捍卫或宣传某套学说,而不是去分析概念或探寻新的真理)与____中世纪一样,在今天随处可见——中世纪时,哲学被明确视为占统治地位的宗教的奴仆。

例如,冷战时期有两个黑格尔学会各自出版年鉴,一个在西德,一个在东德,双方都致力于让黑格尔的研究服从自己的政治目的。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黑格尔在其《法哲学》中大力赞扬国家,甚至认为国家是“上帝在人世间的行走”。他还拥抱了霍布斯的法实证主义,主张“世界历史就是世界法庭”,换言之,强权即公理。这个论点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无疑是说得通的,但是却无法成为法的哲学基础。更糟糕的是,这是一种宫廷哲学。而宫廷哲学家比宫廷中的小丑还不值得尊敬,因为后者至少还敢说真话。

尼采、凯尔森(Hans Kelsen)、施密特(Carl Schmitt)、哈特(H.L.A.Hart)的哲学不区分恶与善,并否认正义可能存在于法律之外。还有什么比这类哲学更像“佣兵”呢?能与之相比的,大概只有大众哲学家兰德(AynRand)所鼓吹、体制内经济学家所实践的“理性自利主义”(rational egoism)了。

最后,我们不要忘记,除了知识上的佣兵之外,还有一些善于服从的哲学家,比如那些在冷战时期亦步亦趋地跟着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或苏联国家安全局(KGB)的哲学家。忠于自己兴趣的哲学家只好销毁档案、逃跑、转行,或喝下毒酒。

简言之,佣兵式的学说用卑躬屈膝来交换真理,因此他们不配称为哲学家,正如朝廷弄臣也不配称为政治家。

七、逃避现实者(escapist)

且让我们用“逃避现实的哲学”来称呼那些忽视最重要、最有意义的哲学问题的哲学。晚近的例子中,最明显的是现象学、语言哲学和模态形而上学(modal metaphysics)。现象学的核心关怀是自我;语言哲学否认哲学问题的存在;模态形而上学则提出了各种伪问题,例如:专有名词在不同的世界之间跳跃时的命运是什么?

我之所以对语言哲学有所抱怨,不是因为它是分析性的;恰恰相反,是因为它们没有运用任何有力的分析工具,因此它们的分析是肤浅的。例如,在分析“部分”(part)这个概念时,不是去研究不同的人类群体是如何使用这个概念的:与维特根斯坦的主张相反,“使用”并不创造“意义”,而是恰恰相反。

我还认为,分析只是一种手段:哲学化的最终目标是哲学综合,即建立哲学理论,如时空理论、公民正当性理论等等。我还要补充:由于要找出一个观念的意义只能透过研究“什么意味着这个观念”和“这个观念意味着什么”,因此,综合才是最好的分析,特别是把有待分析的观念放置在假说一演绎系统之中。例如,若要阐明“时间”这个概念,方法不是去找出“时间”这个单词在某个部落(甚至是物理学家的部落)之中的使用方式,而是要建立一套时间理论,或者,更好的方式是建立一套时空理论。

至于第三种逃避现实的哲学,即先前提过的“可能世界”的哲学,无法帮助我们解释现实,因为它根本不处理现实。这套哲学的原始动机是找个方法来运用模态逻辑,亦即可能性的形式理论。“可能世界”形而上学之父克里普克建议用这种方式来诠释“p是可能的”:存在一个在其中p为真的世界。但除了我们生存的世界外,根本没有线索可以加以验证。

这种诠释方式的好处是,它为天马行空的想象开启了方便之门——这是神学家的想象,而不是科学家的想象。例如,如果有人主张猪可以飞,那么他不会被纠正,而是会得到这样的响应:你是对的,有个叫作“Porcalia”的世界,那里的猪确实会飞。如果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说猪因为没有翅膀,所以不可能飞,那么他会被再三保证这并不重要,因为“只有有翅膀的生物能飞”这个命题并不具有逻辑上的必然性。除了一致性以外,这种理论没有提出任何类型的限制。它甚至没有界定“可能世界”这个关键概念。在这个理论中,任何事物(除了矛盾以外)都是可能的,也因此百无禁忌。

可能世界理论家喜欢的一项主题是“僵尸”(zombies),也就是海地民间传说中的那种没有心灵活动的人。他们主张僵尸是有可能存在的,因为“思想活动是脑部发生的过程”,并不具有逻辑上的必然性。根据同样的逻辑,我们可以主张,可能有这样的世界,其中存在着没有脚的桌子、永动机、诸神等等。

简言之,除了自杀以外,哲学家至少还有三种方法可以忘却现实:将现实悬而不论(现象学的“方法”或“悬置”);专注在文字上(语言哲学);幻想各种不可能的事物(可能世界理论)。修道院院长和精神科医生向来知道有些人会试图逃避世界,但以前这种人没有这么多,也不会以哲学的名义这样做。

可能有人会觉得逃避现实是无害的,但并非如此。假如自己做得太过分,逃避现实就像沉迷于酒精、电视或网络一样会毁灭自我。假如老师这么教导,逃避现实的学说就会令学生不再关注有意义的问题,然而,有意义的问题才是更难以处理、会带来更多收获的。只有寄生虫才会设法把生命用来做白日梦。

八、矛盾(ambivalent)

有些哲学是矛盾的:某些方面进步,某些方面退步。我们简单回忆一下其中三种:柏拉图主义、亚里士多德主义、马克思主义。柏拉图摒弃了对自然的研究,因为他相信,“月下”世界(即尘世)是会“朽烂”(发生变化)的,因此是不受规律支配的。相反,他赞扬数学,即秩序的领域,并且称颂数学相对于这个世界的独立性。这正是为什么客观唯心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唯心主义(从柏拉图到莱布尼茨、波尔查诺、弗雷格和罗素)对数学的发展与威望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也同时阻碍了对现实的科学研究。

相比之下,亚里士多德鼓励所有的科学研究,并且亲自研究生物学和政治学。此外,他还把他老师的理性和某种较为胆怯的前苏格拉底式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他的学生泰奥弗拉斯多(Theophrastus)和阿弗洛底西亚的亚历山大(Alexander of Aphrodisia)进一步强化了其老师的自然主义。但不久之后,亚里士多德主义便僵化了(尽管它始终有助于反制奥古斯丁和新柏拉图主义者的蒙昧主义和主观主义),变成贫瘠的繁琐哲学。一直到新科学出现——伽利略、哈维(William Har-vey)、维萨里(Andreas Vesalius)、开普勒、波义耳(Robert Boyle)、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和奇门托科学院(Accademia del Cimen-to)的成员,他们全都是理性主义者、自然主义者、实在论者、科学主义者——之时,才成功克服了僵化的亚里士多德主义。

另一个例子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了半世纪之前才诞生的工业资本主义,既赞扬了它的成就,也批判了它的失衡和不公正,从而提升了社会研究和政治哲学。不幸的是,黑格尔的整体主义(“历史主义”)、辩证法和先知式的狂热,以及“无产阶级专政”的意识型态,都污染了他们的科学研究。

卢梭、休谟和实证主义者是另外的矛盾案例。前两者都攻击自然科学,但分别对政治和宗教抱持着进步的观点。至于实证主义,它虽然试图斩断物理学的翅膀,但在社会研究中却有助于让科学脱离空洞的文字堆砌和天马行空的猜测。直觉主义者柏格森针对道德与宗教的起源写了一些合理的作品;在离开胡塞尔的阵营之后,哈特曼(Nicolai Hart-mann)对组织的范畴与层次提出了一些有趣的看法。

简言之,在颂扬或攻击某个哲学学派之前,我们必须先看看它是否具有正面的贡献。毕竟,在哲学中可能见到的状况是没有金矿,而只有一些金块。好的金匠可以用这些金块制作出王冠。

九、结论

众所周知,虽然各门科学的指涉对象不同,但它们在方法上是一体的:所有科学都是透过清晰、严谨和检验来追求真理和普遍性。各门科学的统一和和谐与各门哲学的杂音形成了多么强烈的对比。每个哲学家都倾向于用自己的方式来界定“哲学”这门学科,因此,每个哲学家都可能大力抨击自己不喜欢的学说。只有少数学者提出了客观的标准来评价不同的哲学。我提出的标准就是:凭着它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它们来。

哲学论文 篇四

摘要:

哲学是一门复杂的抽象的学科,在高中阶段学习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哲学知识比较抽象,而且在高中政治中占有近40%的比重,因此,成为高中政治学习的重难点,要提高学生对哲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必须建立高效的政治课堂。

关键词: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高效课堂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包含极为复杂的理论知识和基于实践的经验的总结,因此,在高中政治哲学课堂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的哲学素养,就必须深度地剖析政治哲学知识中的重难点,科学地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加强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生活中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一、深度剖析哲学中的重难点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中包含有很多的重难点知识,这些知识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反复的讲解,进行深度的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在引导学生进行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时,首先,应该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哲学知识理论体系,即哲学包含有三大部分,分别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并对三者的关系有准确的认识,其中唯物论和认识论相对于辩证法的知识来说是比较好理解的,因此,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的重难点就集中在辩证法这一大块知识点上,这一知识点包含有联系的原理、发展的原理、矛盾的原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以及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以及内因与外因这几大知识点。在这一阶段,重难点主要集中在矛盾分析法这一哲学知识点上,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对矛盾这一知识点进行深度的剖析。首先,要引导学生掌握矛盾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主次矛盾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在了解这些原理的基础上,教师要着重对引导学生辨析矛盾的主次方面和主次矛盾原理。首先,引导学生从内涵上进行区分,主次矛盾是存在于复杂事务中的,而矛盾的主次方面是同一矛盾中的两面;其次,从作用来看,在事物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要矛盾,决定事物性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第三,要认清办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想问题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即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二、哲学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生活

哲学知识是来源于实践的,因此,学习哲学知识的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用所学的哲学知识指导实践,在课堂中,教师就要积极地将哲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可以选用生活中的小故事进行讲解,也可以选用一些寓言故事进行相关理论的分析,或者是联系形势与政策中相关的知识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哲学理论知识点。如教师可以就最新一期的地质学报刊载封面文章(英文版)介绍到的我国科研人员首先在自然界中发现金属铀,这一发现对核能原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在自然界没有金属铀,最新一项研究打破了这一惯常认识,教师可以结合这一时政信息,来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认识论知识。此外,还可以结合我国提出的要打造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创新是关键,质量是根基。这一时政新闻让学生掌握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同时,还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哲学知识,如,古时候有一位父亲,买了一只猫来解决鼠患,但是鼠患缓解的同时,猫也偷吃了鸡,他的儿子很生气,父亲告诉他,没有鸡我们不会挨饿受冻但是没有猫却会,他的儿子就不再抱怨了。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理解矛盾的相关知识。

三、引导学生用哲学的观点解决问题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哲学知识不是学习哲学最为重要的目的,学习哲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可以用所学到的哲学知识紧密地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能够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政治哲学课堂中进行多角度的引导,让学生树立起用哲学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同时要不断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学以致用。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进行相关问题的提问,尤其是要以分析论述题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对材料或者问题用哲学的观点进行科学地分析,同时运用正确的方法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其次,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际的训练,如鼓励学生观察学校的布局,班级规章制度的设置,学校整体的管理制度等这些生活中的事物,对这些事物进行分析,找出合理的与不合理的地方,说出理由,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用哲学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结语:总之,高中政治哲学课堂的高效构建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进行深度的讲解,同时要注意讲解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并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进行灵活地运用。要明白,哲学是来源于生活又能够指导生活的,只有能够在生活中进行合理地运用,才是真正高效课堂的体现。

哲学论文 篇五

摘要

德育所依存的是一个“人”的世界,一个充满了鲜活生命的生活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理解。传统的灌输式德育把德育过程当成是道德知识的识记过程,忽视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要使德育摆脱这种困境,走向理解是一条出路。

关键词

哲学解释学 德育 理解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与日俱增,相互理解精神已经成为民族之间和国家之间的普遍的心理需求。体现这种时代精神的理解理论探讨的日益深入为德育中理解的引入提供了契机。本课题的研究借鉴了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思想,他关心的就是人与世界最基本的状态和关系。他认为理解遍及人和世界的一切关系,理解的过程发生在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是整个人类经验的基础。从理解方面来透视学校德育的现实,我们看到理解问题被极大忽视的状况。

一、重识记轻理解

每一项道德内容都产生于人与其生活世界的特定的交往关系中,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之为“背景”。在现实德育中,这个“背景”常常被忽视,相反浮在表面的道德知识、行为表现却受到过多的重视。传统的德育让学生知道了道德是什么,却又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这是因为学生仅仅反映了道德,而没有理解道德。理解不是对老师所讲授的道德知识的识记,而是教师、学生和德育文本的视域融合。虽然各自的视域不同,但视域决不是封闭的。理解一开始,理解者的视域就进入它要理解的那个视域,随着理解的进展而不断扩大、拓宽和丰富。

二、未充分正视学生的前见

这里强调的前见主要是指学生在理解之前已经具有的认知结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等。受强制性灌输习惯的影响,现行的德育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统一性和同一性的特点。道德不是一成不变的知识,它本身是具有理解性的,不同的学生对道德会产生不同的理解。理解本身具有历史性意味着两层意义:第一,理解是对历史的理解,没有历史,理解便不可能,因为人是生活在历史中的。第二,正因为理解是在历史中展开的,因而也就具有历史性。由于前见的存在,也由于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不同,使得不同的学生在同一德育过程中产生不同的思想觉悟。所以德育不能完全注重同一性,要因材施教。

1、善待前见

伽达默尔把前见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合法的前见”,即历史赋予的,对理解有正价值的、人永远无法摆脱的前见。它来自人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另一类是“盲目的前见”,指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不断接触吸收的、可以消除的见解和观念等,它们主要来自于人们对各种各样权威的盲目顺从。这种前见往往会妨碍学生正确理解的实现,使理解走向单一和死板。如果没有特殊原因应在克服之列。

2、把握时间间距

近代方法论解释学把间距视为理解的障碍,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则强调我们与历史之间存在的时间间距不仅不是理解的障碍,反而是我们不断产生新理解和新真理的意义源泉。间距是客观存在的,从根本上说是不可克服的。在德育过程中,教师理解学生需要时间,对学生的了解过程和对各种事件的分析处理过程就是时间间距发挥作用的过程。学生理解教师同样也需要时间,这个过程可能比教师理解学生的过程更漫长。

三、积极融合视界

所谓视界融合不是简单地服从或重叠,而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商谈达成的关于特定话题的共识。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敞开自己的视界,受教育者做出应答。在这种相互作用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尽可能地从积极方面理解对方视界中的特殊性,同时尽可能地反思自己视界中的不合理成分,并通过清除这些不合理成分为接纳对方的合理差异腾出空间,就是视界的共同区间即实现视界融合。

四、驾驭理解循环

在伽达默尔看来理解循环也是解释循环。强调德育文本自身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是强调德育文本有独立于环境的永恒不变的原意即文本的客观性。强调历史、社会等与德育文本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是强调文本没有原意或者原意是由读者赋予的即文本的主观性。哲学解释学认为理解永远是相对的,循环永远不会消失,理解就是一个意义预期、筹划与具体的理解相互循环的进程,这说明理解是发展的、前进的,也表明理解是开放的、无限的。受教育者与德育文本的视野融合并不是在一次融合中终结,而是不断的融合,从而不断生成个体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2] 鲁洁,王蓬贤。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3] 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J].教育研究,2000(7).

[4] 陈海飞。理解与循环[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哲学论文 篇六

摘要:儒家和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流派,也是对中国社会、中国人的价值观以及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两大思想体系。这两者实际展现了人心灵的两个侧面。本文从几个侧面试阐述道家和儒家的关系,主要是其思想差异。

关键词:道家;儒家;关系

一、在中国历史上,道家对很多中国人来说展现了一个充满玄思妙想的神国仙境。

它不遗余力的讽刺儒家的伦理道德和其他一切人为的东西。认为最高的境界是“自然”,呼吁自我为中心的个人思维。与之相对照的是,儒家强调个体要再社会体系之内合理发挥自身的作用。

道家思想被很多自然地接受了,但是它对少数群体是一种威胁和侵蚀。其中包括,儒者和一些因循守旧者是最坚定的反对派。我们面对这些彼此争议的思想体系时,要再次提防和具体历史相结合。中国的历史并不衍生于上帝的恩赐,而由神缔造的历史只会在哲学和宗教上催生一个排他的真理。

二、儒家和道家就其大者而论,是互为补充而非互相排斥。

儒家的社会心理取向是乐观的理性主义,道家的心理取向是悲观的神秘主义,二者在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恰相反,但又相互关联。儒家和道家之共生,恰如中国文明的表与里,其和谐远比对峙要重要。我们在理解儒道互补,以及后来儒释道互补的关系时,切忌裹挟西方文化的狭隘性,将它们看成是相互竞争的思想和彼此敌视的宗教。

道的含义相当宽泛,所以道家的形象也因此有些扑朔,道家所指,也从哲学著作到宗教膜拜,涵盖甚广。

实际上,说道家是包括道家思想和道教两个层面的。尽管道家哲学和道教都尊崇老子以及一些真实和被神化的人,共用一些术语和经典,但是两者之间的差异之大,不逊色与它们与儒家思想的差异。

尽管道家哲学和道教真贱存在巨大的张力,但是二者大抵相安于各自的生活和观点。道家哲学的最高理想是“顺乎自然”,而道士的志趣和宏愿则是战胜自然、炼丹成仙。不过二者之间的界线并非泾渭分明。

当儒者们都批评道家时,他们是在撇清与道家中某一群体的干系,这一群体对儒家和道家哲学都不以为然。这是被庸俗化的道家,它们虽然能以道术、占卜和其它机巧讨人愉悦,但是难逃名不副实、故弄玄虚的腹诽。

道家对各个层次的人都有巨大的吸引力,浪漫的、轻信的、沮丧的、犹豫的都容易接受道家,对这些人而言,儒家思想是无足取的。同事道教也是传统中国人日常宗教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不过后来儒教分享了道教的空间,改变了道教的历史。

道家哲学在思想上和儒家有些根本的不同,先秦时候道家和儒家的中坚力量对此了然于心,所以他们竭力澄清差别以彰显彼此所信仰的真知。不过,由他们思想的具体内容看,儒家和道家都有令人折服的中国文化特质,那就是二者都重直觉而轻视公设,重启发而轻祥言,重譬喻而轻演绎。道家不像儒家那样推崇人世的价值,但是对人生问题也贡献良多,二者都分担着对世道的关注。除此之外,道家还重视对自然的观察,他们比先秦儒家更热衷于对自然进行宇宙论的反思。儒家和道家都认为互依互补的阴阳是一种和谐有机的互动,并以此解释世界上的种种变化。但是道家不同于儒家的是,它更关注自然,并把自然理想化。

道家思想的要旨就是“反者道之动”,对天地之间任何观察到的事物,道家都以此解释,这和儒家更愿意析取人类心理的原则不同。

三、在这里有必要将链各个学派的分歧廓清。

儒家认为人应该与自然和他们和谐相处,而且,人就是儒家价值的标尺,故而,我们可以称儒家为“人道主义”。而道家认为人的理想生活是与自然的和谐生活,必要时候可以离群索居。道家价值的试金石是自然,而非人,所以我们可以称道家为“自然主义”,且是一种极端的自然主义。但是成道家为自然主义会让我们感到有些混乱:在西方,人道主义激发了人们对自然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观念,自然和人道是以这种方式联系在一起的。而在中国,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却成了哲学上的两极。

在思想史上,思想总是在回应问题中得以明确。在西方,人道主义源于对宗教权威的回应,非宗教的自然因为这种历史和文化原因同人道主义连接起来。在中国,道家对自然的理想化是因为对人类无力保证社会的 安定和秩序的悲观失望,道家讲自然看做是对人世的抗拒。当然,中西方的自然主义各有来由,其与人道主义之间的关联方式自无高下理乖之分。

四、道家视世中人为蒙蔽失真之物。

道家诛伐君政朝廷,忧虑颈部和文明,警戒能攻技巧,视所有标准、差等、名分为导致完满无缺之自然崩蚀退化的原因。

道家和儒家一样生于乱世,但是道家主旨是行于人世如履薄冰,何不退隐山林。对于人世的否定,是道家哲学的出发点。而儒家恰恰是另一种思维和应对人世和人事的方式,其强调的恰恰是如何适应这个人世。

由以上我们不难看出儒家和道家恰好是那个时代和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两种人的生存方式,或者说是应对社会的两种恰好有别的思维方式。

对哲学的理解论文 篇七

【摘要】

哲学在大多数人心中是一个高智慧,神圣不可高攀的学科,即使它作为一门学科,也会使人觉得深不可学,是作为一般人不敢学习,也觉得不现实的学科,但是哲学作为一种文化,其对于启迪人的智慧以及生命的价值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爱;智慧;基础;高贵

哲学是目前学科中最古老的学科,因为所有的学科都是从哲学的思考中引发出来的,当然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哲学”的概念,只是人们以各种方式去思考他们与这个世界的关系,不断的通过智慧改造人类的内心,使人获得新生,脱离普通人的身份,进入另一种层面的生活。

一、哲学中体现的爱智慧思想

哲学一词,英文写作Philosophy,其词源为希腊文philosophia,据说是古希腊学者毕达哥拉斯最早创造这个词,意即“爱智慧”。19世纪一个叫西周的日本学者最早用汉字将它译为“哲学”,1896年,中国学者黄遵宪首先借用这一日本译名,随后它便逐渐流行起来。这一译名颇为贴切,因为“哲”字本身就包含有“爱智慧”的意思。首先“爱”即是“热爱”,“热爱”就意味着“探究、追求”,哲学作为爱智慧、求智慧的学问,表现为一种对智慧的不断的追求。用雅斯贝尔斯的话说“哲学就意味着追求”。

哲学从其本源的意义来说,哲学本身就意味着一种爱。“爱”就意味着情感的卷入,就意味着关涉人的活动。没有爱的色彩的哲学是可疑的;没有爱的色彩的哲学是一种变了形的哲学。我们几乎总能从好的哲学中看出爱的色彩:对大自然奥秘的卷入,对人生世事的无尽的探求,对人类精神世界的迷恋以及对美好艺术的情感偏爱等。这其中也不乏对异性的情爱性爱。在希腊文中,表示“爱”的词语,Philia,Eros,Agape,Storge,Xenia 等虽有差别,但也有联系。每一种爱的情感,里面都不同程度地掺和着这四种爱的因素;而一个人格上完整的人,都具备完整的爱的能力。这种爱是一种心灵的自由状态,是一种情感的深沉状态,是对事物更为本原的追寻,对个性之中的普遍意义的渴求,对万事万物变化背后的恒定性的向往与憧憬等等。没有这种对待对象的态度,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哲学发生,也就不会出现真正有生机有价值的哲学。因此从古希腊哲学家到近代的西方哲学家、从中国先秦哲学到今天的近代中国哲学都是从爱智慧的角度研究哲学问题,从而探求世界的本质,从西方哲学的“水、土、火、木、无定”到中国哲学的“水、火、土、木、金、理、气”等,无一不是探求世界的本质,它们的目的都是揭示不可见的东西,就是让人看见隐藏在诸般表象后面的不可见的东西,智慧揭示的真理如此神奇,以致于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得到真理,但真理就像古希腊哲学的秘典传授中出现的幻想一样,仍然是凡夫俗子看不到的,因此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是学者们孜孜不倦的追求。

二、学习哲学是一种爱智慧的高贵过程

为什么说是高贵的过程,因为对于马克思的一句话:“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不论是现在还是遥远的古时期,几乎都适用,但是对于哲学家而言,这句话适用的程度并不是那么深刻,因为他们可以抛开物质去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这是一般人所不能及的,大多数人类是做不到抛开物质去享受精神的,因此正式因为这种高贵的情操,才让人觉得学习哲学是多么的高贵。

从哲学起源到发展至今,在古希腊时代对于学习哲学付出艰辛的学者数不胜数,比如:我们熟知的著名哲学家,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王族子弟―赫拉克利特,出生于伊奥尼亚地区的爱菲斯城邦王族家庭,他本应该继承王位,但是他将王位让给了他的兄弟,自己跑到女神阿尔卑斯山附近隐居起来,他曾经说:“我研究我自己”。他把一个目光对准自己内心的事业,他隐居起来,成功地排除了其他人的干扰,把自己封闭起来,他才有可能潜入到灵魂的深处,才会有流传到至今的“永恒的火”、“无物常在,一切皆流”、“逻各斯”以及“对立统一”辩证法的开始。

不仅仅是古希腊哲学家,与西方哲学相比较,在相应的中国哲学发展过程中,也有许多哲学大家,为追求哲学而放弃高官名禄,如:我们最为熟悉的孔子,出生于春秋战乱的大环境之下,在其三岁之时,其父去世,沦为社会下层的孔子,在其早年时,“贫且贱”做过小吏,晚年做过司空,大司寇,在其从政期间,不畏王权,发扬自己“仁”的思想,从没有把自己局限在“器”的世界,而是一直向着心中孜孜以求额“道”,“闻道”对于他而言是最高的一切,所以他甚至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在《论语》里仁中,明确地可以理解到孔子对于物质是多么的轻视,例如:“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之,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胡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于是。”又如:“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又如在《论语》卫灵公中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从以上的语句我们可以反映出物质对于一个真正追求“道”的哲学家而言,是置身事外的,他不会因此而受到干扰。

因此,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哲学家,他们可以分为两大类型的人:(1)出生于名声显赫的贵族世家,对于物质丝毫没有牵挂,只有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才是人生最大的价值,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基于自己哲学的爱才去学习和研究它,从而为人类作出贡献。(2)出生就家境贫寒,这一类的哲学家,物质对于他们而言,更是微乎其微或者说是遥不可及的,他们是站在贫苦大众的角度,通过自己的理论研究来拯救整个人类社会,他们是出于对人类自然、社会各方面的认识来拯救大众,从而拯救自己。但是这两种人在与其所处的社会永远是格格不入,这些哲学家的先进思想总会被统治者所封杀,他们自己也会受到各种逼迫和惨害,但是他们仍然坚持走下来,坚持自己的真理,这就是他们的高贵之处,这也是哲学发展为什么是高贵过程的重要原因,因为哲学的高贵是用无数哲学家的可贵的气质和信念换来的。他们不但深爱着自己的职业或者是爱好,而且极力去维护自己的成果,虽然维护这一过程是很艰辛的,但是他们做到了,所以我们才可以学习到他们的知识,因此哲学是一个爱智慧的高贵过程。

哲学论文 篇八

一、历史哲学的由来

“历史哲学”这一概念最早是18 世纪法国伏尔泰提出来的,意思是指研究历史不应该只是堆积历史事实,而要在历史事实基础上达到一种哲学理论的思维。就拿西方历史哲学的演变来说,它的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慢慢的人们渐渐在历史事实中总结了一些规律,把对历史事实的思考上升到了一种理论的高度。比如,在中古时代受宗教的影响,奥古斯汀就论证了上帝的存在,认为人类社会是上帝预先安排的,因此生活在世俗中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有一定的必然性。在近代,维科认为各民族的历史依次经历“神的时代”“英雄时代”和“人的时代”的发展,认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黑格尔用“绝对精神”也认为历史的发展存在必然性。他们试图说明历史的事实背后有某种规律。但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渐渐的对历史事实背后的规律提出了质疑,在做出对历史事实背后的规律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历史知识的性质进行研究。这些都是在哲学的高度上把握历史,对历史事实做出的理论概括。在《哲学百科全书》中历史哲学的定义是:“历史哲学是通常指哲学研究的两个相互关联的分支,其一是对历史学进行哲学的分析,即对历史学家的工作进行逻辑的,概念的和认识论的探究。其二是指这样的试图:在历史事件的整个过程中或历史进程的一般性质中去发现某种超出通常的历史学工作理解之外的含义或意义。

二、从思辨到分析

纵观西方历史哲学的发展就知道,西方历史哲学是从思辨走向分析。在上个世纪中期,沃尔什在《历史哲学导论》中就把历史哲学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思辨的历史哲学,一类是分析的历史哲学。虽然两者形态不同,但两者都围绕历史规律展开辩论。思辨的历史哲学认为历史存在某种规律,而分析或批判的历史哲学则否认历史规律的存在。在当代文献中,这两个分支通常被称为批判的历史哲学和思辨的历史哲学,也有作‘分析的’和‘综合的或形式的’和‘实质的’之区别。

两者的区别类似于科学哲学和自然哲学的划分。”历史是与哲学的结合,历史既可以指过去所发生的事变和所做过的事变,它是历史学家的题材。也可以指对过去所发生的事变的研究。在某种意义上说,历史哲学是“元历史学”,是哲学也是历史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此基础上,历史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对历史的认识,对历史认识的认识。一般来说,思辨的历史哲学是以历史为对象的,而分析的或批判的历史哲学是以对历史的认识为对象的。

上面讲到思辨的历史哲学和分析的历史哲学是围绕历史规律作为分水岭的。思辨的历史哲学主张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其必然性和规律性,属于历史决定论思想。像斯宾格勒,其代表作—《西方的没落》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历史是有规律的。汤因比以文化形态来研究各民族的历史发展。到了19 世纪末,思辨的历史哲学慢慢式微,代之而起的是分析的历史哲学,分析的历史哲学更多关注的历史认识是什么,而不再是历史的本质问题。批判的历史哲学否定历史规律的存在在于它只局限于认识论的范围内。

尽管由思辨的历史哲学向分析的历史哲学的转变的原因有很多。而主要的是从启蒙运动以后,人的自由得到大大解放,在整个西方世界树立起了理性的原则。从一定程度上讲,人们受之影响很深。上个世纪名震西方学术界的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就反对历史有任何规律,认为人类历史的未来不可预测。他用证伪的原则运用于科学理论中,科学理论可以接受经验的严格考验,直到被证伪。历史知识和自然知识有相同的地方,它们都从问题开始。但历史知识又跟自然知识不同,历史知识没有重复性可言,因为历史是单向度的,是不重复的,所以它不能接受经验的检验。他不仅在《历史主义的贫困》中论证了人类知识的进步不可预测,也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反对历史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观

我们是处在历史当中,是历史的主体。虽然历史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我们生活在历史当中能感觉的到我们是受历史规律的制约。也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发现历史规律的。因此我们在历史当中是处于主体的地位。正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把不同历史时期的更替看作是经济关系总和的更替,以生产关系为分期标准把社会看作具体的历史的形态。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明确指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在《资本论》手稿中,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提出显得格外重要。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的划分,既体现了历史的进步性,超越了以往的思辨历史哲学;又体现了历史的规律性,回答了分析历史哲学对历史规律的质疑。

哲学论文 篇九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用洞穴比的喻来解释理念论。“设想一些生活在地下洞穴的人;从洞穴地步有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世界敞开的入口。他们从小就生活在洞穴里,他们的腿和脖子被绑缚在一个地方而被固定在那里,只许他们向前看,而不许回头。在他们身后较远的搞出有些燃烧的火光,在火与囚禁者之间的高处有一条路,你应该设想路边已经筑了一堵矮墙。”矮墙的另一边有人拿着各种雕刻的人像以及动物模型,都高于这堵矮墙,火光将这些人工制品的影子投射在墙壁上,囚徒们都认为影子就是唯一现实。最后,一个囚徒挣脱了枷锁,走出了洞口。看见了太阳。在阳光下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墙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

洞外的比喻,就是柏拉图对世界的划分。柏拉图在其思想发展的后期,公开地揭露理念论所存在的种种矛盾,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在《巴门尼德篇》前半部分中,柏拉图以巴门尼德之口揭露了理念论存在的种种矛盾和困难。首先,在什么事物有理念的问题上遇到困难。柏拉图对存在公正、美、善等诸如此类的理念毫无疑问。对是否存在火。水等自然物的理念则表现得犹疑不决。而对头发、污泥等低贱的无价值的东西。则坚决否认它们有理念。其次,是分有说中存在的困难。具体事物分有理念只有两种方式,或者分有理念的整体,或者分有理念的部分。再次,证明理念是单一的方法也存在矛盾。最后,理念论所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理念不可认识,既然理念世界与可感世界是分离的,那么理念只能与理念相互关系,可感事物只能与可感事物相互关系,理念不可能与可感事物发生联系。我们是处在可感事物中的,根本无法认识理念。在柏拉图看来,理念论之所以产生上述困难和矛盾,是由于人们用课件物体及与此相关的东西来讨论需要安全用理性思考的东西。而理念世界是独立的,不能以“现象世界”的规则来考虑。因此,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和困难,他就从研究理念与事物的关系转到研究理念与理念的关系。柏拉图将太阳比作“善的儿子”是智慧的最高点。

可见事物比作可理知事物。善给予知识的对象以真理,给予知识的主体以认知能力。善是真理和知识的源泉。真理和知识可以让我们感知到善的存在,但是它们臣服于善,它们虽是相,但是却是相的相,即善的某个个体,它们分有了善这一个相,却不是善这个相本身。这就好比眼睛和光线可以让人看见世界万物,它们是太阳这个至高无上存在的具体存在,而太阳本身无法直视,只能通过形象去感受。我们为什么可以感受到?因为我们的内心有善的种子,也就是柏拉图的“灵魂回忆说”因为灵魂是不灭的。他认为,人的灵魂是不死的。人死了灵魂便从一个世界转入另一个世界,然后又从那里回来,所以它永远不会消灭。既然灵魂是不死的,已经投生了许多次,看到了理念世界的一切东西,因此他获得了所有一切理念的知识。因此,人的灵魂能够把它以前所得的关于美德及其他事物的知识回忆起来,是不足为奇的。但是由于肉体遮蔽,人对理念的样子无法清晰容易的看出。就像莱布尼兹说的“现实的知识来说不是天赋的,但很多可以称为潜在的知识是天赋的,如大理石的纹路所构成的形象,在人通过工作发现它以前,就是在大理石之中的。”一定有一些理念是先天的存在在人的心中的。 关于理念的知识就不可能从感觉经验中获得,它只能是先天的。因为我们无法从感觉经验中得到理念,那么理念必然在感觉之先,就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之中了。只是以一种模糊的状态存在而已。

这两种不同的囚徒分别代表现实中两种不同的人群。一种是没有受过教育不知道理念世界的人,一种是受过教育知道理念世界的人。柏拉图和巴门尼德一样否定了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认为通过我们对事物的感觉经验是无法认识理念世界的。认识理念世界只能通过“灵魂回忆说”。 我们的灵魂原本高居于天上的理念世界,“那时它追随神,无视我们现在称做存在的东西,只昂首于真正的存在”,所以它对理念领域有所观照,具备一切知识。但是后来灵魂附着于躯体之后,由于受到躯体的干扰和污染,因此而遗忘了一切。只有经过合适的训练,灵魂才能回忆起曾经见过的东西。因此,回忆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所有的研究,所有的学习不过是回忆而已”。 现实中不自由的人要想获得自由,就必须努力使自己的肉体和灵魂摆脱束缚,从而达到对理念世界的认识和把握,以此使自己获得真正的自由。所以哲学就是学习死亡的学问。因为只有灵魂脱离了肉体,才能回到原本的理念世界。

我们不能满足于事物的“影子”。活在“洞穴”之中。应该透过物的表象把握事物的本质,这才是哲学家的使命。以至于康德甚至为哲学划界。他认为物自体是无法把握的,因为我们毕竟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的确身在洞穴是理解不了外面世界的,除非走出洞穴拥抱阳光。

如何写哲学论文 篇十

课堂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的教育性是客观存在的,但课堂教育是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课堂教育与德育教育关系怎样?学校德育应当视点放在什么地方?我认为这是现代德育理念的关键所在。

众所周知,德育是五育之首,德育工作应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然而,现阶段各级各类学校抓德育工作总把着眼点放在班会课上,班会课的形式往往也比较单一,班主任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有些学校也提出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科课程教学中去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仍没有脱离老师讲学生听这种课堂教育的说教方法。为此,我们应首先搞活经济清楚课堂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区别德育不同于课堂教学,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课堂教学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教会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的是懂不懂、会不会的问题,德育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解决的不仅是懂不懂、会不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学生信不信,做不做的问题。德育的过程是知、情、总、行、评辩证统一的过程,不仅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而且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只有知识传授、而无行为引导的做法,应该讲是不完整的德育教育。所以,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应当是建立在唯物论和实践论哲学基础上的德育实践活动观。

德育实践活动观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德育目标本质上是实践的。德育目标既包括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培养,也有对学生道德心理、道德行为的锻炼,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统一,落脚点应该是在学生的品德行为和品德习惯上。只有培养出来的学生能用正确的道德信息指导自己的行动,做遵纪守法的公民,我们的德育目标才算达到了。前不久,一中央颁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国上下都在学习和贯彻落实《纲要》,而道德建设的关键就是要把《纲要》的要求落实到公民的道德实践中去这正说明德育目标从本质上是实践的。

第二,德育过程本身是实践活动,德育实践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基础。德育过程是教育者的施教过程与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的统一。教育者施教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活动的过程,而这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统一;学生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开成的,活动和产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而活动和交往的本质是实践,现在我们许多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学生时,都不时提醒学生要学会正确交往,注意活动场所,但往往却忽视了用正确的实践活动来引导、教育学生。

第三,检验学生品德素质高低的标准是德育实践活动。学生品德素质必须在德育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这是因为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主观意识、道德认识才能见之于客观行为,其潜在的品质和能变为显性品质。比如,当学生在碰到他人需要帮助时,助人为乐的品德才会得到检验。

在智育中,学生主要学习文化基础知识、专业技术技能,并以此为中介发展个性能力,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既可以马上动用,也可以储存起来,供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应用,还可以作为一种乐趣、爱好供开发潜能,也就是说,在智育中学生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不仅自身品德难以提高,而且在前进的道路中还会碰钉子。如教育学生要养成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学生尽管能把红灯停,绿灯生等基本规则背得滚瓜料熟,但在实际生活中不能自觉自愿的支做,就很容易产生事故。因此,只有把学生品德引向实践德育的效果才能显现出来。可以这样说,把学生品德引向实践是克服学生言行不一现象的最好途径,不引向实践的品德是毫无价值可言的。

所有德育途径和方法都是为实践。过去,我们提到实践活动总是把目标指向社会、指向校外。实际上,德育途径是广泛的,在校内也有许多德育实践活动,我们经常讲校园无小事,事事皆德育,这实质上就是运用的德育实践活动的观点,所以无论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社会,到处都饮食学生道德实践场所。德育方法是为德育实践活动服务的,德育的方法必须与时俱进,要适应时代要示,反映时代特色,注重德育的实效性,因而德育方法也是实践的。

综上所述,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认知仅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自觉地参加德育实践活动,应该以实践而不是以认知作为评价学生品德素质高低的标准,以德育活动实践来评价德育效果。 德育效果,就是指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统一,就是知行合一。因此,学校在抓德育教育这一主阵地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设施,配齐配好德育教师,在上好德育课程,开好班会的前提下,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德育实践活动,自觉地把道德认知付诸于道德实践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现阶段,要求老师和学生在认真学习《纲要》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从而促进和加强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也进一步证明了道德活动实践观的正确性。一句话,德育教育重在加强德育实践教育。

如何写哲学论文 第十一篇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虽然是马克思写的一篇笔记,但却是实现人类哲学史上伟大革命变革过程中的一份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文本,曾被恩格斯称之为“作为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在文章当中,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关系开始完全破裂,反对费尔巴哈的思想,马克思认为他的思想不全面,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要具有实践性,首次认为实践应该是人们的一种活动,可以改造整个世界,并且可以检验是否为真理,是一切物质生活的根本,相对比较旧的哲学思想与此思想可以通过实践来区分,可以在提纲中有所体现,还认为实践是提纲的核心部分,它也是马克思基本思想的核心部分。因而可以得出,认真的学习研究实践的思想,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更好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认真贯彻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可以更好的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对人们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致认为“提纲”是新旧唯物主义思想的转变过程中经历的环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2]。费尔巴哈的思想主要是从理性看待问题,但是他的思想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想,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但是费尔巴哈是思想还不完全是只是理性,同时还有一定的感性,具有直观性,他认为直观的事物在空间上是真实存在的。虽然费尔巴哈的思想貌似是具有直观的感性,但是他是从单个物质上来看待的直观感性,从而还是具有抽象性的;换个角度看问题的话,直观感性的物质是在空间上真实存在的,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联系。

实践的思想早就产生了,尤其是唯心主义早已发现了实践的思想。例如黑格尔曾经在关于实践方面提出过很多与众不同但是有意义的想法。他把实践看的很重要,把实践放入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当中。他曾经就提出过实践相对于理论来说非常的重要,理论要结合实践才可以得到更好的理论思想,理论要基于实践的基础上。他认为要想成为真理,就需要通过实践来证明,慢慢的形成真理。所以,唯心主义没有认识到真正的实践思想,虽然也是慢慢的发展了,但是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真正的发展。唯心主义不清楚真正的实践思想是什么样的,只是自认为的理想形态方面认知的实践。

旧唯物主义还是有一点自己的实践观念的。与此同时,他们还认为实践应该是一种物质活动,但是他们说的物质活动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实践,不是那种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他们认为的物质活动是人们保证正常生活的比较低级的活动。他们根本没有看到实践的本质,只是看到表面的实践,没有真正的理解实践。所以,这肯定会使得旧唯物主义是一种形而上学,并且具有不彻底性,这样他们对自然、社会以及看待一些问题必然会导致一种错误的认识。马克思认真的分析了物质的活动,并且从哲学抽象的角度进行了认识,从而产生了实践观。

人类拥有的活动之一就是认识,这是人类独有的,认识是人类一种独特的反映。人类的认识过程就是人们思想在不断的变化的过程,是主观的认识过程,既通过人类的大脑的思维和人类其他的器官来完成,也要通过一定的意识思维来完成。人类的思维是长期慢慢发展形成的,人类的思维是在慢慢的变化,越来越成熟,但是思维不是自然界自然生成的,而是通过人类长期的实践活动而不断形成的,并且在不断的发展变化。

(一)实践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

认识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慢慢发展形成的,并且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认识了世界并且在不断的改造世界,认识就是在改造世界的时候慢慢形成的。我们也是在不断的实践当中不断的认识自我,改变自我。

人类在不断的接触事物,慢慢的认识这个事物。本身客观的事物就是存在于空间当中的,只是人类在不断的认识当中,需要一个过程。但是认识的过程当中也是通过不断的摸索,不断的实践,才慢慢的认识这个事物。因此实践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

(二)实践的主体是人

马克思认为人类的社会生活是实践,人的本质也是实践。怎么样才可以认识一个人呢?想要认识一个人首先要弄清楚这个人跟现实生活存在什么样的联系,人与他自身生存的环境有什么样的联系。先是有了自然以后才慢慢有了人类,因而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但是这一切都不是一直不变的,都是慢慢的变化的。人类通过自己平时的实践活动,必然会影响到自然界的发展和变化。人类在现实生活当中,是在不断的劳动生活的,这也是人类的实践活动。因此,人类的实践活动是自然界一切发展变化的基础。这种实践活动,可以很深的影响到自然界的变化,一旦有段时间没有进行实践活动,自然界的变化自然会没什么变化,很明显的发现人类没有从事实践活动。人类的实践活动才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本质。因此,要想更好的改造客观世界,就要从人类的实践活动重点入手,深刻的去理解人类的实践活动。人类才是实践活动真正的主体。

(三)实践使得人们认识世界充满力量

现今社会,认识在不断的发展变化,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们的思维在不断的提升,人们的水平越来越高,自然人们的认识水平也越来越高,这也是这个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前很多事物没有被人们发现和认识,慢慢的人们开始接触和认识更多的事物,认识的范围在不断的扩大。之前被认识的事物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这就对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人们的认知能力不断提升来适应这个社会。这样才能不断的向前发展。人类在社会上不断的实践当中,不断的认识新的事物,给人们认识新事物充满了无形的力量,让人类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这些的培养都是在实践当中实现的。

马克思在“提纲”中所提到的实践,本身具有经济方面的意义,是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当中实现的实践活动。马克思非常重视现实生活当中的实践活动,也比较重视工业方面实践活动的发展,充分利用自身所处的环境来发挥好现实生活的实践活动,创造出自己需要的物质。

马克思对于实践活动进行了下一步的经济学研究,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批判主要是侧重于它的交换关系,但同时也肯定了资本主义对生产力的推动。马克思所提到的实践,应该是现实生活的实践活动,这种活动是建立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结合在一起的实践活动,两者相互联系相互统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我国的现实意义分以下两点来说:

第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实践可以使得我们更好的认识世界和更好的改造世界。只有认真的学习好实践的观点,利用好我们的思维,才可以更好的改造我们的世界。现实生活中的事物都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只有真正的学习好实践观,才能抓住事物发展的本质,才可以更好的去改造它。

第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可以使得我们处理好人和环境的关系,人和环境的关系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在处理人和环境关系时,要充分利用好实践的观点,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断的向前发展。(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对哲学的理解论文 第十二篇

[摘要]特质主要是指事物内在特有的性质,中国哲学作为一种“事物”存在,具有和其他事物相比不同的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21世纪的哲学实现了由传统哲学向现代哲学的转型发展。并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多种流派,各自展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特征,构成了我国灿烂的中华文化,对世人的生存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研究对象、思维方式(认知方法)、学术旨趣(立学旨趣)、解释理路(理解原则)以及境界的建造5个方面对我国哲学的特质进行阐释。

[关键词]中国哲学;特质;阐释

[中图分类号]B0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341(2016)01-0079-03

中国哲学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理性积淀,也是我国民族精神的一种内在体现,是我国各族人民理论思维发展最高水平的一种体现。表现出了人类认知实践和伦理实践、宗教文化和诗史、真理追求和提升等方面的不同;和建立在科学实践和信仰崇拜基础上,追求宇宙奥秘和真理的西方哲学不同。中国哲学注重伦理、知行、诗史文化和精神境界,立足于思考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并以辩证思维的方式来解决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问题,体现了对人文精神以及家国情怀的一种关注。

一、中国哲学的特质之研究对象

从中国哲学的研究对象上看,中国哲学重视人不重视物,即重视生命。中国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生命,用生命现象来说明宇宙万物的发展。比如《老子》认为,世界根本的最终目标是化生万物,实现万物生生不息的繁衍和发展。《中庸》也认为,天地的根本是创造无数的生命。《易经》认为,天的特性是万物、地的特性也是万物,即天地的发展和存在需要生命来体现。我国近现代哲学家对哲学的研究对象也认为是生命,比如儒家哲学追问的根本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原由,哲学的根本任务是不断探索生命的奥秘,发现生命的变化,并为如何更好地进行生命的体验进行思考。中国当代哲学家方东美认为,中国哲学发展的中心集中体现在生命上,一切思想体系的构建和发展都是对生命精神的一种发泄。[1]牟宗山也认为,中国哲学的发展是以生命为中心的,生命也是哲学产生的重要开端,哲学在本质上是关于生命的学问,它以生命为其研究的对象,主要目的在于不断发现如何更好地调节人类的生命,实现人类生命的有效运转。[2]人作为生命的主要承载体,是世界有序发展的重要主导力量,因此,中国哲学特质中研究对象也在狭义上指对人的关注。即中国哲学关心人、思考人和研究人。这是和西方哲学重视自然截然不同的哲学特质,主要表现为:第一,西方哲学关注和研究的中心问题是自然世界。比如赫拉克利特,提出的“一切皆流、无物常住”的观念就是对自然界发展变化的一种思考。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西方哲学家提出了一些和自然有关的哲学研究问题,像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是对自然界内在联系的一种思考,笛卡尔的“世界广袤无垠”是对自然空间的一种思考。而我国的哲学研究对象主要在于生命,在于人。[3]比如,儒家思想中仁者爱人的思想,集中表达了对人类生命的一种关爱;墨家思想中的兼爱思想,提出了爱别人如爱自己的深刻观念;佛教的解脱思想,指出人类烦恼的根本在于欲望,为了解决烦恼要保持无欲无求。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流派都从各自的观点上证实了将人的生命作为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第二,中国哲学思考和研究的内容都和人有关,包括对人肉体和精神的关注。比如《周易》提出的自强不息,主要鼓励人的进取意识;《论语》中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主要鼓励人们对生命和个人发展的积极。由此可见,中国哲学的研究对象从宏观上是一切生命,从微观上是人的发展。同时,从中国哲学各个流派的理论思想来看,中国哲学不仅关注、思考和研究有关人的学问,而且还对人的生命问题有着深入、独特的思考,并延展出了各种众说纷纭的人生智慧。因此,中国哲学即人学。

二、中国哲学的特质之思维认知方式

哲学的重要基本元素之一就是它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认知方式决定了不同的哲学特质。我国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生命,是人,而生命、人又是感性、灵动的,因此,与研究对象相对应的中国哲学的思维认知方式主要是直觉。直觉主要是指不受某种固定逻辑规则限制的,一种直接对事物本质进行领悟的形式,具有快捷性、直接性、本能意识性的特征。直觉需要某种体验,并在体验中产生一定的领悟,因而直觉是一种非逻辑性的思维方式,即生命主体对哲学的思维过程一般不具有清晰的意识,不具备对哲学明确的思考步骤。中国古代哲学对哲学的思维认知方式均有著作体现,且著作类型多样,比如《老子》“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指出人们只有清除自己心中的尘垢,才能博览和知晓万物。要求强调了直觉的思维认知方式。[4]《周易》“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晓万物之情”,体现了哲人对自然行与事的一种直觉感悟。中国哲学中思维认知方式中的直觉特质,得到了中国现代哲学家的关注。直觉方式既可以向外观认,也可以向内自省,一面注重用理智和同情来观察万物,比如对自然、历史的观察研究;另一面注重向内的反省和体察。

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之学术立学旨趣

从中国哲学的特质之学术立学旨趣上看主要推崇经世致用,强调哲学的人伦日用和现实功效,与哲学特质研究对象中对生命、对人的关注相一致。不同的哲学主张具有的学术立学旨趣不同,有的以思辨为旨趣、有的以实用为旨趣、有的以考据为旨趣。我国哲学的旨趣是经世致用,强调哲学在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作用。比如《中庸》里提到的“道不远人,人为之道而远人,不可为道。”[5]儒家的哲学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应用进行结合。《老子》中“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指出了中国哲学在根本上也是以日用价值为价值取向的。《周易》中“夫《易》,圣人崇德而广业也”,更是把实践价值和建功立业作为发展的最终目的。孔子哲学中的“仁者爱人”思想,仁的内容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代表自我为帮助他人的一种行动,正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最好体现。同时,孔子主张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张具有鲜明的实行品质。[6]中国哲学特质中对日用实践的强调,也被现代哲学家所注意。比如中国现代哲学家王国维指出“夫中国一切学问中,实以伦理学为最重,而其伦理学又倾于实践,故理论之一面不免索莫。”也就是说,中国哲学以伦理为发展基础,而伦理的重点在于身体力行,即实行。因此,中国哲学的特质对日用实践进行了强调。现代哲学家熊十力指出,中国哲学主张的发展需要在实践中来检验。张岱年认为,中国哲学的发展强调生活实践和生活经验的贯通,重在日用实践对哲学的验证,而非一些理论的说明和逻辑的论证。

四、中国哲学的特质之解释、理解原则

哲学是一种解释的活动,是对自然、社会、历史以及人生发展现象的一种解释,不同的哲学主张和学说对宇宙世界的解释、理解不同。中国哲学特质中的解释、理解原则是充满生命和生机的,即世间万物是有生命的整体。中国哲学特质之解释、理解原则是在对研究对象———生命的发展基础上衍生的,生命是哲学的研究对象,生命孕育着生机。因此,中国哲学的特质解释、理解原则为生机生命。比如《老子》“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指出要用统一和有机的观点来认识事物。“二程”指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强调天地万物之间的整体性联系。[7]中国哲学以世间万物生命、生机的运行原则来理解万物的特质,也得到了现代哲学家的认同。比如梁簌溟认为,传统儒家对宇宙理解的生态、生机原则,正是将世间万物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万物之间的有机统一为宇宙增添了盎然之气。方东美认为,中国哲学的发展主题是生命,并根据主题衍生出了机体主义的原则。另外,还指出中国的本体论在本质上也是以生命为中心的本体论,即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依赖在生命的活动上。

五、中国哲学特质之建造境界的中和圆融

哲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反思,并在反思的同时实现对现实的超越。因此,哲学是对意义世界的一种建构,对哲学的研究使人们对心中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哲学在本质上包含着对理想社会秩序的构建和对人类精神理想境界的一种追求。中国哲学构建的这种理想境界为“中和圆融”。比如《中庸》中“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强调了人性中的至诚,指出人们只有将自己的本性显示出来,不做任何的隐瞒,才能得到人们的欣赏,促进万物的繁育。这种思想是天人合之境界的一种体现。《道德经》中提出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追求天人合一的一种体现。儒家的礼乐制度旨在以人们心灵的和谐为目标,在人们的心灵需求上体现中国哲学的中和圆融思想。综上所述,中国哲学作为一门学说,从研究的对象、思维认知方式、学术立学旨趣、解释和理解原则、境界的建构五个方面在总体上归纳出了中国哲学的特质。通过对中国哲学特质的具体解释可以发现,这些特质均满足了两方面的特点:第一,中国哲学关注和探讨的问题;第二,中国哲学对有关问题的理解具有特殊的贡献。同时,还可以发现,中国哲学五个方面的特质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比如中国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生命、是人,因而在思维认识方式上的体现就较为感性,不具有鲜明的逻辑性和理性。在学术旨趣研究上也较为关注人世间的实际事项,强调身体力行,而非强调理论的抽象和思辨。在解释、理解原则上强调生机的原则,而非对物质和机械的欣赏。中国哲学的发展和演变意义深远,对当今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需要有关人员加强对中国哲学的研究,不断发现中国哲学更多的特质,并在对这些特质应用的同时,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承贵。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质及现代转型[J].哲学研究,2011,(06):55-62.

[2]刘毅青。中国哲学的生存论特质---以元气说为中心[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752-840.

[3]周良发,牟宗三。中国哲学特质论---以《中国哲学的特质》为例[J].集宁师专学报,2011,(02):30-35.

[4]李承贵。试论中国哲学的五大特质[J].学术研究,2015,(03):9-159.

[5]彭鸿雁。中国哲学的特质是实用理性还是实践理性?[J].江淮论坛,2015,(03):132-135.

[6]刘艳娜。中国哲学的特质---从先秦到宋明性善论的发展[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83-85.

[7]卫国。论中国哲学的思想主题和精神特质[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83-88.

如何写哲学论文 第十三篇

写这篇致谢稿的时候,已经清晨五点多,刚把论文稿件再校对修正了一次,这个时候最深的感觉是喜悦、也是疲惫,在哲学院学习期间,要兼顾学习与工作、家庭生活各方面,特别是近两年多来,苦於斋推神经受压迫,以及视力问题,几度思考放弃论文写作,但是在严老师鼓励乜促下,勉力完成论文,确实是非常辛苦的,却也是一段美好的记忆。

20xx年再到哲学院念博士课程,其实是年轻时对学习哲学兴趣的延伸,年轻时在家人反对下,未能在大学本科学习哲学,在毕业工作多年之後,又念了管理、经济与个人工作相关课程後,深感人生再一次的学习,务必要回归兴趣而非为了工作生活,这五年学习深深感触,哲学的学习真的浩瀚无涯,学习还应当是一辈子的事,最大的收获是自己思维模式再提升,感谢我的导师严正教授,严老师的严谨治学、渊博学识、品德原则、热心教诲,以及鼓励和督促,让我受益良多。

特别要感谢韩强老师、周德丰老师、李翔海老师、乔清举老师、吴学国老师,在论文开题过程中,给予许多宝贵的意见与照顾,都让我的研究思路与写作得到提升。

对陈建洪老师、白雪老师、管晓珂老师在学习及生活的照顾,孟蕾乐、赵中国、赵志浩、刘军等师兄,在研究资料的提供、文字的校正、学术文章的发表、校内的联系,都提供了很多的协助,让我的研究与写作过程更为顺利。

整个的学习过程中,要感谢的对象实在太多了,无法一一列举,感谢南开大学给我这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机会,感谢我在南开大学学习期间,所有帮我授业解惑、热心指导的老师,感谢我在天津学习的生活过程中,所有关心及帮助我的老师、同学与朋友,大家在繁忙工作中的学习交流与协助,都让我在学习与工作上能不断的进步提升。

当然,让我无后顾之忧,在我忙于工作,又忙于学习时,经常晨昏颠倒,生活起居不正常,不断需要你们提醒、关切,而又乏于对你们付出更多时间的关心,我亲爱的家人们,我的母亲,我的爱妻和儿女,谢谢你们、还是再说,谢谢你们、谢谢大家、博士论文的致谢五:

五年一瞬,终于要提交一篇论文了,深感惶恐与不安。五年,在人的一生中,不算短暂,然而要让一个青涩学子从对哲学一无所知到完成博士论文,绝对太仓促,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之学本来不可速成,加之以旁鹜之心、寒号之志,焉得自安。然而,毕竟要提交一篇论文了,这完全得益于丁师五年来的悉心关怀和谆谆教诲。在生活上,如兄长般的关心和支持,常让这个贫寒学子感激、自警;在学业上,丁师为学之勤、用心之专,虽自知难以企及,但也暗暗仿效一二,然而遗憾的是终究没能静心修身为学。丁师会认真批阅我们的每一篇论文,无论文章多么粗糙,都能得到密布于字里行间的红色批注和修改意见,修改之后再交上去,可能仍然如此。四月初,草草提交了博士论文初稿,初稿确实太粗糙,自己都不知道老师如何能耐心看完,并提出各种修改意见。静听师训,让人愧疚不己,然而无暇自责,不再考虑找工作的事,把一切其他活动都取消了,整个四月份都把自己关在宿舍里,重写了论文中的四章,并删改了其余部分。这是开始写论文以来唯一平静、专心的日子,紧张、充实、简单而快乐。可想而知,在如此短的时间要把几乎八成以上的内容重写,即便前面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它仍然意味着思虑不周、行文不畅,当再次把初稿交给老师时,虽然得到了些许肯定,但是拿回来时得到了更多的批注和修改意见。在严酷的夏日里,逐页翻着老师的红色批注修改论文时,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歉疚和真诚的感激。无法想象没有老师的严格要求和反复修改,这篇论文将是什么样子。

五年来,一直为一种深深的内疚情绪所困扰,自己的任性和固执,让终身为子女操劳、早已两鬓斑白的父母仍然不能安享晚年,还要继续为这个不孝的儿子劳心劳力,期望、等待之后,仍然只能让他们失望,甚至不知道这种等待、失望要延续到何时,然而他们从未抱怨过。父母永远是最爱护和包容自己的人,每次回去都能享受到早己炖好的骨头汤,他们竭尽全力为游子保留着家的温暖和安宁,然而遗憾的是,不能把同样的温暖带给他们。

教研室的老师都学为人师、德为人范,不仅教人为学,在课堂上传道、授业、解惑,而且启人心智,在生活中言传身教、德化后学,五年来己经备受启迪,无论何时都将心存感激,希望自己也能像老师们一样为学生营造专业、精进、愉快的学习环境。

在武大做学生的日子即将结束,但这里的记忆将不会结束,老斋舍、樱花、东湖,更值得留恋的是那些与自己一同漫步在洛伽山上的朋友们,他们个性各异,有人直率坦诚而又富有爱心,有人诙谐幽默而又精明强干,有人博闻强识而又特立独行,有人性真意郁而又飘逸绝尘,有人思虑敏捷而又果敢坚毅,有人宁静温婉而又平实率真,有人理性深沉而又朴实有趣,有人天真烂漫而又乐于助人,他们都乐思好学、志同道合、互谅互助,这群人不仅可以聚在一起自得其乐,而且可以相互支持共渡难关,偶尔来自不知何方的问候,常常让人觉得惬意而温馨,他们都给五年的武大生活和论文写作过程带来了乐趣和活力。

哲学论文 第十四篇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负有盛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同时又是一名敢言直谏的政治家、有深睿之见的思想家。只是由于文名太盛,人们对于后者就不怎么注意罢了。自29岁中进士后,白居易一直为官从政,累官至刑部尚书,可谓位尊权重。安史之乱后,白居易鉴于朝纲不振,以其敏锐的政治视角指陈时弊,力主改革政治,谴责统治者的专横贪暴,强调为政要宽简清廉。他不仅精通儒学,而且对道、法诸家思想亦颇有研究,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以儒家为主、兼采道法的政治思想体系,尤以“刑、礼、道迭相为用”的观点最为独到。

儒家、法家、道家作为中国历史上三大主流思想学派,其思想均一度成为社会的统治思想。受此影响,中国古代“治道”的主导体制经历了西周春秋时的“礼治”——战国至秦的“法治”——汉初的黄老之治——汉武帝后的“礼法合治”的历程,“治道”的嬗变一直与儒、法、道诸家思想的争鸣和相互消长相伴随。当汉代儒学大师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后,“春秋大一统”的理念终于确立起来,思想观念的一统也使政治思想的多元和争鸣“百川归一”。尽管此后出现过魏晋时玄学思潮和道家余韵及唐时佛、道之兴对儒家一尊的抗争,但这些被视为异端学说的挑战,并未撼动儒学正统政治思想一统天下的格局。因此,在白居易提出“刑、礼、道迭相为用”学说前,儒家“德主刑辅、礼法结合”的主张和宏观政策一直被奉为治国之道的核心理念,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更是强调德礼在治国中的主导地位。

白居易通过对唐朝中期政治形势的深刻洞察,以极为务实的态度提出了具有现实主义色彩的“刑、礼、道迭相为用”的治国理念。白居易说:“夫刑者,可以禁人之恶,不能防人之情;礼者,可防人之情,不能率人之性;道者,可以率人之性,又不能禁人之恶。”鉴于刑、礼、道各有其独特的治理功能并都存在缺陷,所以,白居易认为:“王化之有三者,犹天之有两曜,岁之有四时,废一不可也。”他还强调,三者必须“循环表里,迭相为用”。他又提出,这三者具体应用于“治人”时,“惩恶抑淫,致人于劝惧,莫先于刑;⑿爸嫌,致人于耻格,莫尚于礼;反和复朴,致人于敦厚,莫大于道。”而应用于“治世”时,“衰乱之代,则弛礼而张刑;平定之时,则省刑而弘礼;清静之日,则杀礼而任道。”(《白居易集刑礼道》)由此可见,白居易的治国理念既不同于激进法家商鞅、韩非等人,又相异于儒家“以礼为主,礼法合治”的二元观念。他以兼容并蓄的开明态度,根据刑、礼、道三者各自的治理作用,主张采用交替运用的方针。同时,白居易也打破了儒家礼主法次、礼先刑后的成式,主张刑、礼、道互为表里,三者因事、因时、因势的不同而各有轻重缓急。

无论是儒家的礼治还是法家的法治,其治道理论根据主要有二:一是根据受治主体的原始本性。法家通常认为人性本恶,因而主张“垂法而治”,轻视甚至完全否定道德教化的作用。而早期儒家与法家相反,通常认为人性本善(荀子例外),因而主张治国以道德教化为主、刑罚制裁为辅。二是根据治术对受治主体产生的实际效应。孔子说:“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可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可见,就对受治主体产生的效应而言,“德礼”明显优于“法刑”。然而,法家却持相反之见。商鞅认为:“禁奸止过,莫若重刑,刑重而必得,则民不敢试,故国无刑民。”(《商君书堂刑》)因而,法家开出的治世良方就是以严法重刑之苦药以毒攻毒,使人在严刑恫吓的威慑下,收敛恶性。从儒、法两家治道的理论根据可以看出,他们的参照系均为受治主体,以人的本性和治术对人产生的效应为旨归,即所谓“因人而治”,这就忽略了时与势在政治实践中的作用。白居易“刑、礼、道迭相为用”的政治观的夺目之处就在于“因时变道”。在白居易看来,只有因时势的变化而采用不同的治道,才能达到“适其宜,达其宜,则天下之理毕矣,王者之化成矣”的目的(《白居易集刑礼道》)。

总之,白居易“刑、礼、道迭相为用”说,突破了此前儒家代表人物主张的“德主刑辅”、以礼为治国之根本的成论,提出了根据刑、礼、道不同的治世用途,因事制宜,因势制宜,因时制宜,循环表里,迭相为用的主张。这种不墨守成规、敢于兼采诸家之长的治理观念,对我们今天推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协调配合实现综合治理,不无参考价值。

哲学论文 第十五篇

家中养了许多花,知名的,不知名的,红的,绿的,紫的…….占满了小小的阳臺。不过都是些极易养活的品种,可是即便这样,由于以前在离家较远的乡镇教书,住在学校,就很少回家照顾它们,小家伙们营养不良,干瘪不堪,面黄肌瘦,病怏怏一副副将死之状。去年九月,工作调动,得以每日回家,闲暇之余我便会去照顾侍弄它们。小家伙们久旱逢甘露,起死回生。生活也因为它们的叶长叶衰,花开花落,变得多姿多彩,富有情趣。

变化惊人的数那几盆芦荟了。我很喜欢芦荟,喜欢它们那厚实带着刺的叶子,四季常绿,即便是寒冬腊月亦能给人盎然生机;我亦喜欢它们的性情,舒展自然,毫不矫情,生命力极强,即便你不管不顾,它们依然坚挺,只是少了些许油光与肥厚。其中有一盆元老级别的,是我家芦荟的始祖,所有的芦荟都是它的后代,经过照料,今年比往年更加壮实肥绿了,那粗厚的叶子就好像会溢出汁液来。

一个月前浇水时不经意间突见其中间长了一小截茎条,茎条上有些米粒大小的东西,我甚是好奇,不知其为何物,即上网百度,百度一下才知道,那是芦荟开的花,真是奇观,芦荟也会开花!网上芦荟花的图片很是漂亮。原来我家的芦荟是要开花了!我真是欣喜若狂,对它更是细心照料,百般呵护。我满怀期待,期待它花期的到来。因此每有余闲,便趴在阳台上,要么给它浇浇水,施施肥,松松土;要么什么也不干,就那么静静地注视它,观察它的点滴变化。它那花茎一天天越长越高,从一枝独秀,到顶部三枝并开,那米粒般的花苞也慢慢舒放,从一簇簇慢慢长成一串串,像一个个小铃铛,难于描述的颜色,淡淡的黄色,又像淡淡的粉色,很是漂亮。清晨的阳光洒在它们身上,晨风那么轻轻一拂,摇曳多姿,美仑美奂,很有几分韵味。

静下心来一算,不知不觉自己已守时一月有余,才等到了它极美的花季。自己都为这份执着与坚守钦服。我是一个粗略的人,有时不免性情急躁:常为学生的逆反叛逆而焦头烂额;也会为学生的不求上进而懊恼不已,亦会为工作的止步不前而忧心忡忡……?我们班有个叫李川的孩子。这个孩子脑瓜不算笨,但学习习惯极差。书写极其缓慢,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几乎天天都要在课堂上打瞌睡,家庭作业经常不完成。导致他成绩不理想,越来越没有自信心,厌学情绪也越来越严重。我决定对这个孩子的家庭进行深入了解。

原来,他爸爸不务正业,沉迷,妈妈绝望地离家出走了。他跟着生活极度没有规律的父亲生活,极度缺乏关爱,学业更是无人问津。和他爸爸的几次交谈中,他爸爸的消极与负面情绪令人沮丧,他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孩子是否在做作业,作业完成没有,什么时候上床睡觉……他压根儿不知道。与他爸爸的无效沟通,我想到了让其他家长配合,共同改变这个孩子。于是,我提联系了孩子的奶奶,奶奶虽然年迈,但很明事理。听完我的讲述奶奶急得不得了。决定把孩子带回去她照顾,我也希望他奶奶能每天监督学生的学习,照顾孩子的生活。有问题及时与我联系。就这样,这个孩子的状况慢慢的有了好转,孩子明显进步了很多,有时候我也会找机会表扬了这个孩子,也要引导其他孩子多与他交流,包容他。

我发现这个孩子逐渐地树立了自信心,不管做什么事都很积极,上课也专心了很多。我发现孩子书写速度缓慢是因为他没有掌握汉字的书写顺序,同时他握笔的姿势也不正确。利用课余时间,我手把手地教他握笔姿势、汉字的书写规律。坚持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他虽然做作业的速度仍然很慢,但比以前快了很多。于是,在班里对他进行大肆表扬,看着他沾沾自喜的样子,我也很开心。同时,我给他奶奶发了一封“捷报”。“捷报”的内容如下:“尊敬的李川家长,您的孩子在书写速度方面进步很大,特发此捷报,以兹鼓励。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您的鼓励,希望您能多赏识孩子!”这样的次数多了,家长也确实看到孩子在老师的耐心教导下,有了很大的进步。自然也愿意花时间监督孩子的学习,照顾孩子的生活了。学习也越来越有自信。

现在这段时间李川,上课时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书写速度提高很快,学习成绩自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他的家长也积极地配合老师教育孩子。他正一步一步摆脱“差生”的阴影,快乐健康地成长。

看到这个孩子,不就像我家的花儿一样吗?如若无人关爱守护,便是自生自灭,杂草丛生。如若家校齐心,多加守护,付与期许,静静地守候,他便能开出美丽花儿,惊艳世人。然而,在这繁忙纷乱的城市,我们总是目视前方,行色匆匆,奔赴在一个个目标之间,虽然前进不断,成就连连,心灵却也多了许多尘世杂念,少了些许宁静与淡然。也许我们应该适当地放慢脚步,抛却欲念,就如此时那刻,守着心中的那份执着与痴爱,淡定地和一盆花,数着时令,静静地,等待花期的到来。

汉屈群策,策屈群力。精优范文为大家整理的15篇哲学的论文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哲学论文。

76 4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