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优范文 > 学习读书 > 学习资料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通用4篇】

时间: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通用4篇】由精优范文为您收集整理,希望可以在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方面对您有所帮助。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范文 篇一

考试日期

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初级、中级)

6月2、3日 10月27、28日

【贵州毕节考试科目】

公共科目: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原公共基础);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范文 篇二

【关键词】专业课程职业标准对接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以学校培养为主沿用学科课程体系培养模式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企业岗位要求差距很大,企业还需要对毕业生进行长时间的岗前培训,为了解决学校培养人才与企业用人需求不匹配的矛盾,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并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际,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开发,和行业专家一起确定高职金融专业的专业技能方向和对应的核心岗位,并按照职业岗位确定其岗位工作任务,以岗位工作任务为线索拟定满足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课程体系。按照企业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以工作任务来整合理论和实践课程内容确定课程标准,并根据市场需求动态调整课程内容以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校企合作共建“互动式”实训基地,以企业实践专家为主导,教师与学生深入其中共同参与,真正实现“学习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学习”,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根据职业资格要求实施课证融合、以证代考,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对接,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需求真正实现“零距离”对接。

一、对接金融行业岗位工作任务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不但要考虑专业(职业岗位群)的针对性,还应该考虑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就业的适应性,课程体系的整体重构强调的是岗位真实的职业需求而不是知识的完整性。构建高职金融专业课程体系应当立足于学生毕业后就业的岗位,以职业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作为课程设置的出发点。所以,课程设置要与金融行业专家进行共同分析和论证,在对高职金融专业所涵盖的业务岗位及其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金融机构特点和岗位(群)人员的要求进行分析,根据专业岗位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构建体现岗位核心能力的模块化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在金融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分析核心岗位所需职业能力,对工作项目与工作任务进行分解,按职业能力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形成过程以及学习领域之间工作过程的内在联系,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形成符合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需要的专业课程体系,改变以往的学科课程体系结构,形成适合学生发展的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 、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项目教学课程结构,完善课程结构使教学计划更加科学合理。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帮助学生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毕业后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能够马上上岗的金融从业人员。

表1 高职金融专业核心岗位及课程体系设置

序号1

核心工作岗位及岗位名称:证券营业部营销人员

工作任务;课程设置:为营业部招揽合格客户;为客户提供合法合规服务,具体包括:1.向客户介绍公司、营业部和证券市场的基本情况;2.向客户介绍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及开户、交易、资金存取等业务流程;3.向客户介绍与证券交易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证监会规定、自律规则和公司及营业部的有关规定;4.向客户传递由公司统一提供的研究报告及与证券投资有关的信息;5.法律、法规和中国证监会规定证券营销人员可以从事的其他活动

课程设置: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证券交易、证券投资分析、证券投资基金

序号2

核心工作岗位及岗位名称:柜台出纳/会计/会计后台

工作任务:从事各类现金业务的复核、零钞清点、大额现金清点等工作/从事各类柜台业务,包括各类对公、对私业务的经办。当日帐务的核对、结帐等/负责对普通柜员当日的各类帐务进行核对、监督、审查。特殊性柜面业务经办流程的解释、银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等。有时候也会办理具体的业务

课程设置:银行基本技能、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操作、基础会计、银行会计实务

序号3

核心工作岗位及岗位名称:个人理财经理

工作任务:经办包括个人消费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个人理财(基金业务、银行保险业务)等非现金业务的柜台人员

课程设置:个人理财、银行信贷实务、国际金融实务、国际结算操作序号4

核心工作岗位及岗位名称:大堂经理

工作任务:负责对银行业务进行宣传、对网点客户进行分类引导、对于客户的各类业务咨询负责解答,对银行工作人员与客户之间的纠纷和矛盾进行调解和疏导等工作

课程设置:现代金融基础、金融礼仪、银行柜面英语

序号5

心工作岗位及岗位名称:保险营销员

工作任务:向客户介绍、推销保险; 在客户所能负担的保费前提下,针对不同的职业、年龄、家庭结构等,向客户推介合适的保险险种,帮助选择组合; 为客户提供持续有效的服务; 向客户详细解释保险合同的条款,提醒各种应注意的事项,帮助了解投保单等保险合同的内容,建议合适的保费支付方式,并代收保费等

课程设置:保险学基础、金融产品营销、金融产品营销实训(电话营销与陌生拜访)

序号6

核心工作岗位及岗位名称:期货经纪人

工作任务:负责拓展业务渠道,开发新客户、 负责维护新老客户,为客户提供咨询等服务; 负责为客户提供投资期货的合理化建议,为客户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信息业务的服务,包括客户开发、为客户提供投资建议和指导、资金管理、风险控制、投资计划等;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信息采集,公司亦可提供客户资源。可通过电话营销方式向客户推荐期货的投资理财业务6;协助客户完成开户手续;为客户提供相关的期货投资信息服务。

课程设置:期货市场基础知识等

二、对接职业能力确定课程标准

以工作业务流程为导向,以真实工作任务为主要教学内容,建立与职业能力对接和符合素质培养要求的课程标准,大力推进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内容改革。以岗位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作为教学目标,将工作任务导入学习过程。依据工作任务确定课程设置,实现教学情境与工作情景对接。校企合作开发专业核心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根据金融行业相关的职业标准,改革教学内容,建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标准;编写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和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以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一线岗位技能为核心来组织课程内容,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金融职业能力标准对接。以《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为例,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完成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岗位工作任务对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以及行业发展的需要来确定,具体内容涵盖银行柜员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根据商业银行综合柜员完成存款、贷款、银行卡和各种中间业务的柜面操作等工作任务的需要,本课程设置了岗前准备、储蓄存款业务、对公存款业务、贷款业务、银行卡业务、支付结算业务、业务、日终处理等八个教学项目。在每个教学项目中,再根据工作步骤或业务类别设置相应的模块,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全面地模拟综合柜台岗位的全部业务操作。根据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课程内容同时适当考虑了学生从事金融产品营销和理财业务的一些基本环节。课程内容既是从事综合柜员工作必须的,同时也是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的编排以工作内容的逻辑顺序为依据,在项目顺序上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并由简单业务到复杂业务循序渐进地编排,在每个项目的模块安排上根据柜员接待顾客的工作顺序的时间先后来确定教学内容的先后,同时也适当考虑了教学规律的要求。课程教学内容按照银行柜员日常工作的操作顺序排序,以完成真实工作任务的过程序化教学过程。在具体操作训练上,根据柜台业务工作场景设置教学场景,根据柜台业务操作规程来设置学习性的工作任务。课程的全部内容就是完成根据八个工作项目设置的教学项目,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学习性工作任务就是按照真实业务工作同样的要求完成每一笔具体的柜台业务。每一个教学模块都是对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和态度的培养三者的有机结合,在讲授操作过程的同时进行动手操作训练,在训练的同时强化风险防范的意识和优质服务的理念。课程中的理论、法律、规程等知识点分别与对应的实践相结合,分解到相应的操作过程中。

三、对接工作过程要求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显著特色,在高职金融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环节尤其重要,实践教学依赖实训来完成,高职院校要拥有能够满足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实训基地,具有真实业务背景的金融实训基地建设离不开金融企业的参与,因此对接工作过程要求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成为高职金融专业课程改革成功的保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培养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项目,校企合作共建“互动式”金融实训基地,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学校可以通过无偿提供场所和办公设备等优惠条件,将金融企业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以及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的营销业务的引进学校,与金融机构共建校内生产性“教学企业”,承担真实的金融企业运作项目,以企业实践专家为主导,教师与学生深入其中共同参与,真正实现“学习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学习”。实现企业实训校园化,借助被引进金融企业的具体业务岗位和实践师资,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对某些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改革,及时跟进专业最新发展动态,开展深度的“工学结合”。以真实的项目运作为实践目的,为学生提供岗位认知、适应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训练环境,面向校内外市场提供真实的金融业务、金融产品营销、金融信息咨询等服务,训练学生具备完成真实工作任务的能力。校内实训指导老师在带领学生运作真实项目过程中,实践能力在实训基地不断地进行自我培训,与行业企业的信息沟通日益密切,从而校内专业教师在实战经验得到提升的同时,实践教学中涉及的实训师资培训也得到有力的保障。学生在校内生产性“教学企业”“工作”,实训过程由企业和学校实训指导教师全程指导,遇到问题及时解决,校企双方达成共识,结合教学实训计划和企业业绩考核要求,对实训学生提前进行“职业化”管理,保证实践实训的效果。学校人数众多是潜力巨大的市场资源,也是金融企业一直在关注和重视的目标市场之一,通过建立生产性“教学企业”,实现了教学需求与市场需求资源互补,互惠互利,形成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四、对接职业资格要求实施课证融合

"课证融合"是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融合的职业教育模式,是实施"双证制度"的一个重要手段。实施"课证融合",将职业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中完成,使学生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不仅可以缩短人才培养时间,还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同时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拓宽高职学生的就业途径。依据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将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内容融入课程体系,在理论课程教学与专业实践课程训练中,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保证证书质量。金融专业应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与各金融企业签订紧密型校企合作协议,并在此基础上创新“课证融通、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进行教学管理、组织学生实习与就业,深化“课证融通”的教学改革,共同开发和建设课程,将银行、保险、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科目融入教学内容,其中现代金融基础、个人理财、银行信贷实务、证券市场基础、证券交易、证券投资分析、保险学基础、期货市场基础等课程教学完全采用考证专门教材授课,帮助学生通过从业资格考试,顺利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表2 金融专业主干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融合

职业资格证书颁证机构融合课程银行从业

资格证中国银监会个人理财、现代金融

基础、银行信贷实务证券从业

资格证中国证券

业协会证券市场基础、证券投资分

析、证券交易、证券投资基金保险

人资格证中国保

监会保险学基础期货从业

资格证中国证券

业协会期货市场基础

参考文献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范文 篇三

一、考试目的

(一)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业务和综合素质。

(二)检验员工是否掌握了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以适应岗位工作的要求。

(三)为通过双向选择、竞聘上岗,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全员岗位聘任制度奠定基础。

二、考试原则

(一)考试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二)考试内容要切合实际,难易适度。

(三)考试结果与岗位聘任、职务晋升、薪酬收入等挂钩。

(四)考试采取统一组织、分类实施的方式。

三、考试对象

上岗资格考试面向所有员工;鼓励员工通过考试取得多个专业的上岗资格证书。

参加信贷、财会专业考试的人员包括:

(一)总行和省级分行:从事信贷、财会、审计岗位工作的处(含)以下员工。

(二)地级行:从事信贷、财会、审计岗位工作的中层领导(含)以下员工。

(三)县级行:从事信贷、财会岗位工作的中层领导(含)以下员工。

(四)各级行打算从事信贷、财会、审计岗位工作的人员。

从事审计岗位工作的人员,可根据业务工作的侧重,分别参加信贷或财会专业的考试;鼓励他们同时参加信贷、财会两个专业的考试。

取得上岗资格证书的员工,根据业务和政策变化,应适时参加由我行组织的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与测试。

上岗资格考试要形成制度,根据我行人员和业务发展变化的情况,适时组织开展。

四、考试方式

上岗资格考试由总行统一编写考试大纲和考试教材、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

五、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分为公共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两个部分。

(一)公共基础知识:宏观经济金融政策、货币银行知识、法律法规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基础知识实行单科考试,单独计算成绩,并要求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

(二)专业知识:信贷、财会等专业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规章制度、管理办法、操作规程及技能和本专业计算机应用软件操作技能。

六、工作进度

(一)信贷岗位。20****年1季度下发公共基础知识上岗资格考试大纲及教材、信贷专业上岗资格考试大纲及教材,20****年4季度组织信贷专业的上岗资格考试。

(二)财会岗位。20****年3季度下发财会专业上岗资格考试大纲及教材,2008年2季度组织财会专业的上岗资格考试。

(三)其它岗位上岗资格考试工作根据情况另行安排。

七、考试教材

(一)上岗资格考试培训教材应尽可能利用行内外已有的教材(应指定学习内容)。

(二)各专业上岗资格考试的大纲、教材、考试复习题及试题由相应的部室负责组织编写,人力资源部统一协调。

(三)考试大纲及教材要突出员工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八、结果应用

持证上岗资格考试合格者,表明其掌握了在相应岗位工作的知识和技能,发给上岗资格证书;上岗资格考试结果记入本人档案,作为员工竞(续)聘相应岗位的工作、职务晋升、岗位交流、进入人才库以及确定其薪酬收入的重要依据。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范文 篇四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 结构性融资 监管 信用评级 金融改革

一、资产证券化定义、发展及特点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即期流动性,但具有可预期的、稳定的未来现金收入流的资产进行组合和信用增级,并依托该资产(或资产组合)的未来现金流在金融市场上发行可以流通的有价证券的结构性融资活动。

美国是资产证券化业务最早起源的地方,资产证券化业务距此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中国的资产证券化最早出现于2002年,但真正受到政府支持是2005年,而后来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而停滞。当前中国正处于金融改革的创新时期,未来资产证券化发展将加速。

目前中国的资产证券化工具主要分两大类。

(一)信贷资产证券化

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管,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基础资产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贷资产。截至2012年底,中国已累计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22支,筹资总额达775.60亿元。

(二)企业资产证券化

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管,在交易所市场发行,基础资产为企业所拥有的收益权及债权资产。截至目前,中国已累计发行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13支,筹资总额达325.05亿元。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创新的结构性融资模式,其融资方式也具有灵活、创新的特点,具体的融资特点为:

一是融资的方式具有结构性的特点。首先,资产证券化业务需要对拟资产证券化的资产(以下称“基础资产”)进行一定的分解,按照基础资产的资产结构和回报利息率的特点,对基础资产进行一定的拆拼和组合,再根据重新搭配好的资产进行定价,确认新的风险和收益;其次,国有银行及商业银行的中介功能也可以在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得到分解和组合,从而将单一的贷款回收风险转化成为多家中机构共担风险和获取回报的活动。

二是融资的方式具有收入导向性的特点。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基础资产的收益高低是决定资产证券化业务融资规模的先决条件,其次,当资产证券化业务面向投资和发行时,投资和也会对基础资产的稳健性、预期现金流量的规模及资产的优良性进行考察,从而决定是否购买。

三是融资方式具有低成本的特点。资产证券业务的融资利率一般低于其他债券类融资业务。首先,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基础资产必须经过专业评级机构的评级,并适当的采用担保方式进行增级,增强了债券的发行条件;其次,通过设定优先级及劣后级分级的产品结构方式可以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风险,有效降低资金成本;所以,资产证券化业务很少折价发行,且债券发行支付的佣金费用较发行其他债券类产品低。

二、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

(一)中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阶段

1998年起,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就开始讨论在中国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001年《信托法》颁布实施,为通过设立特定目的信托(SPV)的方式开展资产证券化提供了法律空间。

2005年3月21日,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获得第一批批试点资格,标志着中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大幕徐徐拉开。12月15日,国家开发银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和建设银行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正式发行,标志着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的正式开始。

2007年4月,国务院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六家银行进入试点范围;9月以后,浦发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等先后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标志第二批资产证券化试点的正式启动。

2008年,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出现,各金融管理部门态度谨慎。

2009年至2011年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暂缓,期间未有新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产品面市。

2012年5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下发《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暂缓了四年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正式重启,总规模500亿元,2012年9月7日,国开行发行重启后首单产品。

(二)项目发行情况

截至2012年底,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规模合计约872亿元,其中2005年至2008年发行规模约668亿元,2012年重启后发行规模约205亿元。

三、中国企业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

(一)中国企业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阶段回顾

1.2005年8月至2006年8月,第一批试点。2005年8月,“中国联通CDMA网络租赁费收益计划”设立,第一单专项计划业务正式诞生。截至2006年8月末,专项计划模式的企业资产证券化共推出9单,募集资金总额达到260多亿元。

2.2006年9月至2009年5月,试点总结与研讨。2006年9月以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暂停专项计划新项目的申报审批,进入总结阶段;2009年3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组建专门的研究团队研究和制定相关制度和管理办法。

3.2009年5月至2012年,第二批试点。2009年5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通报证券公司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情况的函》,标志着企业资产证券化试点重新启动。2011年8月5日,远东二期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完成发行,成为第二批试点中的第一单项目,总规模12.79亿元。

4.2013年3月至今,试点转规模化。2013年3月15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了《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对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基础资产的资产类型、交易业务的结构、交易业务的方式等方面进行了重新设计和定义,进一步延伸了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范畴。

(二)已发行项目主要情况

1.项目发行规模。自2005年8月至今,共有13个企业资产证券化项目顺利发行,累计融资超过300亿元,其中7个专项计划在深交所协议交易平台挂牌转让。

2.项目发行特点。行业分布方面,截至2011年末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基础资产范围包括高速公路收费、网络租赁、设备租赁、电力销售、BT项目、污水处理和股权转让等相关的各种挂应收账款或未来现金流(收益权),共涉及电信、交通、租赁、电力、市政设施等5个行业。其中,电信行业发行额占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总发行额的71%,电力、市政设施、租赁以及交通行业占比分别为10%、10%、7%和2%。

在期限结构、交易方面,现有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项目存续期由60天到64个月不等。

四、未来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及相关建议

最近十年,中国的实体经济和虚拟金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已经为进行大规模的资产证券化业务打下了良好的市场基础。从大的角度观察,中国的市场经济日趋完善,资本市场基本建立,资本的流动达到了较高水平;从小的角度看,中国的大中小企业及银行已经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具备进行资产证券化的初始条件。另一方面,自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国内的金融市场不断进行改革开放,国内资本市场已与国际资本市场实现了对接,这也为中国的资产证券业务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但是,中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起步晚,发展缓慢,各项业务的发展仍处于试点阶段,资产证券胡业务的发展还面临着国内政策的各项约束,未来的资产证券业务的道路仍然很长。为了保证未来资本证券化业务的蓬勃发展,政策制定者及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参与者仍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持续推进资产证券化业务,不断把资产证券化业务做大做强

当下的中国仍处在城镇化的过渡阶段,政府仍在加大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而基础建设需要大量的长期资本金的投入,项目建设周期长,资金周转缓慢,如果单一依靠政府税收投入难以保障和满足;通过将基础建设的资产的未来收益打包进行资产证券化业务,可以有效的缓解政府融资难的问题,降低银行的坏账风险,提高资金的周转利用率。

(二)适当放松对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监管

根据国际资本市场上的案例,若一国的政府对资本市场的监管较少,则一国的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良好,例如资产证券化业务全球排名第一美国。反之,若一国对资本市场监管较严,则会阻碍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例如日本。在资产证券化的初期日本层实行严厉的监管政策,严重阻碍了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

中国的金融监管制度一直较为严格,在过去,严格的金融监管制度降低了中国金融危机爆发的风险,所以中国一直未有大型的金融危机爆发。但现在,在中国资本市场已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的情况下,严格金融监管制度反而限制了中国资本市场,尤其是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因此,中国需要进行适当的金融改革,放松对资产证券业业务的监管,从而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三)不断优化资本市场的同时,进一步丰富资产证券化产品种类

在国际市场上,任何与其具有稳定现金流的基础资产都可以进行资产证券化,而在国内,由于资产证券化业务处于试点阶段,资产证券化种类的品种仅仅集中于基建资产及应收类账款等,没有充分发掘出更好的投资品种。政府及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中介机构应大力拓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产品种类,实现资产证券业务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1]杨农。中国企业债券融资:创新方案与实用手册。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9.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精优范文为大家整理的4篇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

77 3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