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优范文 > 教案模板 >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教案反思 幼儿园教案及反思【优秀7篇】

时间: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的7篇幼儿园教案及反思是由精优范文精心整理的幼儿园教案反思范文模板,欢迎阅读参考。

幼儿园教案反思 篇一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搭积木》这节课,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基础上,让学生摆一摆、推一推、搭一搭等实践活动进一步来了解它们的特征。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爱玩,好动,根据学生这一特点,我创设了多种教学情境,紧紧围绕“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新理念,让学生真正地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探索的乐趣。 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易于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向上的教育环境,进而激发出学生学习的无限热情,将紧张的学习过程 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例如:在课的伊始,由圣诞老人给孩子们送礼物来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让学生迫切地想知道都有哪些礼物,从而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有,在学生动手摆一摆时,我以平等的身份来和同学们做游戏,师生融为一体,关系非常融洽,学生感到很愉快。在“推一推”环节中,我做了手偶—兔博士,让学生和兔博士打招呼,并向它介绍朋友,这样课堂氛围不仅活跃起来,还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数学,感受数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生活与数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数学。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让学生收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这四种形状的物品。同学们找来了许多东西:牙膏盒、醒目瓶、露露瓶…可见,学生们能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分辨出这四种形状来,但里面还存在知识性的误差:醒目瓶是圆柱吗?当时由于我的疏忽,未能及时纠正。

这节课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

1、教师在课堂上出现了知识性的错误。如:有位同学说:能滚的就是球。轮胎能滚,它是球吗?当时我没有给予指正。课后查找了一原因:在这一环节上,我备课备得不够充分。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由于备得不够详细,心里没底,心情就紧张,从而未能很好的倾听学生的想法。

2、整节课的教学评价比较单一,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之间互评。

3、教师今后要学会倾听,以便提高自身在课堂上的应变能力。

4、媒体运用还有些欠缺。作为青年教师,今后还要多加练习,更好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幼儿园教案反思 篇二

本学期是孩子们在幼儿园里的最后一个学期,即将成为小学生的他们在之前的几次活动中意识到自己的成长,很兴奋,我设计此次活动是想以此让幼儿从关心自己转向关注他人,通过陪弟弟妹妹玩,为弟弟妹妹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来体验做哥哥姐姐的自豪感。哥哥姐姐们还为弟弟妹妹们演唱了歌曲,背诵了儿歌,还给他们送去了自己亲手绘画的作品,就在今天的活动“大手牵小手”中,哥哥姐姐还带弟弟妹妹参观了幼儿园,平日里爱乱跑乱撞的轩轩不见了。他们在活动中,特别小心的牵着弟弟妹妹,嘴里还不停的说:“走楼梯要小心,眼睛看好,一个跟着一个走,俨然就是一个小老师的样子,看着孩子们的进步,我们十分高兴,活动后,我还引导孩子们思考:我们还能为弟弟妹妹做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制度一个计划吧。孩子们都想到了帮弟弟妹妹穿衣服、帮弟弟妹妹端饭、和弟弟妹妹一起做游戏等等,我把孩子们的这些想法都记录了下来,接下来我们将联系好小班的老师,引导孩子们分组去到小班执行自己的计划,真正从活动中体验自己是各个姐姐了,可以帮弟弟妹妹做许多事!

在进行活动时,我提出了一下这些问题:

1、家里面有没有弟弟妹妹?

我本想以这个“回应式”的问题来引入本次活动的主题,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预料中幼儿的答案是“有!”然后我继续问下一个问题,却因为没有充分考虑幼儿的现实情况和生活经验,提问不够准确。起初孩子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没有!”我发现我忽视了一个问题,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里很少有天天生活在一起的兄弟姐妹,他们的父母也有许多是独生子女,可能只有接触并不频繁的表兄妹,那么相对于现在的幼儿来说,他们的表兄妹就可能比父母接触得更少。而我的提问是 “家里面有没有”,他们自然会直接想到自己天天生活的家里,这个家包括爸爸妈妈,或者天天生活在一起的人,而很少会联想到整个家族中舅舅、姑姑之类的亲戚。于是,我改变了提问,“有没有表弟表妹,亲戚的孩子?”他们才有了我想要的答案。

2、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有什么区别?

刚开始可能孩子们不太理解“区别”的含义,所以有的回答“弟弟喜欢踢球,妹妹喜欢化妆。”于是我向幼儿又重新提问了一遍,“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有什么不一样?”接下来才有了切题的答案,如哥哥姐姐都比弟弟妹妹高,哥哥姐姐比弟弟妹妹本领大,哥哥姐姐比弟弟妹妹岁数大等。

提出这个问题是为了引起幼儿从自身的角度思考大孩子与小孩子的区别。随着幼儿一天天长大,到了大班,不论是身体方面还是心智方面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这些发展不经别人提醒,幼儿甚少会注意到或者去思考。当他们发现自己比更小的时候进步了不少,个子长高了,本领大了等等,不论何种程度的幼儿都能从中找到自信,为我接下来预设的内容作了铺垫。

3、什么样的小朋友才能做哥哥姐姐?

我觉得有些道理和规则不一定要教师灌输,而是通过幼儿自我发现,借幼儿的口说出最能达到效果。于是在设计活动时,安排这个问题,是想让幼儿自己来说出做哥哥姐姐的标准,如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学本领的时候认真等,可是在实际操作时,我却遇到了困难。幼儿的回答并不如我预期的那样,有的幼儿回答“年龄不能比三岁小。”有的说“弟弟妹妹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去帮忙。”我意识到幼儿并没有理解我的意思,我发现我的提问欠妥。幼儿大多数时候都是以字面的意思来理解成人的话,并不会去思考深层次的含义,而我的提问明显还带有更深层的含义(做哥哥姐姐的标准)。于是我改变了提问方式,“哥哥姐姐比弟弟妹妹的本领大,有许多地方要让弟弟妹妹来学习的,那么怎样的哥哥姐姐才可以让弟弟妹妹来学习呢?”终于,孩子们理解了我的意思,有幼儿回答“弟弟妹妹不会的英语可以让哥哥姐姐来帮忙,哥哥姐姐首先自己要管好,先要做好,听老师说话的时候不能在下面插嘴。”对这个较好的答案,我又请了其他〔jingyou.net〕幼儿重复了一遍加以强化。

4、哥哥姐姐可以为弟弟妹妹做什么?你们陪弟弟妹妹玩,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此问题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幼儿得知接下来真的要去陪弟弟妹妹玩,表现出了非常高的积极性,回答问题很热烈,绞尽脑汁想了许多能为弟弟妹妹做的事。当韬韬说,“可以帮弟弟妹妹穿衣服”,我立即说“恩,我们帮弟弟妹妹穿衣服前,自己的衣服先要穿好,自己的小肚子要包包好。”当我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好几个幼儿起身开始包好自己的小肚子。这个细微的动作让我感到非常欣喜,幼儿能够通过帮助弟弟妹妹来检查自己是否达到了一个哥哥姐姐的标准,从而很自觉地先做好自己的事情,其实这也是我提出第三个问题的用意。因此,我觉得第三个问题没必要单独提出,而是在幼儿回答“可以为弟弟妹妹做什么”的时候,对他们的回答稍加提炼和提升,引发他们的思考和共鸣比单独地让他们来想“自己应该先做好哪些事”要来得容易,效果也更好。

后一个问题其实是让幼儿知道接下来陪弟弟妹妹玩时所要注意的事项,幼儿回答得很好,有的说要对弟弟妹妹温柔一点,有的说要让着他们不能欺负他们,有的说要对他们微笑,显然他们已经明白了自己身为哥哥姐姐的责任感,也渐渐地体会到做哥哥姐姐的自豪感。

活动进行到这里,我给幼儿十分钟的准备时间,并提出了要求,让幼儿问问弟弟妹妹,下一次还想让哥哥姐姐做什么。活动结束后,经过和戴老师的交流,我发现这个要求有些多余,或者没有太大必要。若是问“弟弟妹妹叫什么名字?”“玩得开心吗?”“都玩了些什么?”在与弟弟妹妹一起玩之后交流这些问题,对幼儿的语言能力、社会性及交往能力的发展更有意义。

孩子们准备的时候非常认真,有的折纸工、有的画画、有的准备讲故事……忙的不亦乐乎,孩子们准备好之后,一起来到了操场,和小班的弟弟妹妹们开始进行一对一的活动。活动中我感受到每个幼儿都表现得非常认真,俨然一副大哥哥大姐姐的样子,不断和弟弟妹妹进行互动,教他们书上知识、讲故事给他们听、和他们玩游戏,送他们礼物,在阳光的映衬下,整个场面洋溢着温馨和幸福。

幼儿园教案反思 篇三

根据大班童话剧的目标中提到的:“能创造性地表演同一主题中的不同情节,表现不同角色的形象”这一点,结合这一目标,我借助故事中“狐狸的房子融化了,兔子的房子还好好的,狐狸求兔子借住一晚上,倒把兔子赶出来家”一句话,引发幼儿的想象,启发幼儿根据角色的性格、故事情节合理、大胆地创编相关台词,一步步将幼儿自己创编的情节、对话转变为童话剧的一部分,从而推动大班幼儿合理想象的能力。另外,教案中也关注大班幼儿合作表演的能力,结合“大班能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演,并能合作、协商进行角色之间的分配以及情节的展开”,在上一环节的创编台词、表演基础上递进要求,两人合作表演,并由幼儿进行评价,进一步巩固表演中神态、动作、语气的表演要素,推进幼儿自主表演的能力。

活动中的关键,是通过之前对角色的语气、动作揣摩,请幼儿进行创编。然而我并没有让幼儿对原有故事情节进行创编,或是根据情节来进行续编故事,为了给与幼儿积极向上的情感渲染,我通过正面的形象激发幼儿对于故事重新做了改编:“兔子不再是胆小的、靠别人帮助的人,他今天也变得勇敢、聪明了,你认为他会像哪些办法要回自己的房子呢”?马上激起了幼儿创作欲望,幼儿的想法多种多样,有的说让兔子拿一块肉吸引狐狸,当狐狸出门想吃肉时就把狐狸给赶跑;也有的说兔子会用勇敢、大声地去要回房子,把狐狸给吓跑。在这么多的充分想象之后,幼儿合作表演了自己创编的内容,用动作、神态表现了自己对于角色理解。

幼儿园教案及反思 篇四

活动设计背景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数学,孩子如果能从这些日常生活中得到经验并复习将其用于生活当中,这样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更多的习惯和乐趣,因此在这堂数学活动中,我设计了一个小朋友平时都会接触到的数学生活经验:顺数和倒数,学习了这样的概念,相信孩子们下次再乘坐电梯时,就会将无意注意变成有意注意,更利于他们的学习和知识的内化。

活动目标

1. 情感:养成日常生活众仔细观察的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2. 认知:感知顺数与倒数的规律,知道顺数时后面的数比之前的大1,倒数时之后的'数比之前的数小1

3. 技能:能够进行10以内的数的顺数和倒数

教学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在于: 理解顺数与倒数的内在规律。

活动难点在于学习倒数、倒接数。

活动准备

1.1—10磁性数字卡2套、方向箭头1个

2.青蛙10个,荷叶若干个

3.相同火车头图片2个(区别:车牌号不同)

4.高楼模型1栋、1—10粘贴数字1套

活动过程

一、复习活动导入,稳定幼儿情绪,进入活动主题

1.教师出示一组数字卡片请幼儿来认读数字

2.简单比较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初步感知数的大小顺序。(利用孩子与认识的哥哥姐姐之间的年龄差距)

二、感知顺数与倒数的规律,知道什么事顺数什么事倒数

1.出示顺数火车卡片,引导幼儿观察火车车厢上的数字顺序有什么特点(后面的数比之前的大1)

2.将火车上的相邻的两个数互换位置,引导幼儿再次观察说说哪里错了,为什么错了,应该怎么来排列

3.教师小结:像这样将数字按照后面的数比之前的大1的方法来排列的方法叫顺数

4.同法来学习倒数的概念

三、再次巩固顺数和倒数的概念

1.教师以神奇的口吻,导入青蛙,以寻找青蛙不同点的方法,引导幼儿发现有的青蛙胸前没有数字,并启发幼儿进行按规律填数字。

2.以青蛙想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戏,引导幼儿进行从任意数起的顺数与倒数练习。

3.以观察楼房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顺接数与倒接数的练习。如:住在5楼的**想到1楼的**家串门,要走哪几层楼(倒数)住在1楼的**想到5楼的**家串门,要走哪几层楼(顺数)

四、结束部分:拓展幼儿思维,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哪里有顺数与倒数,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五、活动延伸:请幼儿回家同爸爸妈妈共同寻找、查阅资料,顺数与倒数还应用在哪些方面,下周一大家共同分享。

教学反思

活动开始,孩子还不太理解顺数,我利用班上反映比较快的孩子带动大家的思维,重点观察火车上的数字变化,因为有个别孩子坐过火车,知道火车分了不同的车厢,有1车厢、2车厢,3车厢,这些都加快了孩子对顺数的理解。理解顺数之后,孩子接受倒数就很快了。

个人觉得活动开始前引入比较吃力,后面我反思,觉得一个可以利用孩子的先天经验,像某的孩子做过火车,前期开展主题活动,可能课程更容易展开。

幼儿园教案及反思 篇五

活动目标:

1、懂得食物的味道有酸甜苦辣。

2、通过观察、探索、操作,让幼儿明白劳作的乐趣。

3、培养幼儿对家长协作的精神。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各式各样红色食物、电饭堡、电炒锅、榨果机等烹饪材料。

活动过程:

1、介绍红色食物以及烹饪道具、材料。

2、讨论:食物有哪些味道(酸甜苦辣)

3、学唱“酸甜苦辣”歌。

4、介绍简单的水果拼盘的制作。

5、请家长协助幼儿用各式各样的烹饪材料制作“红色食物”

6、品尝“红色食物”

7、记录卡

8、活动延伸:帮助家长在家共同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反思:

在开展这个主题之前,我们召开了一个班级家长会,动员家长帮忙收集主题材料,没有这次的动员,我们的主题活动可就不能顺利进行了。并且我们在家长会时,用互动的方式让家长充当“孩子”,让他们谈谈,如果你是孩子,谈到“红色”这个话题时,你会想到什么呢?许多家长就滔滔不绝地开始发表看法,这些看法合理的我们都采用到,其中我们老师帮孩子预先生成的一些课内容,灵感的来源就是各位家长。

由于这些孩子现在正处于小班阶段,口语表达能力还很弱,而主题开展时,很多时候需要孩子用言语来表达出,因此在进行语言表述时候,很多孩子只能用很简短的词或者句子来叙述。小班孩子在主题开展中,整体的一个感觉还是,孩子说的少,老师说的多。又怕角色给互换了,只好是一直以引导的方式来进行。

开展“红色”这个主题,孩子很兴奋,也很感兴趣,这都是跟这个颜色有关系。里面涉及到一些艺术领域和综合领域的活动,孩子非常感兴趣,基本上都会很好的达到预期的目标!比如:制作新年卡片、过节啊、逛水果店等等。孩子的兴趣都是非常的浓厚,而且参与性都很强。这些我们老师都很热意看到的事情。但是同时问题好象也出现了,这些活动是很让孩子感兴趣,但是需要课前很充分的准备工作,比如:过节啦!红色品尝会啦,课前我们老师的用好几天的时候准备里面的道具,像两条巨龙啊!事先排练大班的锣鼓队……这些物质上的准备需要非常的充分,才能保证课的开展。但是我们开展一个真正的主题,里面的内容真的要很实实在在的话,我们老师有那么多精力去做足这些准备吗?再来人力方面,像:逛水果商店,孩子在老师的`安排下很顺利的进行了参观,而且效果也不错。但是里面投入的人力就是平时的4倍,需要4个老师一起护送孩子过马路去水果店参观。这些综合性的活动,人力方面透支可能是再难免不过的。这次活动色品尝会还好有各位家长的鼎立配合,孩子们与家长共同配合完成作品,并在他们的指导下做好记录。玩中有学,学中有玩。并很好的促进他们之间的感情。这种活动家长一直反映要多开展些。兴趣浓厚。我们会多注意家长的需求,以便更好的开展活动。

小百科:食物是指能够满足机体正常生理和生化能量需求,并能延续正常寿命的物质。对人体而言,能够满足人的正常生活活动需求并利于寿命延长的物质称之为食物。

幼儿园教案及反思 篇六

小班孩子在进行看图讲述时,习惯于看图片的局部而很少去看整体,特别是图片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在进行活动《爱唱歌的大恐龙》时,我就关注到了孩子们的这一特点,引导孩子们学习看图片。图一,孩子们首先看到的是图片最明显的部分,前右下角的'几个小朋友。于是,我就让孩子们说说这些小朋友怎么了注意观察小朋友的表情,发生了什么事情了他们在做什么动作你在什么时候会做这样的动作把这几个问题解决以后,就马上能明白,原来是恐龙在发出不好听的声音,吵到小朋友了,大家觉得声音刺耳,所以都捂住了耳朵。

最后一幅图,孩子们只是说出了有位小姑娘爬在屋顶上,可是她要干什么呢孩子们都不明白了。我提醒孩子们想想,结合前面发生的事情去猜猜小姑娘会做什么事情,一下子,朱悦小朋友猜到了,小姑娘说:大恐龙,你的声音太响了,请你轻点吧!

这个活动孩子们说的特别棒,我也很轻松、快乐的参与着孩子们的描述。看图讲述就要让孩子们学会关注整体,同时要结合其他的图片去发现图画背后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只要合适的引导,小班孩子的看图讲述一样会很出彩的。

幼儿园教案及反思 篇七

情景呈现:上周户外活动时,我组织小朋友们进行了夹球活动练习。我把小朋友分成四个大组,第一次游戏,是让小朋友把两个皮球分别夹在两个腋窝下比赛快速地奔跑,由于比较简单,每个小朋友都顺利完成了。第二次稍微增加难度,让孩子两俩面对面互相抱着对方的腰,用两人的胸部夹着球侧身运球,结果孩子们也完成得不错。第三次,我便加大难度,让幼儿两俩背对背,手挽手,用背夹球测身运球走,结果,不管我怎样示范讲解,他们运动途中,掉球的'掉球,摔倒的摔倒,一片混乱,最终下来,全班只有几对孩子成功了。

反思:

⒈ 可能第三个环节对于我班幼儿来说太难了。

⒉ 可能是孩子们第一次做背对背测身走的游戏。

⒊ 也许是孩子们的自信心不够,老师鼓励太少。

总之,以后还将继续对这种练习进行探索。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上面的7篇幼儿园教案及反思是由精优范文精心整理的幼儿园教案反思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

31 70728